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程课后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统计学教程课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必须得到回答的问题的目录d用统计调查的结果来得到答案的项目

15、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 )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 登记的方便 三、多项选择

1 、重点调查适用于(ad )

a 调查任务要求掌握研究对象基本状况 b 调查任务要求掌握事物的发展趋势

c .调查任务要求掌握详细资料 d .总体中存在重点单位 e .总体中都是一般单位

2 、普查是一种(abc )

a .专门调查b .一次性调查c .全面调查d .非全面调查e .统计报表

3 、对某校在校大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则(ace )

a .调查对象是该校全部大学生b .调查对象是该校每个大学生 c .调查单位是该校每个大学生 d .调查单位是学生的成绩 e .调查项目是学生的成绩

【篇二:统计学复习题库有答案版】

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b)。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 d.填报单位 3.统计指标的特点是( a )。

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 4.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c)。

a.平均数 b.相对数 c.绝对数 d.指数 5.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c )。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 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

6.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 d )。

a.大于100% b.小于100% c.不等于100% d.等于100% 7.组距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 d)。

a.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 b.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

c.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 d.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

8.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a)。

a.85在第三组 b.75在第一组 c.95在第三组 d.85在第二组 9.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依据为( a )。

a.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b.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 c.分组数目的多少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

10.根据单项式分组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和直接利用该数列的未分组资料计算简单算 术平均数是( a)。

a.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某些情况下一致 d.多数情况下不一致 11.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c)

a.工人劳动生产率越低,则创造的产值就越少b.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支出也越多

c.商品销售额越低,则流通费用率越高d.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越少,则产品产量越低

12.全面调查可能产生的误差有( a)

a.登记性误差b.偏差c.随机误差 d.都有可能 13.

三季度平均人数为( a)。 a.99 b.102 c.96d.110

14.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 d) a.综合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15.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d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家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 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16.对某地区对占该区水泥产量80%的5个水泥厂进行调查,则该项调查活动是属于( c )

a、普查 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17.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c ) a.1个b.2个c.3个 d.4个

1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重复抽样的极限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3,则样本容量( b)

a.扩大为原来的3倍b.扩大为原来的9倍 c.缩小为原来的1/3 d.缩小为原来的1/9 19.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b ) a.集中程度 b.离中程度 c.一般水平d.变动程度

20.编制统计报表时 ,如果表中某项不应有数字,则在表中用( d )

a.―0‖表示b.―......‖表示 c.―x‖表示 d.―—‖表示 21.下列哪组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 )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和众数 c.调和平均数和中位数d.众数和中位数

22.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a )

a.基期质量指标 b.基期数量指标c.报告期质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23.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该计算人口数的有( b ) a.2010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

b.2010年10月29日21时出生,11月1日8时死亡的婴儿 c.2010年10月29日23时死亡的人

d.2010年10月29日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

24.在抽样调查中,已知历史若干方差资料,应取( b) a.平均数 b.最小值c.最大值 d.中间那个 25.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抽象的数量关系

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6.调查某大学30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 a.3000名学生b.3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个学生 d.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27.某一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85分,则85分是( d)。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指标 d.标志值

28.某些产品在检验和测量时常有破坏性,一般宜采用( d)。 a.全面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29.已知5位同学的年龄分别为19岁,17岁,17岁,18岁,21岁,则其年龄的中位数(b )。

a.17岁 b.18岁 c.17.5岁 d.18.5岁 3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连续变量 b.2011年全国高校在校学生数是一个离散变量

c.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总是固定不变的d.粮食平均亩产量是个质量指标

31.某高校按学生平均的馆藏图书数和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 c)。

a.前者是平均指标,后者是强度相对指标 b.都是平均指标

c.前者是强度相对指标,后者是平均指标 d.都是强度相对指标

32.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中,欲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为原来的1/2,则样本容量需( c)。

a.扩大为原来的2倍 b.减少为原来的2倍 c.扩大为原来的4倍 d.减少为原来的4倍

33.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商品10%,则物价上涨( b)。

a.10% b.11% c.20% d.90% 3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 )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确定组距 c.正确确定组数 d.正确确定组中值

35.某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成绩为(c)人数中

a.70分以下b.70-80分 c.80-90分 d.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36.下面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c )

a.工人出勤率b.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c.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d.产品合格率

37.如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而平均数不等,则(b) a.平均数小者代表性大 b.平均数大者代表性大 c.两平均数代表性相等 d.以上均不对

38.在抽样调查中不可避免的误差是(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