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导学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导学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水分子 B:氢、氧两种粒子 C:氢分子 D:氧分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7.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 A:分子的质量大而原子的质量小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8.铁的化学性质是由 保持的 ( ) A:铁分子 B:铁原子 C:铁元素

9.下列变化及实验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 A:冰雪融化 B:加热水变成水蒸气 C:碘的升华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10.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 A:温度计中的水银受热膨胀,说明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B: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C: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D: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11.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的图是 (填编号),图 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图中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填能或不能)

课题3:《水的净化》的导学提纲

预习题:

1、请问你们家中饮用水是什么水?这些水与我们直接用的河水相比有哪些优点?(清洁干净)

2、有的同学家住在城镇,请问这些同学使用什么水?(自来水) 3、城市用的自来水是怎样净化处理的?

4 、净水方法: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5、如何水中的沉降物给分离出来?下面我们来共同探究水的另一种净化方法——过滤。

6、让学生找出过滤操作的要点、玻璃棒的作用。 7、硬水和软水如何区别硬水和软水?

8、让学生举出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硬水和软水。 9、硬水危害,既然硬水给人们带来那么多危害,我们如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呢? 反馈训练:

1.自然界存在的水不能直接饮用的有 ,是因 2.硬水是 ,软水是 ,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方法 。 3.用 水洗衣服既节约水又节约肥皂?

4.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危害有 5.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 。

6.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 、 、 、 。 7. 过滤操作中注意:一贴指 ,二低指 ,三紧靠指 ;玻璃棒的作用是

8.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有①吸附②沉淀③过滤④消毒四个步骤,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填序号)

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①矿泉水②纯净水③蒸馏水④白开水⑤黄河水⑥自来水⑦蒸馏水中,混合物的是 ,纯净物的是 。从健康方面考虑我们应该常喝 。

10.某饮用纯净水的广告词中称:“每一滴水都经过27层严格净化过滤,本产品绝对是纯净的水,且不含任何化学物质”,请说出广告词中的科学错误。

11.活动探究:黄河水被誉为母亲河,我们很多同学家住在黄河边上,某同学想将黄河水转化为饮用水,下面是他设计的一个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 实验步骤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 取样、静置、倾倒 在样品中加入 步骤二 可以形成胶状物 用 方法除去步骤二中的步骤三 沉降物 让滤液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可 步骤四 以除去液体中的 。 步骤五 用氯气进行 ,然后煮沸。 课题4:《爱护水资源》的导学提纲

预习提纲:

1.地面总水量 ;世界和我国总水量 淡水总量及可利用淡水量;

2.比较我国与世界人均水量; 3.我省人均水量及存在的问题。

4.水体污染有 、 、 。 7.节约水的方法有 、 。

8.水污染的危害有 。

9.预防和防治水污染的途径 、 、 。

《原子的构成》的导学提纲

预习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 (是或不是)实心球体,原子 (能否)再分?它由 构成。

2、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是 。

3、通过表4-1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① ②

4、相对原子质量指 ,表示方法是 它有单位吗?

5、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是 6、讨论《点拨王》36页13题和14题 反馈练习: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D:核外电子在原子核的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2.碘原子的原子核内带53个单位正电荷,由此不能确定的是 (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核电核数

3.下面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③带正电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却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 ) A:②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4.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些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性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在放射时一定是放射了 (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5.1999年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察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运用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 ) A: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B: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D: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课题2 元素

预习提纲

1. 元素指 ,特点有 2. 在 O2 . CO2 . HgO 三种物质中都含 ,分子中都含 ,这些O 原子具有 ,属于 元素。

3. 地壳里前五位的元素分别是

4. 结合反应:水 通电 氢气+氧气,讨论: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5.元素符号的意义有① ② , O表示意义有 , 。

Fe 表示的意义有.. , ; 。 6.原子序数是指 7.右框是元素周期表中一部分,请说出你能得出的信息是 6 C

碳 【反馈训练】

1、菠菜中含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指 (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用符号表示

铜元素 氮元素 氧元素 氧气

2个硫原子 硫单质 4个铁原子 3个氧原子 3、指出下例符号的意义 H: , ., Fe: , , . 5P: . 3S: . 4、下列符号即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 Cu B:O C:2H D:H2

5.硫元素和镁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 A.中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电子层数不同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碳和氧气组成 B.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C.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D.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7.下列物质中,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是 ( )

A:CaCO3 B:Al2(SO4)3 C:Al(NO3)3 D:Fe(OH)3

8.下列物质中肯定是有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化合物 D:单质

课题3 离子

预习提纲:

1、在具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2、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3、写出下列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结构示意图(下面简称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