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王镜岩第三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生物化学 王镜岩第三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 解偶联剂

??

只抑制ATP的形成过程,不抑制电子传递,使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自由能都变为热能。

机制:解偶联剂将H+带到H+浓度低的膜内侧,破坏了跨膜H+梯度,使H+不经Fo回流,破坏电化学梯度,因而不能形成ATP。例:2,4-二硝基苯酚

外H+

内pH 7

脂不溶脂溶

34

2.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抑制氧的利用又抑制ATP的形成,但不直接抑制电子传递链上的载体的作用。

机制:干扰ATP生成过程(ATP合酶),干扰由电子传递的高能状态形成ATP的过程,结果也使电子传递不能进行。

35

3.离子载体抑制剂

?

离子载体的抑制剂为脂溶性物质。这种物质能与H+离子以外的其他一价阳离子的结合K+、Na+)使离子能够过内膜,破坏氧化磷酸化过程。

36

四、胞液中的NADH 的再氧化139页

?

?

?

细胞溶胶中的NADH逆浓度梯度转运到线粒体内膜进入电子传递进行氧化。

肌肉、神经组织中的甘油-α-磷酸穿梭作用(1.5ATP)

肝、肾、心等组织的苹果酸穿梭作用(2.5ATP)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