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矿床学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矿床:是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矿产: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矿体:是指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产状的,含有在现在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的有用矿物的一个连续的地质体,矿体是矿床的基本组成部分。

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矿石矿物:指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脉石: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夹石:指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它的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得从矿体中剔除。

矿石贫化:矿体中围岩碎块和夹石的含量过多,相对降低了矿石的品位。

矿石的构造: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石的结构: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块状构造:有用矿物集合体在矿石中占80%左右,呈无空洞的致密状,矿物排列无方向性者,即为块状构造。其颗粒有粗大、细小、隐晶质的几种。若为隐晶质者称为致密块状。

浸染状构造:指有用矿物颗粒或其细小脉状集合体,相互不结合地、孤立地、疏散地分布在脉石矿物构成的基质中。 角砾状构造:一种或多种矿物集合体构成的角砾,被另外一种或多种矿物集合体不规则地胶结。

条带状构造:矿物集合体 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呈条带相间出现。

脉状、网脉状构造:矿物集合体成细脉不相交地穿插于另一矿物集合体中,称为脉状构造;若有几种矿物集合体细脉彼此交裁,构成网状,则称网脉状构造。 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以及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形成的岩浆分结矿床等,都属于同生矿床。 后生矿床:矿床的形成明显地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矿体和围岩是由不同地质作用和在不同时间形成的。如沿地层层理面或穿切层理的各种热液矿脉,属于典型的后生矿床。

侧伏角:矿体最大延伸方向(矿体轴线)与走向之间的夹角。 倾伏角:矿体最大延伸方向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母岩:矿体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它与矿床在空间上的成因上有密切的联系。

矿源层:能为后期热液活动提供成矿物质的岩层。 矿石的品位:矿石中有用组份的百分比含量。 矿石的品级:也称技术品级,指工业加工利用过程中根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份的含量综合确定的。

矿床成因类型:按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

1

分为岩浆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热液矿床等 浓度克拉克值:指某元素在地质体(矿床、岩石或矿物等)中的平均含量与克拉克值的比值。

元素在各类岩石中的分配:

Fe、Cr、Co、Ni、Pt在超基性岩中丰度值最大,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其丰度急剧降低。U、Th、Li、Be、Nb、Ta、W、Sn、Pb在酸性岩中丰度值最大,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丰度值逐渐增高。V、Ti、Cu、Zn、Sb、Mo在基性岩中丰度值最高。B、F、Cl、S、P等挥发份元素,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丰度值逐渐增大。 戈尔德施密特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

1.亲铁元素;2.亲硫元素;3.亲石元素;4.亲气元素;5.亲生物元素 浓集系数:工业品位与该元素的克拉克值之比。 元素聚合成矿的方式:

结晶作用:岩浆结晶作用;凝华作用;蒸发作用 化学作用:化合作用;胶体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 交代作用以及离子交换及类质同象置换作用

成矿作用:地球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矿床的成因分类:

内生矿床:岩浆矿床(岩浆分结矿床、岩浆熔离矿床、岩浆爆发矿床)、伟晶岩矿床、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热液矿床(岩浆气液矿床、非岩浆热液矿床)、火山成因矿床、火山岩浆矿床、火山-次火山气液矿床、火山-沉积矿床。 外生矿床:、风化矿床、沉积矿床(机械沉积、蒸发沉积、胶体化学沉积、生物化学沉积)、可燃有机矿床。

变质矿床:接触变质矿床、区域变质矿床、混合岩化矿床。 叠生矿床:层控矿床 岩浆矿床一般特征:

①成矿作用和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即岩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母岩体的冷凝过程在时间上大体一致。

②矿体主要产在岩浆岩母岩体内,如金伯利岩管。 ③浸染状矿体与母岩体一般呈渐变或迅速过渡关系;贯入式矿体则具清楚明显的边界。围岩蚀变一般不发育,自变质作用较普遍。

④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相同,仅矿石中矿石矿物相对富集。 ⑤成矿作用是在岩浆熔融体中同时发生的,因此成矿温度和压力都较高。 同化作用(assimilation ) :岩浆在形成和上移过程中,往往会熔化或溶解一些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 混染作用(hybridization):不完全的同化作用。 挥发组份作用:岩浆中的挥发组份对岩浆的分异、同化作用以及某些成矿元素的搬运和富集有重要作用,故也称为矿化剂。 结晶分异作用:矿物按顺序进行结晶,并在重力和动力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

早期岩浆矿床:岩浆冷凝结晶时,有用矿物较早地从岩浆中结晶和富集所形成的矿床。

①矿石的物质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 ②矿体与母岩无明显的界线呈渐变过渡。

2

③矿石常具自形晶-半自形晶结构,或被硅酸盐矿物包围形成包含结构。

晚期岩浆矿床:岩浆冷凝晚期阶段,在矿化剂的影响下,有用矿物主要是金属矿物充填在硅酸盐类矿物颗粒间或胶结硅酸盐矿物形成矿床。 ①矿石的物质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 ②矿体呈条带状或似层状与围岩界限明显 ③矿石以稠密浸染为主,常形成海绵陨铁结构

④有时会出现一些矿化剂矿物如铬云母、铬符山石、铬绿泥石等。

⑤有时矿体附近会出现围岩蚀变,如钠黝帘石化、绿泥石化、黑云化、金云母化和碳酸盐化等。

岩浆熔离作用:也称液态分离作用,指在较高温度下的一种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熔的熔融体的作用。 岩浆爆发矿床:指经过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或熔离作用后,喷发至近地表所形成的矿床。

