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学前教育原理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的,都可在环境中找到原因。成熟论:强调的是环境对人发展的诱发作用,亦即人的遗传禀赎是在环境条件的作用下逐步外化出来。认知理论:强调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体若失去了环境这一客体,自身也就不复存在了;主题若不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的发展也就不存在可能了。

第五章 师幼关系与互动的原理和策略 1.师幼关系的意义(1)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幼儿从与教师的关系中获得关爱; 2.幼儿获得来自教师的安全感;3.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一定的师幼关系中;4.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注;5.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2)师幼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体现(3)师幼关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2.师幼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师幼互动是师幼关系形成的过程,一方面,师幼互动或师幼交往是师幼关系形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师幼之间的互动或交往,师幼之间不可能形成良好而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

中,各种形式的师幼互动是师幼关系形成的过程,师幼互动或师幼交往的性质、程度、过程等影响着师幼关系的性质和质量。 3.论述现代师幼关系的特征 (1)互动性:(2)民主性(3)互主体性:(4)分享性:(5)激励性:

4.论述建立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策略(1)关爱幼儿。(2)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谈。(3)参与幼儿的活动。(4)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通过个别关系(5)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5.师幼关系的性质(1)教师与幼儿之间是\我与你\的关系(2)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

6.对师幼关系认识的发展历程(1)\主-客关系\的认识。(2)\主导-主体关系\的认识。(3)\双主体关系\的认识。(4)\互主体关系\的认识。

第六章幼儿园班级管理和幼儿行为辅导 1.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①生活节律性;②保教渗透性;③活动多样性;④内外互动性;⑤班级的组织性

2.托幼机构编班形式及特点①按年龄编班:幼儿年龄赵小,班级的规模越小,幼儿年龄越大,班级规模也有一定程度扩大。代表:日本/前苏联/中国:托儿所0~3岁,幼儿园3~6岁 美/英/德:日托中心/保育学校5岁前;幼儿园5岁后。②混合编班:把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孩子编为一个班级

3.班级的功能(1)班级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功能①幼儿班级执行着幼儿生活共同体的功能

②幼儿班级执行着在幼儿中开展共同教育活动的功能。③幼儿班级有利于形成共同的舆论和价值观(2)4.班级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幼儿班级加强了幼儿间的社会性交往②幼儿班级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③幼儿班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④幼儿班级使幼儿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⑤幼儿班级为幼儿提供表达自我和交流的机会⑥幼儿班级为幼儿之间提供了观念共享的环境。消极影响:①班级利益至上,以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幼儿个别

差异容易被忽视,不利于幼儿自由发展;②强调班级的秩序与规则,对幼儿统一标准要求,忽视幼儿个体需要,班级成为限制幼儿自由活动的手段;③教师容易把活动的开展作为自己关注的重点,忽视幼儿的兴趣、需要,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让幼儿服从教师的计划安排,因此,幼儿可能会处于消极、被动的应付状态。

5.班级生活的组织(1)根据入园情况对幼儿进行编班(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空间(3)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和规则(4)形成良好的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归幼互动模型

6.班级生活管理(1)拟定班级工作计划(2)明确保教人员职责(3)对幼儿进行编班(4)协调相关资源

7.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应性要求(1)满足幼儿在班的一切生理需要(2)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3)满足幼儿操作活动需要(4)满足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5)满足幼儿从事不同活动的需要

8.简述不同年龄幼儿班级生活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