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U、通过工作在网络层的第三层交换机实现第三层分组转发的过程。 V、从已知的物理地址找出对应IP地址的映射时所采用的协议。 W、从已知的IP地址找出对应物理地址的映射时所采用的协议。

X、一种路由选择算法,要求每个路由器在自己的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将该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传送给网络中的所有其他路由器。

Y、一种传输技术,其中源结点可以发送一个分组的副本到选定的一组目的结点。 Z、一个32比特的二进制地址,用软件实现、并在全局惟一地定义接入网络的一个主 机或路由器。

AA、一个组织所属的几个C类网络合并成的一个更大的地址范围的逻辑网络。 AB、一个特定物理网络所能处理的最大数据单元长度。 AC、主干区域内与其他自治系统交换路由信息的路由器。

AD、一种路由选择算法,要求每个路由器维持一张路由表,该路由表给出了到达每个目的地已知的最佳距离以及输出路线。

1、________服务质量(QoS) 2、________最大报文段长度(MSS) 3、________报文段 4、________用户数据报 5、________TCP 6、________UDP 7、________发送窗口 8、________通知窗口 9、________拥塞窗口 10、________吞吐率 11、________重传计时器 12、________坚持计时器 13、________保持计时器 14、________时间等待计时器 15、________连接建立时延 16、________传输时延 17、________残余误码率 18、________慢启动 19、________3次握手

A、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B、TCP的一种计时器,用于防止发送端与接收端由于零窗口大小而导致的死锁状态。

C、TCP协议用于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的一个参数,由接收端根据其接收能力而确定的一个值,反映了接收端的容量。

D、从源主机传输用户发送报文开始到目的主机传输用户接收到报文为止经历的时间。

E、网络中的一个概念,通常是通过一些特定的参数来描述的,例如连接建立延迟、连接建立失败的概率、吞吐率、传输延迟、残余误码率等。

F、每秒所传输的用户数据的字节数,是在某个时间间隔内测量得到的数据。

G、连接建立或终止的事件序列,由请求、请求的确认以及确认的证实3个依次发生的事件组成。

H、TCP协议传递给网络层IP协议的数据单元。 I、TCP的一种计时器,用于传输连接的释放过程。 J、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K、TCP的一种计时器,防止一个TCP传输连接处于长期空闲状态。

L、TCP报文段头部的一个选项,定义接收端所能接收的TCP报文段中的最长数据块,这个值在连接建立时由连接双方协商确定。

M、TCP的一种计时器,用于防止报文段丢失或被丢弃。

N、TCP协议用于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的一个参数,由发送端根据网络拥塞情况确定的一个值,反映了网络当前的容量。

第 41 页 共 45 页

O、一种拥塞控制方法,使拥塞窗口大小在开始时按指数规律增长。 P、TCP协议传递给网络层IP协议的数据单元。

Q、用于测量丢失或乱序的报文数占整个发送的报文数的百分比。 R、传输服务用户要求建立连接到收到连接确认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S、TCP协议用于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的一个参数,是发送端发送数据时真正使用的窗口,其值为通知窗口与拥塞窗口中的较小者。

1、________域名解析器 2、________域名服务器 3、________递归解析 4、________反复解析 5、________ IMAP 6、________ POP3 7、________ SNMP 8、________ SMTP 9、________ HTTP 10、________ HTML 11、________ URL 12、________ DNS 13、________ TELNET 14、________ FTP 15、________ E-mail 16、________ WWW浏览器 17、________ WWW服务器 18、________数据传输连接 19、________控制连接 20、________ Web页 21、________客户/服务器模式

A、邮局协议,是一种简单、通用的邮件读取协议,用于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从邮件服务器中读取邮件。

B、超文本标记语言,WWW服务中用于控制Web页的页面格式、内容规范以及语法。 C、FTP协议建立的用于传输各种FTP命令的一条TCP连接。

D、TCP/IP协议族中的一个应用层协议,用于监视、管理网络中的各种设备。 E、信息资源在WWW服务器中存储的形式。 F、客户端完成域名解析功能的软件。

G、域名解析的一种方法,其中每次只请求一个域名服务器,如果不能完成解析,就再请求别的域名服务器。

H、用来浏览Internet上的Web页的客户端软件。 I、用于实现域名到IP地址映射的网络服务。

J、为Internet的主机提供域名解析服务的服务器。 K、一种两个应用程序的交互模型,即在一端的一个应用程序(客户)向另一端的一个应用程序(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处理后向客户发送回服务结果。

L、超文本传送协议,定义了WWW服务器与WWW浏览器之间的通信规则。 M、利用Internet发送与接收邮件的Internet基本服务功能。 N、FTP协议建立的用于传输文件的一条TCP连接。 O、利用Internet实现互联网中远程登录功能的服务。

P、TCP/IP协议族中的一个应用层协议,用于实现互联网中的电子邮件传送。 Q、存储各种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WWW服务的服务器。 R、利用Internet实现互联网中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

S、域名解析的一种方法,要求域名服务器一次性完成域名解析任务。

T、Internet报文存取协议,用于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从邮件服务器中读取邮件,允许用户将电子邮件存放在邮件服务器上。

