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概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马概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63 .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变化的

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6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65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66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 .抛弃 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 .纯粹的否定 D .既克服又保留

67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8 .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69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 )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70 .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9

C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7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7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73、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 ) A、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 B、降低其生产成本

C、扩大了贸易逆差 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74.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

A .思想范畴 B .经济范畴 C .政治范畴 D 文化范畴 75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 .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7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 A .占人口大多数

B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 .具有先进思想

D .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77.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

A .经济条件 B .法律制度 C .传统观念 D .文化水平 78.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A .纯粹偶然的 B .纯粹必然的 C .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 .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79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0 .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 .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10

B .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C .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81 .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

A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 .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 .矛盾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82. “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具有历史必然性 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83.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人认识论是( ) A .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 B .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C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 D .康德哲学的功绩 8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

A .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85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86.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87 . 1633 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身监禁。 1979 年 11 月 10 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 340 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

A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11

D .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88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在于( )

A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社会规律是主观的,没有普遍性 B .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社会规律没有重复性 C .自然规律无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 .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气

89.社会形态是(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0.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

A .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购买它的消费者而言的 c .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91.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92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 .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 .人民当家作主

93.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A .文学、艺术和宗教 B .道德、伦理、

C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 .哲学、历史

94.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 A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 .国家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 .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 .银行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9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 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96. “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