中国铜矿床划分为六类:①铜镍硫化物型矿床;②斑岩型铜矿床;③夕卡岩型铜矿床,④火山岩型铜矿床,⑤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⑥陆相砂岩型铜矿床。 铜镍硫化物矿床:该类型矿床成矿环境主要产于拉张构造环境,受古大陆边缘或微陆块之间拉张裂陷带控制,在拉张应力支配下,岩石圈变薄甚至破裂,引起地幔上涌,而导致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在地壳浅成环境侵位。赋矿岩石系列主要是超镁铁质-镁铁质杂岩

伟晶岩:矿物颗粒粗大,具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的地质体。 岩浆伟晶岩:岩浆活动晚期,侵入体冷凝最后阶段形成。成分与母岩一致,结构、构造和形状、产状上与母岩有明显差别。

变质伟晶岩:与变质作用有关,混合岩化晚期阶段伟晶岩化的产物。主要分布于地台区和褶皱带隆起区,成分与变质相密切相关。

伟晶岩矿床主要矿产:长石、石英、云母类为主要矿产;稀有元素、稀土元素矿产的重要来源;U、Th以及W、Sn也相当重要;宝石类矿物:黄玉、绿柱石、水晶、电气石等。 伟晶岩矿床特点: 1.物质成分特征

化学成分:氧和亲氧元素:Si、Al、Na、K、Ca等;稀有、稀土、分散、放射性元素:Li、Be、Nb、Ta、Cs、Rb、Zr、Hf、La、Ce、U、Th;金属元素:W、Sn、Mo、Fe、Mn;挥发份:F、Cl、B、P 矿物成分:

①硅酸盐类:石英(包括水晶)、斜长石、微斜长石、正长石、白云母、黑云母、霞石和辉石等。长石、石英和云母为主体。 ②稀有放射性元素矿物

③稀土元素矿物:独居石、磷钇矿、褐帘石;

④金属矿物:锡石、黑钨矿、辉铜矿、磁铁矿和钛铁矿; ⑤含挥发份矿物:萤石、电气石、磷灰石、黄玉 2.结构构造

结构特点:巨晶结构;文象结构;粗粒结构和似文象结构;细粒结构; 构造特点:带状构造最为常见。

边缘带:结晶细小,细粒石英、长石组成,厚度也较小。

3

外侧带:颗料较组,细粒或文象结构,由斜长石、钾微斜长石、石英、白云母构成。

中间带:颗粒更大,粗粒结构、似文象结构等,除块状的长石、石英和云母外,绿柱石、锂辉石等。

内核:颗粒特别粗大,常由石英、石英-长石或石英-锂辉石等矿物组成。 3.大小、形态和产状

大小差别很大:长几米、几十米、上千米,深数百米。形状多样,脉状、囊状和凸镜状常见。产状复杂,有陡有缓,有直立,一般左右对称。 伟晶岩矿床成矿作用 挥发份的作用:

降低熔浆结晶温度,粒度变小,有利于分异作用的进行;可增加伟晶岩浆的内应力,使其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侵入到围岩中去。挥发组份能与成矿元素构成易溶的络合物,增强成矿元素的搬运和集中能力。伟晶岩矿床形成的后期,由于挥发组份的聚集,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了气水热液,对早期晶出的矿物发生强烈的交代作用。

伟晶岩矿床的主要类型: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稀土元素伟晶岩矿床;白云母伟晶岩矿床;含水晶伟晶岩矿床;长石伟晶岩矿床。 流体:气水溶液、热液、地幔流体 气水溶液:指在一定深度下形成的,具有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的气态和液态的溶液。主要成分为水、矿化剂和成矿金属元素。

热液的类型:岩浆热液;地下水热液;海水热液;变质热液。 成矿流体中元素的搬运:

(1)元素的搬运 ①以硫化物形式搬运;②以卤化物形式搬运;③以易溶络合物搬运;④以胶体溶液形式搬运。 成矿元素的沉淀(影响因素):温度降低;压力降低;pH值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不同性质溶液的混合。

流体运移动力:重力;压力;深部热源 流体运移通道:原生孔隙(有效孔隙度)、次生裂隙(非构造裂隙:溶解裂隙、结晶形成裂隙;构造裂隙:断层、剥离空隙) 构造、流体、矿源、热源的几种组合型式

导矿构造:是指热液自深部地段进入矿田范围的通道。深断裂,陡倾斜的岩层或岩系。

配矿构造:是矿液从导矿构造出来后,向成矿地段方向运移的构造。断裂或透水层,位于导矿断裂的上盘有利成矿。

容矿构造:是使矿体定位,并决定其形态、产状、大小,有时决定其内部结构的构造。

运矿构造:导矿构造+配矿构造 热液矿床的成矿方式和特点:

(1)充填成矿作用:热液在围岩内流动时(多为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围岩),与围岩间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的相互交换,其中成矿物质的沉淀,主要是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沉淀在围岩的孔洞或裂隙中。由充填作用形成的矿床称充填矿床。

矿床特点:常为脉状;与围岩界线清楚;典型构造:梳状构造、晶簇构造、对称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同心圆状构造。矿体中矿物沉淀的顺序通常从孔隙的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