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导主任的“三头一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谈教导主任的“三头一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个新台阶。

优化作业设计 促进有效学习

——小学科学课活动性作业设计初探

衢师二附小 姚忠平

内容摘要:提高学习有效性,作业改革是一条重要途径。小学科学的作业必须改变使学只依附于学习文本,通过文本获得知识的观点,构建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的主动的、操作性的、多样化的作业活动方式作业,从而让学生重拾“做”作业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 活动性作业 有效学习

在学科教与学中,作业是最常见却又是很关键的环节。教师通常把作业当成课堂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即如果学生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作业就不会做,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就不得不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专心实验。同时作业又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日常教学中也不难发现,科学课堂作业设计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机械重复性练习多,灵活创新性练习少;整齐划一练习多,针对性有层次的练习少;纸笔型书面练习多,实践性动手型作业少。这样的作业,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但没有享受作业带来的快乐,反而为作业所累,负责过重。因此设计学生乐做并能促进有效学习、促进个体发展的活动性作业,是我们科学教师必须面对解决的具体问题。

一、活动性作业内涵与功能。

综观当前学生面对的作业,一是教材中题目;二是与教材相配套的作业本;三是商业性的习题集;四是教师临时补充布置的作业。这些作业方式中,书写构成了学生“做”作业的基本行为方式,书桌、习题、文具、本子、教材等构成了学生作业环境的基本元素。它具有封闭性、单一性、形式化等特征,使作业成为单一面对文本的事情,我们称之为文本作业。文本性作业对学生系统性知识的获得、学业成绩的上升具

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作业是学生“读”、“写”出来的,它阻碍了学生和现实生活世界的关联,容易使学生失去求知的兴趣,难以获得与社会交往的机会。

而活动性作业,主要是针对课程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的主动的操作性活动,它具有情景性、自主性、生活化等特点。这种作业旨在把学科性知识传授转化为活动性的知识探究,让学生亲历求知的整个过程。它具有以下功能:

1、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活动性作业贴近生活,当我们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并组织儿童的学习时,可以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激发起求知的兴趣,实现作业真正的功能。

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活动性作业是从学生自己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出来的,它尊重学生独特个性和独特生活经历,正视个体的学习差异,为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创设了空间。

3、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活动性作业通常是由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每次作业活动都有相应的分工,因而有利于培育学生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二、小学科学活动性作业的主要形式。

在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对作业的价值观进行了重新审视。针对社会对学生“减负”呼声的日益高涨,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减负”并不是意味着减除学生所有作业,也不等于没有负担。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作业适量性考虑,而且在于让学生从事什么样方式的作业。过去说学生的作业太多,压力太重,实质上还是学习效率太低,作业方式陈旧。因此,提高学习有效性,作业改革是一条重要途径,必须改变把学生看成机器,使他们依附于学习文本,通过文本获得知识的观点,使作业务必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既有适量性的作业规范,又有多样化的作业活动方式作业,从而让学生重拾“做”作业的兴趣。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进行了小学科学活动性作业设计进行了实践研究,并逐步探索出以下十种活动性作业类型: 作业类型 设计举例 每天观察蚕的变化,你能坚持每天写观察日记吗? 设计意图 利用观察蚕的延时性和科学成果的积累性,使学生体验坚持不懈的科学研究精神,培养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科学日记

科学实验 “异想天开”——鸡蛋撞地球 科学调查 科学幻想 科学人物 科学影像 科学制作 科学时事 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感受实验成功的喜悦。 调查公交车超载情况,提出你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社会建议。 人 “奇思妙想”——未来的“神八”,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趣味写一篇你遨游太空的作文。 收集一位科学家的事迹,说说从他身上你学到什么? 性和开放性 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自拍精彩的自然照片或录像进行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美,体验天人合一展览评比。 的重要性 用张报纸造一座有一定大小和载拓展学生应用空间,提高动手能力,体验重能力的桥。 科学制作的乐趣和成功。 关注科学:班级学生轮流每天记学生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班级学生每天一件科学大事。 写轮流日记,感受自豪感。 你知道“神七”以前中国的航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航天事科学史话 事业吗?“神七”还有哪些地方业。增强祖国的荣誉感和学习科学的兴改进了吗? 趣。 通过文字摘抄、图画剪贴不仅培养了学生科学小报 配合单元科学学习有关的内容编科学素养,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写小报——《科学园地》。 新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科学课学生活动性作业实例 1、科学日记

我的蚕宝宝——观察日记(注:节选何思琪同学24篇日记中的6篇)

——三(1)班 何思琪 4月28日 星期五

春天到了,万物发芽开花的时节,也正是一群可爱的小生灵生长的时期,那就是蚕宝宝。今天,老师发给我们一些蚕卵,叫我们拿回家养,并且观察蚕宝宝的每一天变化。我把蚕卵拿回家,养在一个纸盒里。我开始观察蚕一生中的变化,蚕卵很小很小,比芝麻还要小,不过蚕卵的颜色可不是黑色的,而是灰色的,看上去很可爱,圆圆的好像已经长出一个头似的,有的还粘在一起,长大肯定是一对好姐妹。看到这些可爱的蚕卵,我真是爱不释手。

5月3日 星期三

今天,蚕宝宝终于“出生”了,我兴奋不已,看见蚕宝宝从蚕卵里钻出来,长得又黑又小,我拿了几片桑叶,轻轻地、小心地盖在它们的身上。有几条调皮的蚕宝宝爬到了盒子外面,我用毛笔把它们放了回去。瞧,蚕宝宝们吃得多开心啊!

5月7日 星期日

今天放学回家,我进门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我的蚕宝宝。因为早上我发现,蚕宝宝们整整一夜连一口桑叶都没吃。我害怕地直冒冷汗,怀疑会不会是我喂给蚕宝宝的桑叶出了问题了!我打开盒子,哦!我的蚕宝宝已经在吃桑叶了,我真高兴!我仔细观察,原来,蚕宝宝没有吃桑叶是因为它们正在蜕皮呢!

5月10日 星期三

放学回家,我一走近蚕房就立刻传来一阵像下雨的声音。奇怪,是不是蚕宝宝的恶作剧?!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猛然打开蚕房。什么都没有!蚕宝宝还在拼命的吃,桑叶也没什么事,真奇怪呀!下雨的声音越来越大,而我却越来越糊涂了。为了弄清楚,我把耳朵贴近蚕房好好的听一翻。原来是蚕宝宝吃东西的声音啊。蚕吃的太快,发出的声音就像下雨一样。这声音真好听,蚕是我心中的动物音乐家!我要每天听一听。

5月15日 星期一

我观察到脱过皮的二龄蚕的外表清析了很多,我把它分成三个部分,头部、胸部、腹部,腹部的节共有十节,距离头部的那节最大,中间最小,尾巴上还有一个尖尖的刺竖立着,难道是用来保持平衡的。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