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测试技术复习要点(个人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8测试技术复习要点(个人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e) 转鼓试验台的特点和测试车辆的匹配原则;

f) 燃油经济性测试与评估;

g) 外特性曲线测试和回差处理方式;

h) 底盘测功机的组成;

飞轮的转动惯量+台架转动惯量=汽车移动时的惯性质量

对测功器惯量和响应频率要求高,因此,减小测功器的惯量是十分必要的。

第七章 温度

热电偶温度计对材料的要求

电阻温度系数小,电导率高,热导率小(考虑到因热电偶对周围环境传热而可能造成测量误差

高速摄影:蓝色火焰不容易感光,燃料中加油酸铜,将火焰染成绿色

a) 双色法基本原理;

燃料燃烧时的火焰是有色光,具有连续射线光谱。用分光镜将入射光分为两束,经光栅、滤光片后,只允许已知波长1、2的单色光分别通过。用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得到两束单色光的亮度温度Tb1,Tb2。根据维恩辐射定律反算燃烧火焰实际温度T。

b) 热电偶安装要求;

1、为了使热电偶的测量端与被测介质之间有充分的热交换,应合理选择测点位置,尽量避免在阀门,弯头及管道和设备的死角附近装设热电偶或热电阻;

2、如果不得以必须要在弯头处安装,也尽量顶部迎着流体方向安装,而不是顶部顺着流体方向。

3、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偶有传热和散热损失,为了减少测量误差,热电偶和热电阻有足够的插入深度:

(1)对于测量管道中心流体温度的热电偶,一般都应将其测量端插入到管道中心处(垂直安装或倾斜安装)。如被测流体的管道直径是200毫米,那热电偶或热电阻插入深度应选择100毫米;

(2)对于高温高压和高速流体的温度测量(如主蒸汽温度),为了减小保护套对流体的阻力和防止保护套在流体作用下发生断裂,。浅插式的热电偶保护套管,其插入主蒸汽管道的深度应不小于探杆直径的8~10倍。如我们常规的6mm的探杆,常常建议最小插入深度为50mm;

(3)假如需要测量是烟道内烟气的温度,尽管烟道直径为4m,热电偶或热电阻插入深度1 m即可;

4、外露部分用绝缘材料覆盖

5、在直径小的管道上装测温元件时,可装设扩大管。

c) 热电偶三大基本定律;

热电偶的三个基本定律: 1、均质导体定律

同一种金属的闭环回路,A=B,不会产生热电势,没有热电效应 若两接点温度相同,T=T0,尽管材料不同,总热电势也为零。 热电势---必须要有两种不同的导体材料组成

热电势只与热电极材料和节点温度有关,与热电极尺寸、形状无关。(为此可将体积做小)

2、中间导体定律

将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保持第三导体两端温度相等,接入的导体对回路总电势无影响

中间导体定律指明:可以把测量热电势的装置接入到热电偶回路中的任意点,只要由该装置所引入到回路中的全部接点均处于同样温度下,则不会影响净电动势

在制造热电偶时,可以使用接合材料,例如软焊料或硬焊料;热电偶可以直接放在导体或非导体的表面上或直接嵌入内部,都不会改变热电偶的使用效果

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保持第三导体两端温度相等,接入的导体对回路总电势无影响。 不管金属本身某段是否存在温度梯度,也不管它放在何处,都不会有附加热电势产生。 测量仪表可作为第三导体引入,进行测量。 3、中间温度定律

两节点的温度为T1,T3时的电动势等于热电偶节点温度为T1,T2和T2,T3时热电势的代数和。

中间温度定律表明:可以只在某一参考端温度下分度热电偶,在其他参考端温度时,只需加上一个修正值即可;在(t2,t3)间使用的是与热电偶(A、B)的热电特性相似的补偿导线时,对测试结果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