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及特点-江苏科技大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及特点-江苏科技大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什 么 是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MIS的定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更新,在现阶段

普遍认为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

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五个方面组成。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可以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可以对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MIS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象征着管理信息系统MIS是软件工程的产物.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组成部分有:计算机学科(网络通讯、数据库、计算机语言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线性规划等.、管理学、仿真等多学科。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得质量。所以能否有效的管理信息成为企业的首要问题,管理信息系统MIS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得到普及。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它不仅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机器包含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软件包括业务信息系统、知识工作系统、决策和经理支持系统),各种办公机械及通信设备;人员包括高层决策人员,中层职能

人员和基层业务人员,由这些人和机器组成一个和谐的配合默契的人机系统。

所以,有人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有人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个社会系统,根据我们上面所说道理,我们说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个社会系统,然后是一个社会和技术综合的系统。系统设计者应当很好的分析把什么工作交给计算机做比较合适,什么工作交给人做比较合适,人和机器如何联系,从而充分发挥人和机器各自的特长。现在还有一种计算机基(computer-based)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说法,就是充分发挥计算机作用的信息系统。为了设计好人机系统,系统设计者

不仅要懂得计算机,而且要懂得分析人。

我们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这就是说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企业的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严格地说只有信息的集中统一,信息才能成为企业的资源。数据的一体化并不限制个别功能子系统可以保存自己的专用数据,为保证一体化,首先要有一个全局的系统计划,每一个小系统的实现均要在这个总体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其次,是通过标准、大纲和手续达到系统一体化。这样数据和程序就可以满足多个用户的要求,系统的设备也应当互相兼容,即使在分布式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的情况下,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具有集中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象征看管理信息系密地设计而建立的,它标志着信息已集中成为资源,为各种用户所共享。

数据库有自己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着数据的组织、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存取,使数据为多种用户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组织中层管理监督和控制业务活动,有效分配资源提供所需信息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主要利用TPS采集的数据来生成管理计划和控制业务活动所需的系统.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

效益。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管理 信息 系统 发展 的六 个 时 期:

1、 订货点法OPM(Order Point Method);

2、 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3、 闭环MRP(Closed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4、 制造资源计划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5、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6、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订货点法OPM(Order Point Method)

1、 基本原理 特点 A主要根据历史记录来推测未来的需求 B各种物料需求相对独立 C物料需求和消耗相对连续和稳定 D物料供应比较稳定(提前期已知且固定) E物料的价格相对不太高 4、 存在的问题 对生产中需要的各种物料,根据生产需要量及其供应和储存条件,规定一个安全库存量和订货点库存量。各种物料逐渐消耗中不得低于它的安全库存量,库存逐渐减少,当到某一点时,剩余的库存量(假设不动安全库存),可供消耗的时间刚好等于订货所需时间(即订货提前期),就要下达订单(包括加工订单和采购订单)来补充消耗了的库存量,这个时候的剩余库存量成为订货点,订货点是用物料的某个数量来表达 订货点订货批量安全库存时间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 (1)新产品、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因为制造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场争,许多企业不得不在新产品开发上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新产 品、新材料不断涌进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中。传统的订货点难以预测这些新材料、新零件的需求量,因此往往会更多地订货,从而导致库存的不合理增加。(2)客户越来越挑剔。制造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再也不能按习惯方式大批量生产,大批量销售了,他们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由于制造企业生产计划和作业进度计划需要按市场情况及时灵活地做出调整,订货点法因不能预知物料的需求时间,不得不保持一个较大数量的安全库存,其结果是造成过多的库存。 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基本原理 主生产计划 ?什么时间 ?什么产品 ? 生产多少特点 适用范围 4、 需要解决的问题 A需求的相关性。在生产制造业,MRP主要适一般而言,制造企业往各种需求具有相关性。 用于订购往同时生产多种产品,B需求的确定性。时段式MRP的情况,涉及或多个产品系列,每种 需求都是根据MPS、BOM和库存的是企业产品可能有自己的销文件精确计算出来的,品种、数与市场的售计划或客户订货,不库存记录物料清单 物料需求计划 ? 我们有什么 ?我们需要什么量和需求时间都有严格要求,不界面,而没同产品的出货速度需可随意改变。 有深入到要随着市场情况进行C计划的复杂性。时段式MRP的企业 调整。再进一步,如果功能目标是随时可以掌握计划生产管理要根据需求来确定所采购计划车间作业计划 ?什么时间 ?什么时间状态、储存状态和供货状态,涉的核心中有库存材料、零部件和 ?什么物料 ?什么加工件 ?采购多少 ?加工多少及多方面的计划、文件及时间上去。 产品库存量,必须知 的有机衔接,因此具有一定的复(销售计划或客户订 (1)产生主生产计划。结合用户订单和预测需求,以及高层指定的生产计划杂性 单情况; 大纲,在现有资源下决定生产的数量。 (2)现有库存数量; (2)产生物料需求计划。在决定生产批量后,究竟需要订多少原材料和外购(3)各种产品的组成件来满足生产。首先通过物料清单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量,再根据库存结构; 记录决定订什么、订多少和何时订等问题。 (4)各种部件的组成(3)输出制造与采购订货清单。物料需求计划的输入是主生产计划、物料清结构; 单和库存记录;输出是详细的制造与外购的物料以及零部件数量与时间清单。(5)材料消耗定额; 因此,MRP是一种根据需求和预测来测定未来物料供应、生产计划和控制的方(6)采购订货周期(从法,其原理是在假设已有MPS且MPS可行的前提下展开的,也就是说在考虑了外部采购的原材料(7)生产能力是可实现的情况下,有足够的生产设备和人力来保证生产计划的实 生产加工周期(自现。MRP提供了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和数量。 制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