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班家长会发言稿2011.4.2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大二班家长会发言稿2011.4.2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在刚开始的失败中累积经验,不断探索,孩子不仅会逐步学会使用橡皮,还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四、幼小衔接的相关要求

我们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做得非常有特色,也很成功。平时老师能在充分研究儿童身心特点的同时,精心备课,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形式的板块知识教学和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丰富多彩地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小学的老师都普遍认为,从教育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在学习习惯、课堂表现等方面都比别处幼儿园的孩子强,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比例非常多。如果我们工作上有疏忽的地方请家长及时提出,孩子的成长应家园互动,老师和家长都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出发点,我希望我们和孩子一同成长。

幼小衔接中,家长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因为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 1学习上的准备

在学校让老师感到头痛的不是那些在入学前缺少知识的孩子,而是那些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的孩子。如何让自己的孩子知识广,兴趣旺,能力强呢?我想我们有必要了解学习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孩子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和素质,就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a、思考的能力

5

孩子的思考是与生俱来的。让孩子独立地思考,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是孩子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源泉。《新课标》要求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是重要,没有问题的孩子往往是问题最多的孩子。所以,做为家长,有时面对孩子的问题适当地卖一下关子,让孩子自己去想,会比大人搜肠刮肚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果。 b、阅读的能力

阅读能使孩子接触并掌握大量的词汇,提高其分析能力。所以,有必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来帮助幼儿学习。

家长能够帮助孩子阅读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在家里坚持念故事给孩子听。还可为孩子准备一些图文并茂、有意义、有童趣的图书,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使孩子能随意地挑选并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这是增进孩子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吸收的良好途径。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倡“识写分开”。就是要求认识的字,不一定要求会写,目的是为孩子构建立体的阅读构架。比如一年级的第一册教材,本着“多认少写”的原则,要求认识400个常用的汉字,会写其中的100个,这就突出了识字这个重点,这么多的字怎么让学生记住呢,只有多阅读!让孩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巩固复习。

所以,我们家长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能认识更多的字,能看更多的书,是对一年级孩子的教育目标。

c、关于写字问题

6

写字是一种知觉动作的学习,时机适当而不教,会坐失良机,太早教会带来很多困扰。最常见的是儿童执笔姿势与笔顺的错误,使老师们要花更多的时间指导、纠正,有的甚至到初中、高中都改不过来。当然,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孩子需要有一些写字方面的准备活动,以免入学后会手足无措。但是,一定首先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 e、倾听的能力

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许多作文优异的小学生,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是一种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听听录音、听听广播,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与较强的组织能力。 f、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水平

在小学一年级开学的头几天,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插曲:家长叮嘱孩子下课放后早点回家,不要在学校或马路上玩,孩子竟然第一节课后就背起书包回家了;老师让学生回家写三个生字,每个生字写五遍,孩子竟写成五花八门的格式,有三个字写三遍的,有一个字写三遍的、五遍的,甚至一个字写满一页纸,有的孩子干脆一个字也不写,不知道老师曾布置过作业。之所以发生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是因为孩子不理解老师的语言,只有那些千叮咛、万嘱咐的重复提醒才能记住。因比,父母有空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多交谈,不要再有重叠词,如:饭饭、觉觉等,语言要逐渐规范、精炼、复杂。阅读故事时,不要孩子一问就停下来解释,要让孩子能听过全文,自己根据情节消化体味其中的语句、语汇,多让孩子谈谈所见所闻,给孩子适当地布置一些小任务,为理解任务性、指令性语言打好基础,比如,请你去拿一张小凳、请你去拿高的小凳、请你去厨房的阳台上拿小凳……

7

g、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意注意,一种是有意注意。

要完成学校的学习活动大多是有意注意。3——6岁的孩子,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例如:孩子对新奇有趣的事物都会注意去看、注意去听,只要他感兴趣就会较长时间地进行这项活动。

有意注意是有目的的、需要意志控制的注意。在有意注意时人的大脑会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时间长了会感到疲劳。因而,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不加以指引和训练,不提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完成任务,无意注意是很难转变成有意注意的。 因此,在入学以前,应该帮助孩子发展有意注意,使孩子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开始采用游戏形式比较好。如在桌子上放4到5样玩具,让孩子看1——2分钟,然后请孩子把头转过去,你拿掉其中一个玩具,再让孩子转过头来,要求他说出桌子上的变化。游戏可以增加难度,如玩具的数量多一点,拿掉玩具后再把留下来的玩具位置调换一下,观察的时间可以逐步缩短。

做游戏时,如果你和孩子轮流出题目,家长还可以故意出错,让孩子发现并给你纠正,这样,孩子的积极性会更。.一般孩子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所以你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听录音故事来发展他的有意注意。在听故事前先提出几个问题,让他带着问题听,听完后回答你的问题。还可以要求他边听边记住故事的内容,然后把故事复述给你听。

只要你能根据孩子的情况经常和他一起做有利于注意力发展的游戏,相信孩子的注意力会很快提高。 2、社会适应准备 a、交际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