U、Intemet上对资源的标准编址机制,由协议类型、主机名和路径及文件名3部分组成。

第 42 页 共 45 页

1、________替换密码 2、________移位密码 3、________分组密码 4、________流密码 5、________防火墙 6、________应用级网关 7、________包过滤路由器 8、________被动攻击 9、________主动攻击 10、________服务攻击 11、________非服务攻击 12、________截获 13、________中断 14、________篡改 15、________伪造 16、________认证 17、________保密性 18、________完整性 19、________不可抵赖性 20、________密码学 21、________密码编码学 22、________密码分析学 23、________对称密码体制 24、________非对称密码体制 25、________ DES 26、________ RSA 27、________数字签名 28、________数字信封 29、________多宿主主机 30、________堡垒主机 31、________入侵检测系统 32、________异常检测 33、________误用检测 34、________管理信息库(MIB) A、用于保护内部网络不受外部攻击者攻击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B、攻击者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的攻击方式。

C、一种过程,可以鉴别通信中一方或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以防止出现假冒、伪装等现象,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D、一种对称加密算法,其中明文被看成是连续的比特流,每次一个比特(或一个字符)地进行加密。

E、一种简单的加密方案,其中一个字符简单地用另外一个字符或符号替换。

F、攻击者破坏了信息源结点与目的结点的通信,使目的结点不能收到源结点发出的信息。 G、一种网络安全服务,主要用于保障所传输的数据在数据传送过程中不被攻击者非法篡改。 H、研究秘密书写的原理和破译密码的方法的一门学科,包括密码编码学与密码分析学两个分支。

I、一种简单的加密方案,其中明文中的实际字符被保留下来,但字符被重新排列。

J、一种认证机制,可以在消息上附加起到签名作用的代码,保证了消息的完整性和发送者的身份。

K、SNMP使用的数据库,维护管理一个网络所必需的信息。

L、攻击者不仅获取了对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信息的访问,而且还修改了信息的内容,并将修改后的信息传送给目的结点。

M、防火墙的一个组成部件,主要在应用层针对网络特定服务完成数据包的分类检查与过滤工作。

N、攻击者通过某种手段非法获取了对信息源结点与目的结点所传输的信息的访问。 O、一种目前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使用64比特长度的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 P、一种对称加密算法,其中明文被分成组(每组含多个字符),每次一组地进行加密。

Q、密码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到设计加密与解密算法,其主要目的是寻求保证消息保密性和真实性的方法。

R、防火墙的一个组成部件,主要在网络层与传输层完成数据包的过滤工作。

第 43 页 共 45 页

S、一种被普遍采用、基于大数因子难解性的非对称加密算法。

T、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攻击者进行信息的截获、窃取、破译的攻击方式。 U、一种网络安全服务,使被传输的数据免受被动攻击。

V、一种入侵检测技术,指的是如果当前网络状态不符合正常的活动状态,则认为有攻击发生。 W、位于防火墙关键部位、运行应用级网关软件的计算机系统。 X、一个具有多个网络接口卡的主机。

Y、攻击者冒充信息源结点,将伪造的信息发送给目的结点。

Z、一种网络安全服务,用于防止发送方或接收方抵赖所传输的信息,即在一次通信完成之后,消息发送方不能抵赖所发送的消息,消息接收方也不能抵赖所接收到的消息。

AA、网络中的一种攻击类型,对网络中提供某种服务的服务器发起攻击,造成该网络的“拒绝服务”,使网络不能正常工作。

AB、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识别的系统。

AC、密码体制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加密与解密都使用不同的密钥,其中一个是公钥,而另一个是私钥。

AD、密码体制的一种形式,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与解密。

AE、一种网络安全技术,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发送的数据,然后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对称加密使用的密钥,保证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AF、密码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到研究如何破译密码与如何伪造密码。

AG、一种入侵检测技术,指的是根据入侵者在入侵时的某些行为特征建立一种行为模型,如果用户的行为或行为过程与入侵行为模型一致,则认为有攻击发生。

AH、网络中的一种攻击类型,不针对某种具体应用服务进行攻击,而是针对网络层等低层协议进行攻击。

四、简答题

课本后的所有简答题。

五、计算题

课本后的所有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部分英文缩写词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高级研究计划署)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递方式 B-ISDN(Broadband-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BOOTP(BOOT strap Protocol)引导程序协议 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认证中心

CCITT(Consultative Committee,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

CNNIC(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Of China)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4 页 共 45 页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检验

CSMA/CD(Cart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EIA(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移频键控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送协议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置标语言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送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

LLC(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

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库 N-ISDN(Narrowband-IS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网卡

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码调制 POP(Post Office Protocol)邮局协议 PSK(Phase Shift Keying)移相键控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逆地址解析协议 SMTP(Simple Mal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TDM(Statistic TDM)统计时分复用 STP(Shielded Twisted Pair)屏蔽双绞线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TDM(Tun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

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文件传送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 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无屏蔽双绞线 VLAN(Virtual LAN)虚拟局域网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 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 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

第 45 页 共 4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