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育才中学八年级(上)第7周周练数学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成都七中育才中学八年级(上)第7周周练数学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学习要求:会判断无理数,了解它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如分数π2是无理数,因为π是无理数. 无理数常见的三种类型 (1)开不尽的方根,如

等.

(2)特定结构的无限不循环小数,

如0.303 003 000 300 003…(两个3之间依次多一个0). (3)含有π的绝大部分数,如2π.

注意: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无理数,不能只看形式,要看化简结果.如是有理数,而不是无理数.

6.实数

(1)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2)实数的分类:

实数{有理数{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无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 或 实数{正实数0负实数.

7.实数大小比较 实数大小比较

(1)任意两个实数都可以比较大小.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利用数轴也可以比较任意两个实数的大小,即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在原点左侧,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完全平方公式

(1)完全平方公式:(a±b)=a±2ab+b.

可巧记为:“首平方,末平方,首末两倍中间放”.

(2)完全平方公式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左边是两个数的和的平方;②右边是一个三项式,其中首末两项分别是两项的平方,都为正,中间一项是两项积的2倍;其符号与左边的运算符号相同.

(3)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注意:①公式中的a,b可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②对形如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的计算,都可以用这个公式;③对于三项的可以把其中的两项看做一项后,也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

9.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等于零.

(3)分式的值为正数的条件是分子、分母同号. (4)分式的值为负数的条件是分子、分母异号.

10.零指数幂

0

零指数幂:a=1(a≠0)

mmmmm﹣m00由a÷a=1,a÷a=a=a可推出a=1(a≠0)

0

注意:0≠1.

第5页(共9页)

2

2

2

11.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判断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1)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3)二次根式具有非负性.a(a≥0)是一个非负数. 学习要求:

能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来确定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并能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解决相关问题. 【规律方法】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1.如果一个式子中含有多个二次根式,那么它们有意义的条件是:各个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必须是非负数.

2.如果所给式子中含有分母,则除了保证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外,还必须保证分母不为零.

12.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2

(1)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①a≥0; a≥0(双重非负性).②(a)=a (a≥0)(任何一个非负数都可以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③a2=a(a≥0)(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2)二次根式的化简:①利用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②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化简.ab=a?b ab=ab

(3)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①把被开方数分解因式;②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被开方数中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都开出来;③化简后的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中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

【规律方法】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的常见题型及方法 1.常见题型:与分式的化简求值相结合. 2.解题方法:

(1)化简分式:按照分式的运算法则,将所给的分式进行化简. (2)代入求值:将含有二次根式的值代入,求出结果. (3)检验结果:所得结果为最简二次根式或整式.

13.同类二次根式 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

一般地,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就把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

只合并根式外的因式,即系数相加减,被开方数和根指数不变. 【知识拓展】同类二次根式

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同类二次根式类似于整式中的同类项.

(2)几个同类二次根式在没有化简之前,被开方数完全可以互不相同.

(3)判断两个二次根式是否是同类二次根式,首先要把它们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再看被开方数是否相同.

14.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第6页(共9页)

(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是二次根式乘法、除法及加减法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学习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致,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②在运算中每个根式可以看做是一个“单项式“,多个不同类的二次根式的和可以看作“多项式“.

(2)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3)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15.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一定要先化简再代入求值. 二次根式运算的最后,注意结果要化到最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要与加减运算区分,避免互相干扰.

16.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1)定义: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2)在二元一次方程中,任意给出一个未知数的值,总能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一个唯一确定的值,所以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解.

(3)在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时,往往采用“给一个,求一个”的方法,即先给出其中一个未知数(一般是系数绝对值较大的)的值,再依次求出另一个的对应值.

17.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定义: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一般情况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唯一的.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础与出发点,当遇到有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问题时,要回到定义中去,通常采用代入法,即将解代入原方程组,这种方法主要用在求方程中的字母系数.

1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组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②将变形后的关系式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或y)的值.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关系式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⑤把求得的x、y的值用“{”联立起来,就是方程组的解.

(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相等又不互为相反数,就用适当的数去乘方程的两边,使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②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减或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④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的任意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⑤把所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写在一起,就得到原方程组的解,用{x=ax=b的形式表示.

19.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第7页(共9页)

(1)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方程组含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 (2)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①首先利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把方程组中一个方程与另两个方程分别组成两组,消去两组中的同一个未知数,得到关于另外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②然后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这两个未知数的值.③再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得到一个关于第三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⑤最后将求得的三个未知数的值用“{”合写在一起即可.

20.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若a>b,那么a±m>b±m;

②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若a>b,且m>0,那么am>bm或am>bm;

③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若a>b,且m<0,那么am<bm或am<bm;

(2)不等式的变形:①两边都加、减同一个数,具体体现为“移项”,此时不等号方向不变,但移项要变号;②两边都乘、除同一个数,要注意只有乘、除负数时,不等号方向才改变. 【规律方法】

1.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一定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当不等式的两边要乘以(或除以)含有字母的数时,一定要对字母是否大于0进行分类讨论.

2.不等式的传递性:若a>b,b>c,则a>c.

21.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两定”: 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定边界点时要注意,点是实心还是空心,若边界点含于解集为实心点,不含于解集即为空心点; 二是定方向,定方向的原则是:“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规律方法】不等式解集的验证方法

某不等式求得的解集为x>a,其验证方法可以先将a代入原不等式,则两边相等,其次在x>a的范围内取一个数代入原不等式,则原不等式成立.

2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基本操作方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基本相同,都有如下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化系数为1.

以上步骤中,只有①去分母和⑤化系数为1可能用到性质3,即可能变不等号方向,其他都不会改变不等号方向.

注意:符号“≥”和“≤”分别比“>”和“<”各多了一层相等的含义,它们是不等号与等号合写形式.

第8页(共9页)

2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

(2)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

2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定义: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2)性质:①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 ②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③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叫外心,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25.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等边三角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几何图形,它的角的特殊性给有关角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它的边角性质为证明线段、角相等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是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同样具备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时要善于挖掘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广泛应用.

(2)等边三角形的特性如:三边相等、有三条对称轴、一边上的高可以把等边三角形分成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连接三边中点可以把等边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等边三角形等. (3)等边三角形判定最复杂,在应用时要抓住已知条件的特点,选取恰当的判定方法,一般地,若从一般三角形出发可以通过三条边相等判定、通过三个角相等判定;若从等腰三角形出发,则想法获取一个60°的角判定.

26.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

222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b=c. (2)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

222

(3)勾股定理公式a+b=c 的变形有:a=c2﹣b2,b=c2﹣a2及c=a2+b2.

2222

(4)由于a+b=c>a,所以c>a,同理c>b,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该直角三角形中的每一条直角边.

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