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习题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习题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

5、采用向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发行债券的方法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扩大货币总量,引发通货膨胀。 ( ) 6、普遍、持续的物价下降意味着单位货币购买力的不断上升,对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投资成本降低,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 ) 7、价格上涨就意味着通货膨胀。 (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通货膨胀?简述通货膨胀的类型。 2、什么是通货紧缩?简述通货紧缩的类型。 3、简述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观点。

4、比较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的优缺点。 5、为什么说,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

五、论述题:

1、为什么促进论者会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其效果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

2、试分析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对策。 3、分析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

4、试分析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并论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方法。 5、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第九章 货币政策 一、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工具 3、贴现政策 4、公开市场操作

5、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6、货币政策时滞

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8、道义劝告

9、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10、优惠利率

二、单项选择题 1、( )一般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 .国际收支平衡 D. 稳定物价 2、货币政策时滞即( )。

A .内部时滞 B.外部时滞 C. 货币政策制定过程 D. 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等时间过程 3、中央银行握有证券并进行买卖的目的不是( )。

A.盈利 B.投放基础货币 C.回笼基础货币 D.对货币供求进行调节 4、下列( )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物价稳定 D.国际收支顺差

17

5、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是很困难的,但其中( )经常是一致的。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6、菲利普斯曲线反映( )之间此消彼涨的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 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 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7、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 A.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B.以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

C.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8、目前,西方各国运用的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窗口指导

9、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 B.提高再贴现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10、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 )。 A.可贷资金量减少 B.可贷资金量增加 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 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11、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 A.提高贷款利率 B.降低贷款利率

C.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 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1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 A.放松 B.收紧 C.不变 D.不一定

三、判断题

1、利率是理想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 ) 2、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经常运用的政策工具。 ( ) 3、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货币政策所有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各国一般都选择一到两个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 ) 4、金融创新提高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 ( ) 5、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与商业企业之间办理的票据贴现业务。 ( ) 6、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存在比较稳定的此增彼减的关系。( ) 7、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 ) 8、公开市场业务是发达国家最常用的.也是最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 (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2、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3、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些?

18

4、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含义。

5、试比较利率与货币供应量,谁更适合做中介目标。 6、试比较中央银行三大法宝各自的优缺点。

五、论述题

1、试评价公开市场业务这个货币政策工具。

2、试述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歧。 3、试阐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并分析其政策效果。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