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上海市徐汇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儿 X 气体,再加热的目的是 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发生爆炸 。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 玻璃管内观察到的黑色固体变红色,B 干燥管中无明显现象,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X 气体为 CO ;写出 A 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CuO

Cu+CO2 。

(3)若用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则 B 干燥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无水CuSO4粉末变蓝 ;用金属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你选择的实验装置(填编号)与理由是 E,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 (4)实验过程中,X 气体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化学式为 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 A 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则残留固体可能的组成有 3 种。 【分析】(1)根据X气体具有可燃性,和空气的混合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E装置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进行分析; (4)根据残留固体可能只含有铜、只含有氧化亚铜,可能是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进行分析。 【解答】解:(1)X气体具有可燃性,和空气的混合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儿 X 气体,再加热的目的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发生爆炸;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玻璃管内观察到的黑色固体变红色,B干燥管中无明显现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X气体为CO,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

(3)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E装置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用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则 B干燥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水CuSO4粉末变蓝;用金属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选择的实验装置与理由是:E,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4)残留固体可能只含有铜、只含有氧化亚铜,可能是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三种。 故答案为:(1)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发生爆炸; (2)CO,CO+CuO

Cu+CO2;

(3)无水 CuSO4 粉末变蓝,E,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4)3。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6.(10分)化学实验课上,教师让同学们用实验台上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是:Na2CO3 溶液、NaCl 溶液、NaOH 溶液、Ca(OH)2 溶液、稀盐酸。

(1)甲同学用 A、B、C、D、E 给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做两两混合实验,E与其他四种物质混合的实验现象记录如表:

E

A 无现象

B 白色沉淀

C 无色气泡

D 无现象

由此实验确定 E 是 Na2CO3 (写化学式),还能确定 Ca(OH)2、HCl ,不能确定的无色溶液可用 酚酞试液 试剂鉴别。

(2)乙同学探究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①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不能判断反应有没有发生,乙同学是如何改进该实验的?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适量酚酞试液 ,当观察到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 。

根据②③实验,结合①的改进实验,可得出酸碱盐之间如果发生反应,要有 水,或沉淀,或气体 生成。 (3)实验后,丙同学将①②③实验中的废液全部倒入同一只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硫酸钠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碳酸钠或硫酸钙 ;为确定可能含有的溶质,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是 实验步骤: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或碳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及其实验结论: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反之不含有碳酸钠或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钙,反之不含有硫酸钙 。

【分析】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

碳,和氯化钠、氢氧化钠不能反应;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碳酸钠和硫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硫酸钠。

【解答】解:(1)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氢氧化钠不能反应,由此实验确定 E 是Na2CO3,还能确定Ca(OH)2、HCl,不能确定的无色溶液可用酚酞试液试剂鉴别,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2)改进方法: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适量酚酞试液,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根据②③实验,结合①的改进实验,可得出酸碱盐之间如果发生反应,要有水,或沉淀,或气体生成。 (3)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是因为稀硫酸过量,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等物质反应后有剩余,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再和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硫酸钠,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钠,可能含有的溶质是碳酸钠或硫酸钙;为确定可能含有的溶质,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或碳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及其实验结论: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反之不含有碳酸钠或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钙,反之不含有硫酸钙。

故填:Na2CO3;Ca(OH)2、HCl;酚酞试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适量酚酞试液;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NaOH+H2SO4═Na2SO4+2H2O;水,或沉淀,或气体;碳酸钠或硫酸钙;实验步骤: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或碳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及其实验结论: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反之不含有碳酸钠或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钙,反之不含有硫酸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