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技术创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谷法。随着手腕有节奏的抖动,就能把糠秕与重的籽粒分开,糠秕逐渐被簸到簸箕的前部边缘,而籽粒留在簸箕的后部。但这些扬谷方法要么需要等到有大风时才能采用,要么耗费人力,而且速度缓慢。

公元前一世纪,我国出现了扬去谷物中的秕糠所用的风车(即扇车),而欧洲约一千四百年后才有了类似的风车。

扇车又称风柜、扇车、飏车、扬车、扬扇、扬谷器等,它由车架、外壳、喂料斗及调节门等构成。工作时手摇风扇,开启调节门,让谷物缓缓落下,谷壳及轻杂物被风力吹出机外。

扇车内装有扇叶,转动轮轴就可产生强气流。在装有轮轴、扇叶板和曲柄摇手的右边,是一个特制的圆形风腔,曲柄摇手周围的圆形空洞,就是进风口,左边有长方形风道,来自漏斗的稻谷通过斗阀穿过风道,饱满结实的谷粒落入出粮口,糠麸、杂物则沿风道随风一起飘出风口。

有兴趣的观众可以亲自动手来体验一下,了解扇车的工作原理。

18、养蚕丝织流程场景模型

中国是最早养蚕缫丝和发明丝织的国家,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蚕、桑、丝、帛等文字记载,表明当时的蚕桑丝织业发展已经很普遍。中国的先民们利用自然界生长的桑树资源养蚕,利用蚕丝织绸,但数量甚少。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日益增长的衣着需要,人们便设法通过人工栽培桑树来扩大养蚕的规模,以提供更多的衣着原料。历代古人们开始逐步注重桑叶的质量,改良桑树品种以适宜蚕的生长发育。古人们还选择优良的蚕种以提高蚕的质量。古代从蚕到丝绸的工艺流程包括结茧→蒸茧→缫丝→络丝→染色→并丝|捻丝→整丝→穿经,最后织造成丝绸。

桑蚕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一生须经过卵、幼虫、蛹、蛾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在正常的饲育情况下,幼虫期从孵化吃桑叶到吐丝作茧,需要20到28天;吐丝结茧约需3天;再经1至2天化蛹;蛹期经过10到15天就化成蛾,蛾才是成虫。这样,大约需要40至60天时间桑蚕便可完成一个世代,在不断的变态中代代相传。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

11

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缫丝器具。

使用斜织机织造丝绸时,织工们脚踏一长一短的两块踏板(杆)分别带动综线。当脚踏动提综踏板的时候,被踏板牵动的绳索牵拉“马头”(也就是提综摆杆,前大后小,开似马头),前仰后仰,就使得综线上下交替,把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强织口。实行手脚并用,用双脚代替了手得综的繁重动作,这们就能使左右手更迅速有效地用在引纬和打纬的工作上。

19、纺织机械

现在各位观众看到的就是我国古代纺织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织机的模型。

人类最初是怎样织布的呢?原始的织布方法,古时称作“手经指挂”,一般是腰束一带,席地而织,用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持打纬木刀在打紧纬线,这种织机可以称做踞织机或腰机。它是现代织布机的始祖。

后来又出现了双轴竖机和重锤式织机。双轴竖机原理与双轴地机相同,只是经线的方向垂直于地面,因此称为双轴竖机。此类织机发现于埃及古墓壁画上。重锤式织机机身倾斜,经线下端挂有重锤,从机顶的经轴悬垂下来,故称重锤式织机。早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时期已见于毛毯织造。

这件是卧机,用一片踏板来控制一片综的升降开口是卧机的最大特点,同时,这一织机已用机架来固定经轴,但织轴仍然系在织工的腰部,此类卧机在汉代已出现,并在三世纪左右传入东南亚。

这件是平织机,平织机用两块踏板控制两片综,两片综通过机顶的杠杆互动,一片起则另一片下,形成开口。此类织机出现于十三世纪前后。

这件是小花楼织机,机身平直,中间耸起花楼,楼上悬挂储存提花信息的花本,又称束综提花机。机身由两人操作,一人坐于花楼一侧,拉动花本横线,提升响应经线以开口另一人进行打纬织造。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宋以后各代。

后来,织机不断地得到改进。宋末元初,山西万泉(今山西万荣)人木匠出身的薛景石,在《梓人遗制》这部著作中,给我们留下了立机子、华机子、罗机子和布卧机子等织机的具体型制,并且标明了装配尺寸,阐明了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原理。这部我国纺织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著作,是研究织机发展史的珍

