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仿真考答案详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5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仿真考答案详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⑩因此, 11.通读全文,结合语境,在文末写一句恰当的话。(不超过25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①—③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赏析画线句。(5分)

⑴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析第⑧段作者引用但丁《神曲》中诗句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写了作者在俄罗斯教堂游览的所见所思,请尝试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凡物之然也,必有故。而不知其故,虽当,与不知同,其卒必困。先王、名士、达师之所以过俗者,以其知也。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稼生于野而藏于仓,稼非有欲也,人皆以之也。故子路揜雉而复释之。 .

子列子常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关尹子曰:“知子之所以中乎?”答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请。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

齐攻鲁,求岑鼎,鲁君载他鼎以往。齐侯弗信而反之,为非,使人告鲁侯曰:“柳下季

以为是,请因受之。”鲁君请于柳下季,柳下季答曰:“君之赂,以欲岑鼎也?以免国也?臣亦有国于此,破臣之国以免君之国,此臣之所难也。”于是鲁君乃以真岑鼎往也。且柳下季可谓此能说矣,非独存己之国也,又能存鲁君之国。 齐湣王亡居于卫,昼日步足,谓公玉丹曰:“我已亡矣,而不知其故。吾所以亡者,果.何故哉?我当已。”公玉丹答曰:“臣以王为已知之矣,王故尚未之知邪?王之所以亡也者,.以贤也。天下之王皆不肖,而恶王之贤也,因相与合兵而攻王,此王之所以亡也。”湣王慨..焉太息曰:“贤固若是其苦邪?”此亦不知其所以也,此公玉丹之所以过也。

越王授有子四人。越王之弟曰豫,欲尽杀之,而为之后。恶其三人而杀之矣,国人不说,大非上。又恶其一人而欲杀之,越王未之听。其子恐必死,因国人之欲逐豫,围王宫。越王.太息曰:“余不听豫之言,以罹此难也。”亦不知所以亡也。 .

(选自《吕氏春秋〃审己》)

【注解】①柳下季:春秋时鲁国大夫展禽,字季,因食邑柳下,故称柳下季。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子路揜雉而复释之 揜:罩住,捉住 .B.我当已 已:离开 .C.湣王慨焉太息曰 慨:感慨 .D.以罹此难也 罹:遭受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请之于关尹子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B.以贤也 几以捕系死 ..

C.而不知其故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D.因国人之欲逐豫 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先王、名士、达师超过普通人,是因为他们了解事物变化的原因。像水的发源、流向,庄稼生长、收藏这样的事,也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B.鲁君向柳下季求助,柳下季告诉鲁君,如果救助了鲁国,他自己的国家就会受到齐国攻击,所以自己很难办到,于是鲁君就把真的岑鼎送去了齐国。

C.越王授受到自己儿子攻击后,后悔自己没有听从弟弟豫的意见把四个儿子都杀掉,从而避开危难,实际上是他并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何处。

D.本文举例丰富,运用巧妙,有简例和详例,有正例和反例,并将例子与议论结合,阐明了“知故”“审己”的核心思想。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 也亦皆有以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而不知其故,虽当,与不知同,其卒必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下季以为是,请因受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洞仙歌

【南宋】汪元量

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

西园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堕红雨。念旧巢燕子,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 繁华流水去,舞歇歌沉,忍见遗钿种香土。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

沙门为主。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梵王宫宇。

注:①毗陵:今江苏常州。 ②橘树:生于南国,不能移植,根深蒂固,意志坚定。 ③桑枝:古代家宅旁常栽之树。 ④沙门:僧人。 ⑤梵王宫宇:原指大梵天王之宫殿,这里指佛寺。

21.请分析上阕“红雨”这一意象的内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分析下阕所表达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①(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②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

①子莫:人名。

23.从语段①看,杨朱主张“ ”,墨翟主张“ ”。(2分) 24.结合语段②,分析孟子反对与提倡的观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2)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3)__________,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4)左丘失明,__________;__________,《兵法》修列。(《报任安书》) (5)__________,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雨霖铃》)

四、作文(60分)

2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诗人汪国真说:“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可有人说:如果我是鱼,我会迷恋天空;如果我是鸟,我会痴情海洋。 还有人说:如果我是鱼,我要迷恋天空;如果我是鸟,我要痴情海洋。

每一种说法,代表着对人生的不同理解,选择其中一种,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