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气压带和风带(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新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气压带和风带(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

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

答案 5.A 6.B

解析 第5题,由图2中风带、风向知甲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图1中其北移了,说明为北半球夏季。故选A项。第6题,图示乙、丙、丁分别为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若在大陆东岸,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不总是高温少雨;南亚夏季多雨是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并非受丁风带的影响。故选B项。

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下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读图,完成7~9题。

5

7.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

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

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8.上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 )

A.a、b B.b、c

C.c、d D.a、d

9.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

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

6

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

答案 7.D 8.B 9.C

解析 第7题,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从而形成季节不同的风向。注意高原表面植被少,则其季节变化对风向影响小。故选D项。第8题,夏季高原面比周围大气升温快,在高原面上形成低气压中心,则风由周围吹向高原;故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b、c,图中a、d表示冬季风。故选B项。第9题,图示高原季风与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则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故选C项。

10.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答案 A

7

解析 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势力渐强,处在冷高压控制之下,因此引起我国此时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故选A项。

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

A.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B.风速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12.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