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份试卷合集)福建师大附中2019年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10份试卷合集)福建师大附中2019年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O>F>Na>Mg>Al。

(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Fe<Fe<Fe,H<H<H。 (5)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A1与S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1电子数相同的O进行比较,A1<O,且O<S,故A1<S。 3. 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 氢气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答案】A

【解析】分析:一次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二次能源是指需要依靠其它能源(也就是一次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据此判断。

详解:A. 氢气需要通过其他能源提供能量制取,属于二次能源,A正确; B. 煤是化石燃料,属于一次能源,B错误; C. 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一次能源,C错误;

D.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化石燃料,属于一次能源,D错误; 答案选A。

4.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s)+O2(g)=CO(g) ΔH=-110.5kJ·mol-1 (燃烧热) B. 2H2O(g)=2H2(g)+O2(g) ΔH=+483.6 kJ·mol(反应热) C. C2H5OH+3O2=2CO2+3H2O ΔH=-1368.8 kJ·mol-1(反应热)

D. 2NaOH(aq)+H2SO4(aq)=Na2SO4 (aq)+2H2O(l) ΔH=-114.6 kJ·mol-1(中和热)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才表明是燃烧热,故A错误;B.水分解反应吸热;焓变是正值,故B正确;C.没有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的聚积态,故C错误;D.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反应中生成的水为2mol,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燃烧热、中和热概念的分析判断。 5.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N2+3H2成NH3的速率最快的是

A. v(H2)=0.3 mol·L-1·min-1 B. v(N2)=0.2 mol·L-1·min-1 C. v(NH3)=0.3 mol·L-1·min-1 D. v(H2)=0.005 mol·L-1·s-1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比较即可。

详解:如果都用反应物氢气表示反应速率,则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选项A~D分别是[mol·L-1·min-1]0.3、0.6、0.45、0.005×60=0.3,所以生成氨气反应速率最快的是选项B。

2NH3),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正反应速率判断,生

-1

2-

3+

2-

2-

2-

3+

2-

3+

2-

3+

3+

2+

2-

2+

3+

答案选B。

点睛: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但在换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6. 如图所示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B. 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ΔH=-92 kJ/mol

D. 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kJ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所以不能改变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正确;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活化能降低,b曲线正确;C、根据图像可知N2(g)+3H2(g)

3

(g)的?H为

508kJ?mol ̄1—600kJ?mol ̄1=-92 kJ?mol ̄1,正确;D、因为N2与H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H2,只能反应一部分,所以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92kJ,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催化剂、热化学方程式。

7. 已知:H2(g) + Br2(g) = 2HBr(g) ΔH= —72 kJ/mol,1mol Br2(g)液化放出的能量为30 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则上述表格中的a值为 一定状态的分子 1 mol该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kJ

H2(g) 436 Br2(l) a HBr(g) 369

A. 404 B. 344 C. 260 D. 200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H2(g) + Br2(g) → 2HBr(g) ΔH=\—72\,1mol Br2(g)液化放出的能量为30 kJ,则H2(g) + Br2(g) → 2HBr(g) ΔH=\—42\,由于反应热就是断裂化学键吸收的热量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热量的差,所以Br-Br的键能是436+a-369×2=\42\,解得a=+260KJ/mol,故选项是C。 考点:考查反应热与物质存在的状态、化学键的键能的关系的知识。 8. 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3H2A. v(N2)正=v(NH3)逆

B. 单位时间内3 mol H—H发生断键反应,同时2 mol N—H发生也断键反应 C. n(N2)∶n(H2)∶n(NH3)=1 ∶ 3 ∶ 2 D.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答案】D

【解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本质为: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A错,平衡时.2 v(N2)正= v(NH3)逆;B错,平衡时单位时间内3 mol H-H断键反应,同时6 mol N-H也断键反应;C错,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与化学计量数成比例;D正确; 9.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氯水中有平衡:Cl2+H2OB. 对CO(g)+NO2(g)C. 对2NO2(g)

HCl+HCl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2NH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CO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N2O4(g) △H<0, 升高温度平衡体系颜色变深

D. 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氯水中有平衡:Cl2+H2O

HCl+HClO,当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AgCl沉淀,氯离子

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选;C.对2NO2(g)

N2O4(g)△H<0,升高温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体系颜色变深,符合勒夏特

2SO3,使用过量的氧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列原理,故不选;D.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存在2SO2+O2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

【名师点晴】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是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向减弱这个影响的方向移动,如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1)必须是可逆反应(2)平衡发生了移动,如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3)减弱不能消除这个因素;题中易错点为B,注意改变外界条件平衡不移动,则也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10. 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

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 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Cl3溶液 B. 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SO4溶液 C. 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 D. 正极为Ag,负极为Cu,电解质为CuSO4溶液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2Fe3++Fe=3Fe2+知,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比铁的活泼性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铁盐,据此判断。 详解:A.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为可溶性的氯化铁,则符合题意,A正确;

B.铁作负极,碳作正极,电解质为FeSO4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符合题意,B错误;

C.Zn作负极,Fe作正极,电解质为可溶性的硫酸铁,所以不能构成该条件下的原电池,则不符合题意,C错误; D.Cu作负极,银作正极,电解质为CuSO4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符合题意,D错误; 答案选A。

11. 已知:(1)胆矾失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1=Q1kJ·mol-1。 (2)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s)===Cu2+(aq)+SO (aq)ΔH2=-Q2kJ·mol-1。 (3)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则Q1和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A. Q1>Q2 B. Q1=Q2 C. Q1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CuSO 4·5H 2O(s)=CuSO 4(s)+5H 2O(l) Δ H=+Q1kJ/mol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CuSO 4(s)=Cu 2+(aq)+SO 42-(aq) Δ H =-Q2kJ·mol-1,可得CuSO 4·5H 2O(s)=Cu 2+(aq)+SO 42-(aq) +5H 2O(l) Δ H=\1+ Q2) kJ/mol。胆矾(CuSO 4·5H 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吸收热量,-(-Q1+ Q2) kJ/mol>0,所以Q1> Q2,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的知识。

12. 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负极是铝失电子被氧化

B. 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C. 以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电池工作时,负极为Al,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通入空气,发生还原反应,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解答该题。

详解:A、负极是铝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

B、Al不断反应,不断溶解,所以一段时间后,更换铝板就可以继续使用,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