12

贵资料。

20、汉代斜织机

各位观众看到的这件展项是汉代斜织机的模型。

斜织机是一种中轴式踏板织机,用于织造平纹织物。因其织机的经面和水平机座呈50-60°的倾角,而被称为“斜织机”。它在汉代已得到普遍推广,十三世纪推广到西方。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展品就是汉代斜织机的模型。它的机座呈长方形,前端设有机座板,后端斜置一个机架,机架的后端安置两根撑柱。机架是一个长方形木框,上端设有一根经轴,下端设有一根卷轴。安装在经轴和卷轴上的轴牙主要是用以控制送经量和卷绸量的平衡,以保证织造时有一定的经丝张力。在机架中间的两侧各装有一根提综杆,活套于一根中轴上。两根脚踏杆长短不一,长的一根联结一提综杠杆,用来控制综片的提升,短的一根与综片的下端相联结。操作时,随着两根脚踏杆的一上一下的运动,经丝便形成两个交换梭口,梭用于投纬,筘用以打纬和控制经丝密度和丝织物的幅宽。

观众朋友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动手,穿梭打纬,体验织布的过程。

21、提花机

提花机可谓是中国古代织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提花的工艺方法源于原始腰机挑花,汉代时这种工艺方法已经用于斜织机和水平织机。通常采用一蹑(脚踏板)控制一综(吊起经线的装置)来织制花纹,为了织出花纹,就要增加综框的数目,两片综框只能织出平纹组织,3—4片综框能织出斜纹组织,5片以上的综框才能织出缎纹组织。因此,要织复杂的、花形循环较大的花,必须把经纱分成更多的组,多综多蹑的花机逐步形成。采用束综提花的方法,即方便了操作又提高了效率。

现在各位观众看到的是大花楼提花机的模型,织造时上下两人配合,坐在三尺高花楼上的为挽花工,他口中唱着按花程序编成的口诀,同时用手提拉花束综,坐在下面的织工则协同动作,一来一往引梭打纬,织出飞禽走兽、人物花卉等复杂的花纹。提花技术中最难掌握的是把预想的图案重现在织物上的花本技术。花

13

本就是指按照设计好的图案,使成千上万根经线有规律地交互上下提综,几十种纬线有次序地横穿排列,作成一整套花纹记忆装置。花本结好,就可以上机织造。挽花工和织工互相配合,根据花本的变化,一根线一根线地向前织,就可以织出瑰丽的花纹来。

汉代的花楼式束综提花机,经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改进,到了宋代更臻完善,并经丝绸之路传入西方。1801年,法国人贾卡(Jacquard)在中国束综提花机的基础上发明了新一代提花机,用穿孔纹版代替花版,从而使丝织提花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并逐步走向电脑自动化。

我们这台提花机上织造的图案名称为绿地联珠狩猎团窠纹锦,是唐代织锦,原件藏于日本正仓院。织物结构为唐代典型的斜纹二重纬组织,绿色为地,黄色显花,用大花楼束综提花机制织而成。图案主体为独窠联珠纹,外圈由连枝唐草纹构成,团窠内四位狩猎将士骑奔马拔躬射箭,作上下左右对称布局,还有对鹿、对羊和菩缇树,象征生命的坚强与可贵。四周角花为一头雄健的狮子作回头状,周身唐草缠绕,枝头有一只吉祥鸟与之呼应,一派生机勃勃,表达了祈福吉祥平安的意愿。

22、编织组织结构体验

丝织工艺技术的发展,集中表现在丝织品纹样的演变,由平纹组织发展到斜纹组织,由平素织物发展到小花纹织物,进一步发展到大提花织物,各个时期的工艺技术水平,从纱、绫、罗、绮、锦等几种代表织品中表现出来。平纹、斜纹、缎纹是织物组织中最基本的三种组织结构。

这件展品是平纹组织结构,织造时经纱和纬纱以一上一下的规律交织,也就是经纬纱每隔一根纱就交错一次。平纹织物的特点是交织点多,质地坚牢、挺刮、表面平整,正反面外观效果相同,但弹性较小,光泽一般,平纹织物密度不可能太高,较为轻薄,耐磨性和透气性较好。

这件是斜纹组织结构,它的特点是指经线和纬线的交织点是以持续对角线的形式排列,呈斜向纹路,并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的经纬线根数不少于三根的组织。斜纹较平纹织物手感柔软,弹性好,有正反面之分。但由于斜纹织物浮长线较长,在经纬纱粗细、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耐磨性、坚牢度不如平纹织物。布面有明显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