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②确定了的事实不能算信息,但可以是新闻

③有些信息专业性强,只有经过专家解释后,一般人才能看懂,而新闻则是对新近发生的某一事实的描述,它要求使一般人都能看懂

④从传递媒介上说,新闻的传递主要靠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而信息的传播则无处不在。

第四章 职业传播者与传播伦理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阐述了传播与信息的相关知识,包括大众传播中职业传播者的特点、任务、权利和责任、素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和“守门人”理论 的相关知识。总体来说,这一章的内容属于考试的重点范围,知识点较多。

从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涉及本章中的主要知识点集中在职业传播者的权利、职业伦理和守门人等知识点上。其中考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以及论述的概率都比较大,职业传播者伦理容易结合现实问题考察论述题。

在复习时,建议考生熟记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如采访权、编辑权、消息来源保密权,守门人理论等直接给出概念的名词。其次是宏观记忆如职业传播者的特点,责任权利,道德伦理这类较为宏大的问题,会比较容易以简答题的形式考察。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大众传播中职业传播者的特点 对于讯息由制作上的自主权

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合作

传播活动常常受到来自媒介组织的控制

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职业传播者的任务 搜集信息

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 加工、制作信息

对传播内容和方式加以控制

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职业传播者的权利和责任 权利 采访权

编辑权

第四章 知识产权

消息来源保密权 安全保护权

责任 对公众知情权的满足

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政党利益

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职业传播者的素养 对传播事业的敬业精神

较高的思想素质

渊博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业务能力 对信息的强烈敏感

“守门人”理论 “守门人”理论的产生

“守门人”理论的核心内容

传播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 新闻真实原则的维护

公平与公正报道

媒介活动的社会责任伦理

三、本章考点与解析

(一)大众传播中职业传播者的特点 ★★

1、对于讯息由制作上的自主权 2、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合作

3、传播活动常常受到来自媒介组织的控制 4、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二)职业传播者的任务

1、搜集信息

2、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

3、加工、制作信息

4、对传播内容和方式加以控制 5、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1)受众调查的常见方法:

个别访问:传播人员走出去,直接与受众进行交流,听取他们对传播内容的反映。 开座谈会:传播者定期从社会上邀请部分听众来听取他们的反映和意见 设计问卷:将传播效果涉及的问题以选择或问答的方式制成问卷。

(三)职业传播者的权利和责任

1、权利 (1)采访权

①来源:采访权亦称知闻权,来源于知晓权思想,产生于二战之后,首次由Kent Cooper提出。

②含义:采访权值得是职业传播者作为信息的报道者,可以不受阻挠的搜集、核对信息、情报,并安全有效的传递信息。

③形成:完全由传播者掌握的,传播者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可以采访任何他认为重要的,感兴趣的时间,可以按照新闻采访和报道的一般规律去寻找信息;由传媒机构或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委任传播者,在许可的范围内,为媒介采集其所感兴趣的信息。

(2)编辑权

①含义:编辑权是传播者加工制作信息的权利,具体有:决定和事实编辑方针;行使一切必要的业务权;稿件的发布修改制作形成等。

②与社会制度性质密切关系的表现:

A私营媒体:个人通过合法手续精英各种媒体,媒体的编辑权自己掌握。

B同人式媒体:志趣相同的人组合成一个群体,共同决定编辑方针,商量编辑工作。 C官方式媒体:政府或财团控制的媒体,其总编乃至主要编辑人员都有政府来任命,编辑思想必须保持与政府的步调一致。

D半官方式媒体:在编辑名义上是同人性质,但实际上与政府或财团保持着密切联系,编辑方针受其影响很大。

(3)知识产权:也称为智慧产权、版权、著作权。

(4)消息来源保密权:也称为取材秘密权,即传播者有权对采访的对象,采访过程进行保密。

(5)安全保护权:指保护职业传播者的人身安全,这是传播活动中最直接,最重要的问题。

2、责任

(1)对公众知情权的满足

(2)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政党利益 (3)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四)职业传播者的素养

1、对传播事业的敬业精神 2、较高的思想素质

3、渊博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业务能力 (1)内层大众传播专业知识 (2)中间层最相关知识 (3)外层各学科综合基础知识 4、对信息的强烈敏感

(五)“守门人”理论

1、“守门人”理论的产生

“守门人”一词是心理学家卢因于1958年提出的,后被怀特运用在对传播者的研究上,日后即称怀特的研究及许多模仿怀特的研究为“守门人”研究。

2、“守门人”理论的核心内容 强调守门,把关行为的主观性。

(六)传播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

1、新闻真实原则的维护

(1)公正的报道新闻是指以平衡手法处理新闻,尽量不故意或在无意中扭曲报道的方向。

(2)客观则是指记者在工作时,不让自己的意见影响到新闻事件中的事实部分。 2、公平与公正报道

(1)理想状态的公正公平报道体现了如下特点: ①简明,有趣,不具党派色彩

②讲究平实的风格,采访突出的事件,采用官方的消息来源,避免记者本人意见 ③报道实在的和有限的事实,不追求主观华丽的标题等。 3、媒介活动的社会责任伦理

(1)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首先提出了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媒要履行社会责任,要对社会与公众负责,而当其不履行这一职责时,其他社会机构可以加以干预,必要时,政府也可以借助法规等手段对其进行干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修正。

(2)新闻批评对媒介社会责任的监督主要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闻报道内容取向的量和质 ②媒体的“为”与“不为”

从“为”的方面来说,媒体守门人要坚持新闻职业本位,坚守职业操守,如坚持平衡报道,反对偏袒一方,抢抓新闻时效,及时为公众提供最新信息等。

从“不为”的方面来说,就是把考虑媒介内容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效率对新闻职业本位的操守。

还有一种“不作为”的情形是,媒体无视公众利益,片面强调负面影响,片面理解信息公开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对所发生事件的真实情况加以隐蔽,造成受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而不知不觉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这也是严重对社会不负责。

(3)对受众反应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