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习题(北大、复旦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现当代文学习题(北大、复旦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分析周朴园形象。 3.分析蘩漪形象。

4.分析陈白露的复杂性格及形象意义。 5.分析《北京人》的戏剧冲突。

6.比较《雷雨》和《日出》的结构艺术。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1.万家宝封建官僚2.《国民公敌》《娜拉》《悭吝人》3.契诃夫4.《雷雨》《文学

季刊》 5.《雷雨》6.多幕话剧曹禺7.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8.四《日出》 9.《雷雨》《日出》10.农村生活11.《原野》12.仇虎复仇13.焦阎王14.现代主义 15.《黑字二十八》16.《艳阳天》17.《正在想》18.《蜕变》19.粱公仰丁大夫 20.《北京人》21.觉新瑞珏梅小姐(或钱梅芬)

22.四觉新的婚礼兵变前后高老太爷的寿诞和寿终瑞珏之死23.家庭纠葛劳资冲突 24.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25.强迫蘩漪吃药26.蘩漪27.周朴园鲁大海28《日出》 29.四30.“损不足以奉有余”31.横断面的描写32.陈白露33.《日出》34.1941棺材

35.曾文清愫方36.曾皓曾思懿曾思懿曾文清愫方37.曾思懿38.瑞贞愫方 二、单项选择题 1.B2.A3.D4.C5.A6.B7.A8.D9.D10.D11.A12.D13.B14.B15.B16.B17.B 三、多项选择题 1.AC2.AD3.BCD4.ABD5.ABCD6.BCD7.ABC8.ABCD9.ABC10.ACD11.ABC.AC 四、简答题 1.《原野》是曹禺剧作中唯—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它通过仇虎复仇的悲剧反映了受尽地主焦阎王压迫的农民的挣扎和反抗。作者在表现仇虎复仇的前后心理时,运用了现代主义的手法,充分表现了仇虎内心的心理活动,神秘色彩很浓重。

2.曹禺改编的《家》,不拘泥于原著,对整个故事情节 作了新的艺术构思,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以觉新、瑞珏、梅小姐三个人物的关系作为剧本的主要线索,“着重突出反抗封建婚姻这一方面,描写觉新、瑞珏和梅小姐这三个善良的青年在婚姻上的不幸”。在四幕剧里,作者只选择了觉新的婚礼、兵变前后、高老太爷的寿诞和寿终以及瑞珏之死四个情节 ,集中揭示人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展现戏剧的主要冲突。

3.《雷雨》是“五四”以后出现的第一部多幕话剧。它以“五四”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家庭纠葛和劳资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及其必然崩毁的悲剧命运。

4.鲁侍萍是一个纯朴善良、饱经风霜而又有着顽强生活意志的劳动妇女。她的遭遇是那样悲惨,那样值得同情。她与周朴园见面相认后,不幸的遭遇便像恶浪一样,一次接一次向她袭来,她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作者非常细腻地描绘了历尽艰辛、备受折磨的侍萍见到周朴园后的复杂的心理变化。她悲愤欲绝,悔恨交加,但她既没有幻想,也不图报复,根本没有想到要让周朴园对她30年来所受的苦难给予补偿。相反,为了爱护儿女,宁愿自我牺牲,承担“命运”的惩罚。她不像蘩漪,一下子把周家的假面具扒得精光。她的反抗是十分软弱的,她认命、信命,认为冤孽是她造的,“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这是鲁侍萍的可贵品质和一颗“金不换”的心,同时也是对伪善者的最有力的抗议和揭露。生活经历使她对“有钱人家”怀有一种天然的仇视与警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阶级对立,虽然侍萍还缺乏明显的阶级觉悟。作者把侍萍的不幸与黑暗的社会对一个善良妇女的迫害联系起来,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揭示侍萍所受到的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命运观念的精神摧残,从而激起人们对不幸妇女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

5.《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它以陈白露寄居的豪华大旅馆和小东西陷身的下等妓院为活动场景,通过众多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揭露和鞭挞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丑恶和腐朽的本质,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

剥削人的不合理社会,暗示了“一个伟大的未来即将来临”的光明前景。

6.《日出》在艺术构思上有了新的发展。《雷雨》采用了不少惊心动魄的场面,展开了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日出》借鉴了契诃夫“横断面的描写”方法,剧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只是把“有余者”和“不足者”中“人生的零碎和分散的现象”联结起来,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生活图景。在技巧上,以交际花陈白露和她的旧友方达生作为全剧穿线人物,由他们联结了腐朽没落的上层社会和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社会,让“有余”和“不足”的两个世界展现出来,使人们看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生活的全貌。

