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套历史合集】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历史七下期末模拟考试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共15套历史合集】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历史七下期末模拟考试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完成材料三A、B两处内容的填充。依据材料三,概括出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 A: ;B: 。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出促进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D;2.D;3.B;4.D;5.A;6.B;7.C;8.B;9.D;10.C;

11.A;12.C;13.D;14.D;15.D;16.A;17.B;18.D;19.C;20.C;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0分) 21.契丹族;党项族;蒙古族;满族; 22.毕昇;徐光启;宋应星;

23.×;把“诗圣”改为“诗仙”;×;把“王实甫”改为“郑光祖”;×;把“司马迁”改为“司马光”;√;√; 24.

25.

26.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他改革制度,注重吏治;他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安定,经济繁荣。”这位皇帝应该是(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2.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3.下列内容与右框内描述的人物无关的是( )

A.首创武举与殿试 B.其统治被评价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死后立无字碑 D.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4.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5.她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随行的还有很多的手工工匠……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她是( ) A.武则天 B.玄奘 C.鉴真 D.文成公主

6.下面是唐朝时期的艺术作品,如果为这些作品命名为一个主题,合适的一项是( )

A.开明的民族关系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繁荣的农业发展 D.高超的艺术水平

7.自古史家便有公论,能称盛世者,必须达到六条:一曰国泰、二曰民安、三曰国富、四曰民足、五曰国强、六曰文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中“贞观”“开元”都是( ) A.帝号 B.干支纪年 C.年号 D.公元纪年

8.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最难的步骤是比较项的选择,比较时比较项要一一对应。如果要对“北宋与辽议和”与“北宋与西夏议和”进行比较,下列比较项中比较出的“相同”点不准确的是( )

A.都是北宋送给对方“岁币” B.都是北宋向对方“称臣” C.有利于边境的贸易与开发 D.双方都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9.宋代名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道词中所说的“胡虏”“匈奴”应该都是指当时的(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鲜卑族

10.在7世纪初以后长达百余年的时间里,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并立的最强国。但是,无论是大唐还是阿拉伯人,都是夹在它们中间的另外一个帝国无可奈何——吐蕃。这“另一个帝国”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是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1.重大的政治制度的确立会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以下古代政治制度一直影响至今的是( ) A.分封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君主专制

12.我国首届《诗词大会》上有这样一道题目: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宋代一位著名的状元,官至丞相。著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收丹心照汗青”。他应为( )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文天祥 13.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雕版印刷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术 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4.“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上述材料可能出自哪位皇帝下发的诏令( ) A.唐太宗 B.明太祖 C.明成祖 D.乾隆帝

15.候杨方《盛世启示录》中记述:“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航行于松花江,巡视至吉林乌喇(今吉林省吉林市)……此次行程非常艰难……冬雪之时,沙结冰坚;夏雨,泥深淤阻……”康熙帝此次行程的任务是( ) A.抵御沙俄入侵 B.收复台湾

C.平定少数民族叛乱 D.册封少数民族宗教领袖

16.《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史学名著。我们能从书中查阅到的史实,应在下列示意图的哪一时期( )

A.A B.B C.C D.D

17.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构成,宫城即紫禁城,最为壮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这一“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所体现出的明朝鲜明时代特点是( ) A.中轴线对称的均衡布局 B.以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为特征 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布局严整,金碧辉煌,气象万千

18.《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中写到:“乾隆盛世是逆人类文明主流的产物。皇帝是整个国家的神经中枢,官僚体系的精神状态就是皇帝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放大。”材料的主要意图是( ) A.谴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B.提示封建专制违背民主潮流 C.批判乾隆盛世的虚假性 D.抨击封建思想对人们的毒害

19.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官办对外贸易的机构。该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