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镁铝铁(Na Mg Al Fe)专题总结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钠镁铝铁(Na Mg Al Fe)专题总结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0.05mol〃L-10.1mol〃L-1。 [板书]Ⅱ元素守恒关系 因此在反应过程中某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必定保持两种守恒关系(均[讲]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体现出原子个数相等):(1)原子的质量守恒;(2)原子的物质的量守恒。 [投影]例2、把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10mL4mol〃L -1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 mL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g。 ++-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mL,测得其中c(H)为 0.4mol〃L1。试求原混合物的总质量。 [分析] 解:由Cu元素守恒可得: 1.28g/64g〃mol=0.02mol 元素守恒可得: 2n(FeCl2)+n(HCl余)=n(HCl总)=0.44=0.18mol。 2n(生成H2O)+2n(H2)+n(HCl余)=n(HCl总)=0.44mol,解得反应产物中水的物质的量为n(生成H2O)=0.14mol。 3n(Fe2O3)+n(CuO)=n(生成H2O), 2O3)=0.04mol -1 2n(FeCl2)+0.08mol=0.44mol,则n(FeCl2) 2n(Fe2O3)=n(FeCl2) 0.1mol 56g〃mol×0.1mol+160g〃mol×0.04mol+80g〃mol×0.02mol=13.6-1-1-1 [板书]Ⅲ 电荷守恒 [讲]在电解质溶液里或在离子化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的电荷数必定相

等(电中性原理),即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阳离子的电荷数=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阴离子的电荷数。 [投影]例3、已知2Fe2+Br2=2Fe3+2Br,当向100mL的F++- 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3.36L,充分反应后测得形成的溶液中Cl和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由题供信息可知:Fe2+的还原性强于Br-的还原性;因此,通入Cl2--后Fe2+应该全部被氧化成了Fe3+。据题意知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Fe3+、 Cl-、Br-,且n(Cl-)=n(Br-)=2n(Cl2)=2×3.36L /22.4L〃mol-1=2×0.15mol。据电荷守恒原理,必有: 3n(Fe3+)=n(Cl-)×1+n(Br-)×1 解得:n(Fe3+)=0.2mol 2+ )=n(Fe3+)=0.2mol。故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mol/0.1L=2mol〃L-1 [板书]Ⅳ 电子守恒关系 [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参加反应的原子间的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物质的量必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在解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尤其是涉及多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题)时,运用电子守恒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投影]例4、将14g铁粉溶于1L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NO气体后称量所得溶液,发现比原溶液质量增加8A.0.4mol〃LC.0.8mol〃L-1 -B.0.6mol〃L1 D.1.0mol〃L1 - -1解:按常规解本题需先判断出反应中同时生成了+2、+3价的铁,然后再根据方程式求解。若运用守恒原理则可避开繁琐的讨论和方程式的书写。 +n价,由题意有: - ne-→Fe(NO3)n→nHNO3 (反应中作酸用的) 1 n n 14/56)mol 0.25nmol 0.25nmol 30g〃mol-1=0.2mol。 则有HNO3(反应起氧化剂作用的)+3e- 1 3 NO 1 14g-8g=6g,物质的量为6g/

0.2mol 0.6mol 0.2m 0.25n=0.6;又由氮元素守恒原理可推知,反应中共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25nmol+0.2mol=0.8mol C。 [点击试题]1、在100mL的FeBr2溶液中,通入2.24L的标准状况下的氯气,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1/3的Br被氧化成溴单质。求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设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相等的原则知,Cl2所得电子的物质的量应等于Fe2+和Br-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之和。则有: 2.24L/22.4L〃mol-1×2=0.1x×1+(0.1x/3)×2×1-解得x=1.2。因此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1。 [板书]Ⅴ 体积守恒关系 [投影]例5、将5.6g铁粉与6.4g硫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再在其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至固体不再溶解,所制得的气体在0℃、1.01×10Pa下的体积约为( )。 2.24L B.2.342.80L D.4.48L 5 解:加热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Fe+S=FeS 与足量稀硫酸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能有: Fe+H2SO4=FeSO4+H2↑ FeS+H2SO4=FeSO4+H2S↑ 从上述反应方程式分析可发现如下变化关系:Fe→FeSO4→H2;F e→FeS→H2S。即1molFe经充分反应后,最终能生成1mol气 体(可能是H2S,也可能是H2和H2S的混合气),而与硫粉的质量多少无关。因题中Fe粉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生成气体也恒为0.1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应选A。 [点击试题]1、已知有关物质及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浓硫酸>Fe3>H++ 若根据题供信息“有关物质及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浓硫酸>Fe3+。现将30g铁粉(过量)与44.0mL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共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气体,其质量为19.6g。试计算: 1)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反应后剩余铁粉的质量。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x,由题意知,混合气体的成分应为SO2、H2的混合气,物质的量总和为11.2L/22.4L〃mol-1=0.5mol,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19.6g÷0.5mol=39.2g〃mol-1 >H”分析解题,+那么应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规律”分别考虑铁粉依次与

浓硫酸、Fe3、H++(即稀硫酸)的反应,其实,这是一条陷阱信息,只要抓住“铁粉过 所以,混合气体中的SO2、H2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37.2∶24.8量”这一关键信息,便不难推知:最后的溶液=3∶2,即生成的SO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3mol和0.2mol。 中必定只有FeSO42 Fe-2e-——→Fe+ 这一种溶质。那么,综 H2SO4+2e-——→SO2 2H++2e-——→H2 根据电子守恒原理可得: 2x=0.3mol×2+0.2mol×2=1.0mol 解得:x=0.5mol 合运用“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及“元素守恒”即可巧妙解答此题。 实际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为0.5mol×56g·mol-1=28g,由质量守 恒原理知剩余铁粉质量为30g-28g=2g。 又由铁元素守恒知最后溶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也应为0.5mol。 又据硫元素守恒知: n(H2SO4)=n(FeSO4)+n(SO2) =0.5mol+0.3mol=0.8mol 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8mol/0.044L=18.2mol·L-1 [总结]涉及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题很多,解这类题时,建议解题者首先考虑“守恒”原理的应用,具备“守恒意识”是快速准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发生在溶液中的反应均具备上述诸种守恒关系。 教学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