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套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套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 2、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 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 4、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2、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 3、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 4、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 三、自然灾害与环境

? 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四、防灾与减灾

? 1、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 2、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 3、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 4、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本讲重点:1.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本讲难点:主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自然灾害

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1

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2.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 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还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特殊性:

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2)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 矿产资源等 水资源 大气资源 生物资源 属性 非可再生 可再生 可再生 可再生

被破坏后情况 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 受灾后虽然 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一个物种灭缓慢 绝后,就永远消失而不会再生 一旦受灾,将导致森林被毁、土壤破坏、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 土地资源 可再生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但是改变受灾体特性是有可能的。从区域角度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减灾防灾投入,降低灾害危害程度,忽视防灾抗灾的经济发达区在灾害中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 [经典例题1] (2006年高考广东卷)从表1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 )

表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灾害数量/次 70年代 1110 80年代 1987 90年代 2742 1993-2002年 2935 2

死亡人数/万人 受影响人数/万人 灾害损失/亿美元 196 7.4 1310 80 14.5 2040 79 19.6 6290 53.1 25 6550 A.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B.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尽管自然灾害次数增加,死亡人数却在下降。说明人类抵御灾害能力已有所提高;但灾害损失却越来越大,受影响人数也越来越多,说明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答案】BC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一)气象灾害 1.热带气旋

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 (1)台风的形成和结构

①台风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 B.对流层风速的垂直切变小,有利于热量聚集,

C.地转参数f大于一定值(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低压涡旋, D.热带存在低层扰动(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提供持续的质量、动量和水汽输入。

(2)台风的分布及灾害

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与受灾体有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可能性越大。由于这些沿海地区由于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热带气旋常造成

3

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

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沿海其他省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就连内陆地区也受其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经典例题2](2006年高考北京卷)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 ) A.35° B.25° C.20° D.15° (2)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示四个区域中( )

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 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 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 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

【解析】(1)根据本题附图图例,图中找到180°经线,看出在该经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分布北界位于北纬10°~20°之间。(2) 大西洋地区的强热带气旋称之为飓风,根据世界国家和大洋分布位置,在图中60°W经线附近海区应该为美国附近的大西洋,故图中④处为影响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飓风生成地。(3)读图得知:①位于70°E,10°N附近,按照世界大洋分布位置,该处为印度洋,而北印度洋洋流系统为季风环流,属风海流。根据洋流分布,②处为暖流经过海区,④处附近海区的洋流为风海流。根据世界主要渔场分布,③处没有洋流交汇也没有上升海流的作用,故不能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

【答案】(1)D (2)D (3)A 2.干旱

(1)干旱和和旱灾 (2)旱灾的特点: 3.寒潮 (1)概念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2)(2)形成原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