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 21 页 共 80 页

⑶ 抗O试验(ASO test):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ASO test)是一项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有链球菌溶素O抗体的中和试验,常用于辅助诊断风湿热。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比正常人显著增高,大多在250单位左右;活动性风湿热患者一般超过400单位。 2、化脓性球菌有哪几种?各自引起疾病的种类。 +-种类:化脓性球菌包括G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和G的脑膜炎球菌与淋

球菌

所致疾病 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引起如下疾病:① 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包括局部感染如疖、痈、毛囊炎、蜂窝组织炎,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② 毒素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等。 链球菌:

A群链球菌引起的疾病有三类。⑴ 化脓性疾病:包括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脓疱疮、扁桃体炎、咽炎、咽峡炎、产褥热、中耳炎等,⑵ 中毒性疾病:猩红热等,⑶ 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B群链球菌(无乳链球菌):条件致病菌,是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主要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引起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感染后机体可建立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但因菌型多,仍可再感染其他型别而发病。

甲型链球菌: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变异链球菌:与龋齿有密切关系。 C群链球菌:是咽喉炎的病原体。

肠球菌:主要引起医院内感染,以粪肠球菌为主,以尿路感染多见,多与尿路器械操作、留

置导尿管和患者的尿路结构异常等有关。

脑膜炎球菌: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临床表现:上呼吸道症状:鼻咽炎等;全身

感染症状:高热、出血点或瘀血点 ;脑膜炎症状:头痛、呕吐、颈项强直。

淋球菌:淋病。表现为尿道炎、宫颈炎、淋病性咽喉炎、淋病性结膜炎(新生儿淋菌性眼结

膜炎即脓漏眼??1%硝酸银滴眼)、幼儿淋病性外阴阴道炎等。

3、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的主要依据有:

① 涂片、革蓝染色镜检:G+葡萄状排列的球菌。

② 血琼脂平板上分离培养:直径2~3mm、金黄色、光滑突起的圆形菌落,有时可见β-溶血环。

③ 主要生化鉴定试验:血浆凝固酶、耐热核酸酶、发酵甘露醇等。 【附】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培养特性

普通培养基、中等大小的S型菌落、产生脂色素(金黄色)、耐盐性强、β溶血现象 常用培养基及菌落特征:

脓、痰、脑脊液标本-→接种血平板:中等大小、S型菌落、脂溶性色素、透明溶血环 粪便标本-→高盐甘露醇平板(选择鉴别培养基):光滑型、中等大小、淡橙黄色菌落。 高盐卵黄琼脂平板(选择鉴别培养基):菌落周围形成白色沉淀圈(致病葡萄球菌) 血标本-→增菌(葡萄糖肉汤)-→分离培养(血平板):混浊、胶胨状凝固、溶血。 增菌:血液与培养基比例:1:10,即5ml标本,50ml增菌液。 主要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 (籍此区别葡萄球菌属与链球菌属)

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21

第 22 页 共 80 页

多数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 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发酵+ 甘露醇分解试验:+

凝固酶与耐热核酸酶试验:+

新生霉素敏感试验:是用于鉴别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前者为敏感(S),后者为耐药(R)。

4、简述从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中分离鉴定细菌的步骤、依据和报告。

⑴ 取血液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典型G+成堆排列的球菌;初步报告:“查见革兰阳性葡萄串状排列球菌,疑为葡萄球菌”

⑵ 分离培养:血液标本先经液体培养基增菌培养6~8小时后再接种于血平板上,观察中等大小的典型S型菌落:直径2~3mm,金黄色、光滑突起的圆形菌落,有时可见β-溶血环。

⑶ 鉴定试验:H2O2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分解甘露醇等。 上述试验阳性,结合临床可报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5、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比较。 菌名 形 态 菌 落 胆汁 溶菌试验 + Optochin敏菊糖分解小白鼠毒感试验 试验 力试验 + +/- + 肺链 G+矛头状、成双脐窝状、草绿色排列、有荚膜 溶血环 G+圆形、短链、针尖状、草绿色无荚膜 溶血环 甲链 - - - -

6、简述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过程以及引起的主要病种。

甲链是口腔及上呼吸道部位的正常菌群,随口腔破溃处进入血液并引起菌血症,随血流到达心脏,如果心瓣膜有损伤或有先天性缺陷,细菌则在损伤部位繁殖,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

7、简述肺炎链球菌鉴定的主要依据。

⑴ 菌体形态:矛头状成双排列,宽端相对,矛头向外的G+ 球菌。

⑵ 血平板: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扁平的细小菌落,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48小时后,由于肺炎链球菌的自溶作用,菌落中央可凹陷而呈―脐窝状‖。 ⑶ 生化鉴定: Optochin敏感试验(+)、胆汁溶菌试验(+)等 ⑷ 血清学试验:荚膜肿胀试验(+)

8、临床上流脑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保暖、保湿、立即送检,培养基预温,最好床边接种。因抵抗力很弱。对寒冷、湿热、干燥、消毒剂、紫外线均敏感。室温3h即死,55℃ 5min内被破坏。且能产生自溶酶。

9、根据所学的知识,请列举出6~8种常见性传播疾病(STD)的病原体极其所致的疾病。 ⑴ 淋病——淋病奈瑟氏菌

⑵ AIDS——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22

第 23 页 共 80 页

⑶ 梅毒——梅毒螺旋体

⑷ 尖锐湿疣——HPV(人乳头瘤病毒)

⑸ 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等 ⑹ 性病淋巴肉芽舯——沙眼衣原体 ⑺ 软下疳——杜克嗜血杆菌

⑻ 生殖器疱疹——HSV-Ⅱ(单纯疱疹病毒Ⅱ)

10、简述淋病的病原学诊断是什么?

