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图5-19)

6 获得选址的综合评价结果 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t / Raster Calculator?,系统出现Raster

Calculator 对话框,输入以下的计算公式:[Water_std] * 0.5 + [Rail_std] * 0.15 + [Trans_std] * 0.35,按Evaluate 按钮,计算得到的栅格图层最终评价结果Calculation(图2-20)。

17

四、 结果及分析

当完成环境允许,取水费用,铁路费用,煤炭运费等单因子的评价

得出了上图的最终结果。采用的公式是:

[Water_std] * 0.5 + [Rail_std] * 0.15 + [Trans_std] * 0.35

评价分数最高的就是0.733,其相对成本较低,极为最合适的选址。 主要分为五个步骤:1,环境;2,取水;3,铁路;4,运输;5,综合。

五, 课程设计总结

通过本次《复杂地形中的选址》的实验及之后的课程设计,

对本教程有了系统性的了解,对Arcgis软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加深了对基于栅格的各类空间分析方法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熟练掌握了生成各类栅格图及再分类的技术方法;了解了空间评

18

价方法和空间建模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提高了利用栅格数据的各类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1) :在环境限制分析阶段。操作不当,致使确定城镇周围3KM范围时,选择要素失败。后经重新操作才得以恢复。

(2) :计算取水费用阶段。新建图层时,由于上一部分过程中没有给指定的图层以恰当的名称。后操作混乱。在Tin建立时出来的图效果不明显,设置等级不当,后经修改,效果良好。最终效果图达到预期的效果。

(3) :铁线支线建设费用阶段。成本涂层在建立过程中选择方法不当,后经查询,设置等级为10,方法是SPATIAL Analyst/Distance/Cost Weighted。

(4) :煤炭运输费用阶段。首先是栅格转换。煤炭费用最终结果得出的效果较好,无需修改。

(5) :综合选址阶段。根据公式,加权计算,得出的最佳选址效果较好。

(6) 最终个人觉得中文版Arcgis操作较为容易,但是英文的实际动手起来效果较差,大量单词不认识,专业英语基础较差。

参考资料:

1,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宋晓东)。 2,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方法(邬伦)。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