7.《北京人》中的愫方是生活在曾文清和曾思懿之间的苦恋者,也是曹禺最用心刻画的人物。她出身江南名门之家,受过封建士大夫思想文化的熏陶,温柔文静,承受着沉重的旧思想、旧传统、旧文化的负担。她父母双亡,长期寄居在姨父曾皓家里,看人眼色过日子,忍受着曾皓和曾思懿精神上的折磨。她总希望向人们,向生活奉献些什么,自己不惜作出任何牺牲。她把“什么可怜的人我们都要帮助”奉为生活信条。作者从她和曾文清的微妙的关系以及和曾思懿的尖锐矛盾这里深挖下去,发掘了这个人物性格的丰富内涵。这个人物性格中具有美学价值的东西并不是那种近乎“逆来顺受”的“容忍”,而是宁愿牺牲自己,但愿能使别人快乐的道德情操。作者把人物放在善良与丑恶、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的激烈冲突中细腻地描绘她的内心世界。愫方人物的魁力是在于她真诚演绎人生,她与瑞贞的谈话显示了其坚强的一面,在善良温顺的感情底下埋藏着一颗炽热的追求真人生活的心。

8.《北京人》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吝啬、自私、非常怕死的曾皓;笑里藏刀、阴险泼悍、自私自利的曾思懿;懒到“他自己不想感觉自己还有感觉”的废物曾文清等。在对人物的刻画上,《北京人》一是把人物活动放在古都北平特有的典型环境里来进行考察,生动地描绘了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二是对戏剧中人物的性格作了细腻的刻画,把剧中人物的兴趣、癖好、心态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表现了曹禺一贯的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的关注。《北京人》不借重情节 的大起大落,而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表现人们之间勾心斗角、唇枪舌剑的紧张气氛和尖锐冲突,感情深沉而不外露,平淡而隽永,自然而不加雕琢,饶有诗情又富哲理;“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技巧是相当圆熟的。

五、论述、分析题

1.①曹禺剧作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个性化,且具有动作性、抒情性特点。例如《雷雨》这出戏,时间跨度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不到24小时内,周鲁两家复杂的血缘亲子关系和矛盾,作者用几条线索把它们串连起来,随着侍萍的到来,矛盾不断被激化,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各种矛盾的爆发,使周朴园自诩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片刻崩溃。其结构之严谨,戏剧冲突之尖锐,情节 安排之巧妙,无不令人击节 赞赏。《日出》的结构与《雷雨》不同,它是用众多人生的零碎来揭露30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现实,让剧中人物各自按照生活的逻辑活动。

②在人物形象方面,曹禺在《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剧作品塑造了蘩漪、周朴园、陈白露、李石清和曾文清、愫方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这些人物个性鲜明,直到今天仍保持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③曹禺的戏剧语言,不仅符合剧中人物的年龄、身份、文化教养、情趣爱好和性格特征,而且符合剧情规定的场景和人物心态,内涵丰富。《北京人》里的含蕴隽永、抒情写意的台词,就是动作性和抒情性融合在一起的个性化的语言,每个剧中人物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征,揭示自身的内心活动,推动剧情的发展。《北京人》第三幕瑞贞和愫方互倾积愫的那大段台词,写得荡气回肠,诗意盎然,在平淡中迸发出一种不可遏止的感情冲击力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2.①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家庭,虽到外国留过学,却又尊崇旧道德,是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人物,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富于代表性和典型意义。他的性格特点是专横暴戾、刚愎自用、冷酷无情、虚假伪善。

②在家庭生活中,他君临一切,像一个暴君,为了显示他自己的封建家长的威严,他的意见就成了法律,任何人都不得违抗。在强迫蘩漪吃药的情节 中,作者把他专横暴戾的面目暴露无遗。在与鲁侍萍重逢相认的那场戏里,又将他性格的另一侧面——伪善刻画得淋漓尽致。

③他是《雷雨》悲剧的罪恶元凶。年轻时他荒淫无耻玩弄侍萍;当他为了娶得一个大家闺秀时,又逼得侍萍在大年三十风雪交加的晚上投河自尽;当他感到侍萍的出现对他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