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求出答案后,还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并写出“答”。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页“练一练”。

提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等量关系?你是根据那句话找到的? 学生回答,并补充数量关系,如果有不同的数量关系可以另外补充。 让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并口答检验过程。 展示个别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怎样解。 学生独立解方程。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2题。

先同桌之间说说图意,然后列出方程解答。

汇报时让学生说说列方程的依据,并口头检验方程的结果是否正确。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w W w . x K b 1.c o M

第一单元 课题: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能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解题的基本步骤。

2.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素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期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地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西安大雁塔和小雁塔图。

谈话:西安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著名的景点,这就是著名的大雁塔和小

雁塔。它们气势雄伟,是西安的标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和它们有关的数学问题。(出示教材第9页例8)(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8。

(1)提问:认真阅读题目,想一想,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汇报。

提问:你能从中找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吗?你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式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让学生独立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未知的?学生同桌交流后汇报。

(2)学生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集体交流。

板书:解:设小雁塔高x米。 2x-22=64

提问:你会解这样的方程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首先要应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2,使方程变形为“2x=”的形式,再用之前学过的方法继续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x-22+22=64+22 2x=86 x=43 答:小雁塔高43米。

提问:你打算怎样对结果进行检验? 学生独立检验,指名汇报检验方法。 2.完成教材第10页“练一练”。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香港青马大桥的长度×16+0.8=杭州湾跨

海大桥的长度),怎样列出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方程的步骤和依据,以及检验的过程。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7、8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突出要根据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列方程。 四、课堂总结

你想知道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解方程吗?请阅读教材第10页“你知道吗”,并和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师生共同小结:学会了列方程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五、课堂作业

第一单元 课题:练习二

教学目标:

1.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c、ax÷b=c的方程,提高解方程的熟练程度。 2.在探索并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提高列形如ax±b=c、ax÷b=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解形如ax÷b=c的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之前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谁来说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完成“练习二”的部分题目。(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解方程20x÷2=360时,第一步需要做什么,依据了等式的什么性质。

2.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0题。 (1)谁来说说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S=ah÷2

联系这个公式,你能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指名口答。

根据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板书:1.3x÷2=0.39

(2)让学生观察第二幅图,独立思考并列出方程,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后全班交流。板书:3x+18=19.8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1题。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2.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2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3.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3题。 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在本题中出现了两个问题,那么我们在写设句时要注意什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小亮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

指名板演,结合学生的板演情况进行讲评,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4.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4题。

提问:你能看懂这张发票上所提供的信息吗?数量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呢? 同桌互相检查,再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