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监理细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通信系统监理细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做好防雷接地电阻测试线缆绝缘电阻测试,电气性能测试。

5、 由于弱电系统图纸变更很难避免,督促施工单位必须按最新图纸和生效

的深化设计图施工,同时注意更新图纸与其它图纸的冲突,及时加以调整;

6、 审查技术变更对工程质量是否有不利影响,必要时提出书面意见向业主

反映。

6.3调试开通阶段工作要点

按招标文件要求,监督通信系统调试和第三方检测,并向业主提交完整的检测报告。

根据合同界面划分,通信系统调试主要由系统集成商负责,同时按要求及时进行第三方检测,并向业主提交检测报告。

6.4竣工验收阶段的工作要点

根据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预验收申请报告,总监组织单位工程预验收。对预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和漏项工程限定处理期限和再次复验时间。预验收全部合格后,由总监在相应的工程预验收报告上签字,然后向建设方提交预验收报告。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报告,监理方在各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基础上,按国家验收规范标准,报请建设单位确定组织竣工验收日期和程序,协助组织竣工验收工作,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6.5通信系统监理质量控制

6.5.1传输系统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 1、传输设备安装

传输设备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规格、型号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设备所附带的产品出厂文件和图纸、合格证、检验单、零附件和备品、机内所有文件及机内布线应齐全完整良好。试验设备应齐全,无损伤。

设备基础铁件加工标准化、系统化。

机架(柜)电路插板的规格、数量和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2、传输设备配线

配线光、电缆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型号。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

14

产品标准的规定。配线标识齐全、清晰、不易脱落。

配线电缆和电线芯线无错线、断线、混线,中间不得有接头。配线电缆芯线间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音频配线电缆不小于50MΩ;高频配线电缆不小于100 MΩ;同轴配线电缆不小于1000 MΩ。

音频配线电缆近端串音衰减不应小于78dB。 ① 纤敷设、连接、标识及防护

光缆尾纤应按标定的纤序连接设备;光纤尾纤应单独布放并用垫衬固定,不得挤压、扭曲、捆绑,光纤排列应整齐有序,绑扎松紧适度。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mm;如果采用机架上方走线架或采用地沟走线方式可直接使用塑料波纹管进行防护、如果采用静电地板下走线方式可考虑塑料波纹管防护,或沿光纤布放路径加设桥架方式进行防护。

② 用户电缆布放、连接及标识方法

各种业务音频配线的色谱顺序和端子板上的端子应固定统一。

自动业务、数据业务(数据业务的配线电缆大都由数据业务单元板的提供厂家提供专用电缆)和其它业务根据设计要求也严格按照色序进行配线,依照业务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线型、规格的配线电缆,并考虑适当预留。

电缆芯线绕接或卡接时,电缆剖头平齐,不得损伤芯线绝缘,编把出线时考虑色谱顺序,不得错序,不得出鸳鸯线对。卡接电缆芯线平整、牢固不松动,接触良好。绕接电缆芯线必须使用相应规格绕线枪,严禁以手钳代替。

用户电缆标识:设备侧和配线架侧均应在距用户电缆开剥边沿15~20mm 处粘贴标示标签。

用户电缆标识标签制作和填写须一式两份,分别粘在用户电缆两头,既标明用户电缆本端连接,又显示用户电缆对端连接,形成一一对应的连接关系,避免发生连接错误。

③ 电源及接地

电源端子配线正确,两端标识齐全;设备地线必须连接良好;电缆、电线的屏蔽护套应可靠接地,并应与接地线就近连接。

3、系统传输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

15

①传输系统光通道的接受光功率不应超过系统的过载光功率,并符合下列要求: P1≥PR+MC+Me

P1——接收端实测系统接收光功率(dBm) PR——接收器的接收灵敏度(dBm) MC——光缆富余度(dB) Me——设备富余度(dB)

传输设备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接收机灵敏度、接收机最小过载功率等性能指标测试符合设计要求。

传输设备电接口的输入允许比特率容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技术条件。 传输系统低速数据接口的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速率为N*64kbit/s(N=1~31)时,比特误码率(BER)不应大于1*10-6; 速率小于64kbit/s时,比特误码率(BER)不应大于1*10-5。

传输系统以太网端到端的丢包率(IPLR)、时延(IPTD)、吞吐量(IPPT)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SDH下列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定时基准源倒换、抖动性能测试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ATM传输系统下列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

物理层光接口平均发送光功率、接收机灵敏度、接收机最小过载功率,系统误码性能、抖动性能。ATM层网络性能信元丢失率(CLR)、信源差错率(CER)、信源传送时延(CTD)、信元时延变化(CDV)。

④OTN下列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OTN光接口平均发送光功率、接收机灵敏度、接收机最小过载功率,误码性能、抖动性能、RS232、RS422、RS485、X.21端口点到点及点到多点连接功能、低速口误码率(BER)。

OTN系统模拟电话、带信令语音通道、E1口端到端误码性能、ISDN接口误码测试、以太网接口测试、高保真音频接口测试试听双向语音质量、其测试电平衰减、视频接口。

4、传输系统网管功能检验

网管设备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

16

产品标准的规定。

所有网元应能接入网管系统。网管系统显示的配置应符合网元的实际配置。网管设备应能正确显示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

通过网管应能按预定路由表自动进行路由变更。

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保护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6.5.2公务电话系统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 1、公务电话设备安装

公务电话设备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规格、型号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设备所附带的产品出厂文件和图纸、合格证、检验单、零附件和备品、机内所有文件及机内布线应齐全完整良好。试验设备应齐全,无损伤。

程控交换机、话务台的安装位置、间距符合设计标准要求。 设备基础铁件加工标准化、系统化。

机架(柜)电路插板的规格、数量和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机架接地线必须连接良好。

区间电话安装严禁超出设备限界。安装位置、间距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2、公务电话设备配线

程控交换设备的配线电缆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型号。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配线标识齐全、清晰、不易脱落。

配线电缆和电线芯线无错线、断线、混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光缆尾纤应按标定的纤序连接设备。光纤尾纤应单独布放并用垫衬固定,不得挤压、扭曲、捆绑。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mm。

①光纤敷设、连接、标识及防护

光缆尾纤应按标定的纤序连接设备;光纤尾纤应单独布放并用垫衬固定,不得挤压、扭曲、捆绑,光纤排列应整齐有序,绑扎松紧适度。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mm;如果采用机架上方走线架或采用地沟走线方式可直接使用塑料波纹管进行防护、如果采用静电地板下走线方式可考虑塑料波纹管防护,或沿光纤布放路径加设桥架方式进行防护。

②用户电缆布放、连接及标识方法

各种业务音频配线的色谱顺序和端子板上的端子应固定统一。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