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讲义:第四单元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含答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讲义:第四单元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含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7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 1 -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在《儒林外史》中与“匡超人”相关的情节有:

匡超人出身贫寒,在流落他乡时,一心惦记着生病的父亲,“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侍奉,禽兽也不如”。但是,他逐步发生了变化。先是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后又受到衙吏潘三的教唆,做起流氓恶棍的营生。社会给他这样三条路,他巧妙地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停妻再娶,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当他侍奉久病的父亲,敬事兄嫂,亲睦乡里,表现出人性的纯良时,他只能是个卖豆腐的小百姓;而当他变质之后,他却拥有了荣耀和幸福,“高兴长安道”,洋洋得意了。小说通过匡超人的人生蜕变,对当时的社会以及士林阶层给予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

课文节选的部分为匡超人二到杭州,灵魂发生急剧蜕变之后的故事。

(对应学生用书P35)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可憎(zēng) .3.诰命(gào) .5.妆奁(lián) .7.装殓(liàn) .(二)多音字

?遣?chāi??差.

1.差?

?参差?cī??.

2.踌躇(chóu) .4.盘桓(huán) .6.衣衾(qīn) .8.戛然而止(jiá) .

??jiàn??国子监.

2.监?

?监牢?jiān??.

?贴?zhān??粘.?3.粘

?粘液?nián??.

拗不过?niù???.

口?ào?4.拗?拗.?断?ǎo??拗.

?知?chuǎi??揣.

5.揣?

?挣揣?chuài??.

?冕?guān??冠.

6.冠?

?沐猴而冠?guàn??.

二、写准字形

??yì?肄?业

1.? ?酒sì?肆??

??竖旗gān?杆?

2.? ?立gān?竿?见影?

- 2 -

??招zhuì?赘?3.? ?桀ào?骜?不驯?

?伏shì?侍??5.? ??对dài?待???jiǎo?侥?幸7.? ?ráo?饶?恕?

??九xiāo?霄?云外

4.? ?元xiāo?宵?节?

?diàn?玷?辱?6.? ??zhān?沾?染??直duō?裰?8.? ?点zhuì?缀??

三、用对词语 1.抚养 扶养

例句 辨析

2.标致 标志

例句 一位长相标致的女子,正站在交通标志牌前焦急地等待着她走失的驴友。 “标致”和“标志”读音相同,但二者意义不同。“标致”指女子相貌、姿态美丽;“标志”是表明特征的记号,表示某种特征。 辨析 父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子女也有扶养父母的义务。 “抚养”是关心爱护并教育培养的意思,只用于长辈对晚辈;“扶养”是养育或者扶助供养的意思,可用于平辈之间或晚辈对长辈。

四、积累成语

1.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2.光天化日:文中比喻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3.面如土色:形容极度恐惧,面容失去血色。

4.大吹大擂:本义为用力吹喇叭或击鼓。现多比喻大肆宣扬,过分地夸张或吹嘘。

5.沈鱼落雁:即“沉鱼落雁”。鱼见了人沉入水底,雁见了从天上落下,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6.闭月羞花:使月亮躲藏,使花朵害羞,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也作“羞花闭月”。 7.珠围翠绕:文中形容华丽的陈设装饰。有时也形容女子服饰华丽或形容美女侍从众多。 8.宴尔新婚:形容新婚欢乐的情景。也作“新婚燕尔”。

(对应学生用书P36)

- 3 -

古典讽刺小说的杰出代表——吴敬梓

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幼即颖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

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作品: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评价: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参透时世,揭露丑态

吴敬梓的一生,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很容易察觉到。

他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呈现了某种程度的繁荣,但这也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大厦将倾的事实。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不愿参加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儒林外史》全书的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串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选文中的匡超人在马二先生的训导下,逐渐热衷功名,并且到京城攀高结贵,停妻再娶。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活动,揭示了八股文、科举制度是怎样使一些朴实的年轻人逐渐堕落为追求名利的庸人,甚至变成了忘恩负义的无赖的,斗争矛头直指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异,善记诵。不数年,旧产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