淋病的病原学诊断:

淋病属性传播性疾病,要求及时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正确诊断。标本采取:用无菌棉拭子沾取泌尿生殖道脓性分泌物或官颈口表面分泌物。方法如下:

① 直接涂片镜检:将标本涂片,经革兰染色后镜检,如在中性粒细胞内外均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时,可初步诊断;

② 分离与鉴定:将标本立即接种于预温的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或T-M培养基上,置37%、5%C02下孵育36-48小时,取典型菌落作形态学检查、氧化酶试验、糖发酵试验等给予鉴定

③ 有条件者可采用核酸杂交技术或核酸扩增技术进行检测。

11、简述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鉴定依据有哪些? ⑴ 形态染色:革兰阳性球菌,链状排列。

⑵ 菌落特征:在血平板上菌落细小灰白,周围有宽大的透明溶血环。 ⑶ 触酶试验阴性、杆菌肽敏感试验阳性。 【附】链球菌的主要鉴定依据:

A群链球菌--杆菌肽敏感试验(+)、PYR( +) B 群链球菌--CAMP试验(+)、马尿酸钠水解试验(+) D群链球菌--胆汁七叶苷试验(+)、6.5%氯化钠生长(-) 肺炎链球菌--Optochin敏感试验(+)、胆汁溶菌试验(+)、形态和菌落特征典型 甲型链球菌--Optochin敏感试验(-)、胆汁溶菌试验(-)、菊糖分解试验(-) 肠球菌--革兰阳性球菌,短链排列;营养要求高;在10℃、45℃、pH9.6条件下均可生长;血平板上溶血现象不定;触酶试验(-);胆汁七叶苷试验(+);6.5%NaCl生长试验(+);PYR试验(+);血清学分类属D群。

12、肠球菌属和D群链球菌的比较。 试验 胆汁-七叶苷试验 PYR试验 65g/LNaCl中生长 45℃生长 肠球菌属 + + + + D群链球菌 + - - - 乳球菌属 + + V - 三者相同点:⑴ 细菌排列……均为成双、链状;⑵ 溶血特征……前两者均可为α、β、γ,而乳球菌属为α、γ;⑶ 万古霉素敏感试验……均为S。

13、简述脑膜炎球菌的鉴定依据有哪些?

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23

第 24 页 共 80 页

形态染色:革兰阴性球菌(肾形)、成双排列 菌落典型:光滑型,易乳化,盐水中无自凝 生化反应:氧化酶(+)、触酶(+)、糖代谢试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 生长特性试验:生长温度、营养需求(普通培养基不生长) 血清学鉴定与分群:可与相应分群诊断血清发生凝集。

14、临床病例分析题

(一)患者李某,男,28岁,有不洁性交史,以尿痛、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就诊。1周前开

始有尿道口瘙痒感,伴尿急、尿痛、尿道口发红,分泌物由浆液性逐渐变成黄色粘稠脓性。你对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应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初步诊断是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急性淋菌性尿道炎。

⑴ 取脓性分泌物做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可见中性粒 细胞内、外G-双球菌。 ⑵ 分离培养:取材接种于巧克力平板,观察典型菌落;

⑶ 鉴定:氧化酶试验、分解利用葡萄糖、多克隆和单克隆荧光抗体染色法协同凝集实验等。 ⑷ 非培养法:ELISA、核酸探针试验。

(二)患者李某某,女,38岁,因SLE并发肾功能衰竭而入院治疗,采用激素冲击疗法,

连续应用激素1周。该患者的肾衰有所缓解,但却出现发热、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症状,听诊肺部有啰音。

⑴ 与该患者出现的呼吸道症状有关的是

A、SLE合并肺部感染 B、普通感冒 C、激素的副作用 D、医院感染 E、气管炎 ⑵ 若该患者咳痰为脓色、黏稠,可能感染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化脓性链球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肺炎链球菌 ⑶ 若该患者咳痰为铁锈色,可能感染的细菌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肺炎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⑴ D ⑵ A ⑶ D

(三)患者王某,女,发热胸痛伴咳脓痰3天,急诊入院。患者3天前突发高热寒战,胸痛

如针刺样,呼吸时加剧,咳嗽且有粘稠脓痰,有时带血丝。发病一周前面部皮肤有一疖子,曾自行挤压过。既往体健。入院检查:T:39.5℃,Bp:120/70mmHg,急性面容,神清,烦躁,气促。胸部叩诊浊音,双肺可闻及湿罗音,心音正常,腹软,肝脾仅可扪及,X线检查:双肺呈大片状阴影,肋隔角钝圆,无明显积液征象。血常规:WBC:48000/mm3,中性粒细胞占83%,并伴核左移。医生初步诊断为肺炎、败血症(病原菌待查)。要求血培养+药敏。请问你将如何进行检验?并写出你的鉴定步骤与依据。

标本:血液—血培养—分离培养—鉴定并做药敏试验—报告

血培养:取血液标本5ml注入含50ml葡萄糖肉汤增菌液的培养瓶内,混匀后37℃培养18~24h,培养瓶内液体浑浊、溶血、并有胶冻状凝固。

分离培养:取增菌后培养物转种血平板上进行分离培养。

鉴定: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染色、触酶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发酵甘露醇(耐热核酸酶)。

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