谈教导主任的“三头一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谈教导主任的“三头一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足上的毛,难道是用来沾住物体的。蚕宝宝的眼睛长在嘴巴上面,非常的小,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头部还有一些横着的条形花纹。尾巴像虾的尾巴。

5月19日 星期五

我的蚕宝宝们可顽皮了。一条蚕竟然用胸足,抓起一片桑叶“站”起来吃。还有一条蚕,什么姿势吃都好,可它偏偏就“躺”着吃。我把它抓了起来,没想到它还在“躺”着吃!我真是无可奈何,蚕吃东西可真厉害,躺着都不会噎着。还有一次,一条蚕的尾巴吊在叶茎上,低着头吃桑叶。看着它的样子,我真是哭笑不得!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所以,养蚕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来组织,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让学生领悟有关科学方法,建构有关的科学知识,形成有关的科学情意。但这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不是在课堂内,也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表现出“好奇”与“好玩”,只有把学生真正地置于真实的养蚕的实践中,教师不断地进行激励性评价,学生的观察与如实的记录描述,才不至于成为负担,真正成为探究生命世界的乐趣。

2、科学调查

调查:公交车超载有什么危害

组员:郑哲 叶雨晨 童易峰 楼伶丽 方接厉 徐忆然 郭凯(自由组合) 时间:2007年12月16日

最近,教科版(五下)《小车载重》一课,老师布置我们调查:同一辆汽车空车行驶和满载行驶有什么不同。联想到我们每天上学、放学时,公交车内人员拥挤的现状,我们兴趣小组同学产生了调查了公交车的超载问题的想法。

我们小组调查研究公交车超载主要是为了说明超载的危害性,其次是希望乘客能够以安全为主,公交车公司能实行限载制度,增加客流量多的路线的车辆,减少超载现象。

在研究之前,我们小组通过网络查到有关超载的危害。在网上,我们不旦知道了汽车超载的危害性,还看到了某一网站对公交车超载现象进行的投票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市民希望公交车限载。这对我们的启示很大。我们准备对公交车工作人员和乘客进行调查问卷。

采访工作人员时,我们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锻炼的机会来了,紧张的则是害怕工作人员不会接受我们的采访。当我们做好采访的准备之后,我们来到了公交车公司。公交车公司很大,首先我们询问了一些管理人员,他们对我们不理不睬,好像不欢迎我们似的。当我们说明来意之后,他们才勉强配合。后来,我们有幸采访公交车公司的经理。经理还算通情达理,请我们坐,还问我们要不要喝水。在得知我们是学生和我们的意图后,显得很热情,还问起我们在校的情况。当我们问起公交车是否限载的问题,他表示很为难。他说,在高峰时段对乘客喊“不”是很不现实的,高峰时段乘客等车十分不易,而且有些乘客急着上班、赶时间,如果限载,不让乘客上车的话,势必会引起乘客的不满,而且还会遭到投诉。

在采访乘客时,有些乘客对我们爱理不理,完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但大部分乘客还是很友好地对我们提出的问题都作了回答。采访中有一位乘客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交车超载的情况太常见了,他说在高峰时期乘车真的很累。在车停下来就紧贴车门,等司机把门打开后第一时间投币上车,有时候前门太挤,关门时两扇门就贴在身后合起来。他比喻上车是要“冲锋陷阵”,下车是“突破重围”。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言语中透露了乘客的怨言与无奈。

在了解市民对超载现象的看法时,我们向乘客问了5个问题。问题如下: 如果公交车上十分拥挤,您是否会上车? A .会 B.不会 C.视情况而定

2. 如果您知道公交车超载的安全隐患很大,您还会上车吗? A.会 B.不会 C.视情况而定 您对超载现象持何种态度? A.无所谓 B.不赞成 C.赞成

4. 如果公交车公司为乘客的安全着想实行限载,你的观点是 赞成 B.不赞成 C.无所谓

5. 在高峰时期乘车,您有何感受? 乘客问卷调查结果 选项 题号 1 2 3 4 5 A 16% 3% 28% 80% B 69% 22% 76% 9% C 21% 75% 6% 11% 感受:乘客们对超载虽有怨言,却又无可奈何。他们表示,在高峰时段乘车真的很累、很烦,最主要的是怕超载发生车祸,乘车时担惊受怕。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市民还是对超载危险有一定意识的,也十分不愿意看到超载现象的发生,但由于条件限制,有些市民还是不得不冒着危险去挤已严重超载的车辆,于是我们经常会在马路上看到一辆辆载着乘客的公交车像蜗牛一样慢慢向前移动。

调查采访中,热心市民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有关部门应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公交车超载标准。这一标准起码应能保证公交车在人们出行高峰期的安全行驶,保证为乘车人提供一个相对宽松、舒适的乘车环境;二是公交系统应建立起对于新交通状况的快速反应机制;三是现有的各公交车公司还有待于进一步协调发展,以形成合力,共同解决超载问题;四是行业管理部门应想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平衡各方利益,促进整个行业协调发展。

结伴式合作调查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有关的种种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自由结伴进行调查,从而明确现状、找出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一种活动方法。活动目的是通过各种调查活动,使学生从多渠道采集和占有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了解现状、分析把握现状的能力。而乐于交朋友,与朋友一起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合作完成一项探究任务时,我们时常会听到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老师,我可以和×××合作吗?”“老师,能不能让×××加入我们一组?”??面

对这样的请求,教师应该适时“改变”预先的合作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要求,让他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结伴式”的探究活动。因为只有这样的合作群体才能在一个心理愉悦的自由空间里大胆思考、互相交流,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才能有效地发挥出主动性积极性。

四、问题与反思

我们组织了学生科学作业情况调查,见下表:

五年级学生科学作业情况调查统计数据 内 容 人 数 总324 我喜欢做这样的作业 活动性作业对考试帮助不大,还会喜欢吗 还是喜欢 活动性作业完成方式 作业本 活动性作业 不会喜欢 独立完成 合作完成 52人 272人 79人 245人 31人 293人 从中发现,活动性作业通过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过程来满足学生好奇、好玩、好表现、好胜的心理,使学生乐做并能促进有效学习,促进个体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有:

1、活动性作业实践性、综合性强,对部分学生来讲存在一定难度,如何让那些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顺利完成并有所收获还尤等继续探究。

2、部分同学在合作完成作业中存在等、靠的惰性现象,没有真实参与。如何激励这些学生,促进他们发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受到家长对考试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对安全因素考虑,争取学校及家长理解支持还需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柯孔标.《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

2、 熊和平等.《作业:课程哲学意涵及改革思路》.《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第10期) 3、 张丰.《任务学习与作业改革》.《上海教育科研》(2002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