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哺育我成长的家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一单元 哺育我成长的家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的家乡变了。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通过上节课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到家乡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塘沽去参观,好不好?(看图片,然后讨论。) 2、师:参观后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课堂讨论,交流。) 二、扩展延伸。

1、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在未来的几年或几十年,我们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将来在我们居住的塘沽还要修建好多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一些大型广场,修建便民设施、超市、商场,我们农村也会有惊人的变化。

2、师:同学们,你爱自己的家乡吗?老师留一个作业,大家可以想像,画一幅未来家乡的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作画) 三、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板书设计:

5、民居与饮食 房子 饮食

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6.家乡的方言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节目,引导学生观看。

2、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

3、学生交流。

4、引导学生谈体会。

活动二: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

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交流。

2、将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让学生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相互作用,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各人一起学习。教师用差别的方言向各人问好。 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他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和煦。但是,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哪个更好呢?

二、辩论会: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2、小小辩论会。 3、教师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6、家乡的方言 方言亲切

说好普通话更重要

7.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 2、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3、《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图片。4、家乡的歌曲、戏曲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2、教室布置: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3、《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图片。4、家乡的歌曲、戏曲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感受陕西。

1、观看风光片。

2、讨论:分组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陕西(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 3、汇报交流。?名胜古迹、陕西名人、地方戏剧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家乡的歌曲、戏曲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学唱秦腔。 1、欣赏。

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师: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4、学生自学歌曲 (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5、重点体验: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会少了衬词不好,不能体现民歌的特点;少了拖腔不好,不能体现自豪感,优美委婉的拖腔使民歌更加优美动听。)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激发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2、《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图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延伸与表现。

1、认识西安的标志,观赏西安的风光片。

2、设置三个活动小组:音乐组、剪纸组、创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入艺术活动,深入感受和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各组创编并展示)

3、小结: 陕西好,西安好,谁不说咱的家乡好!欢迎各地的朋友到我们的家乡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饶! 板书设计:

多彩的民间艺术

戏曲:地方戏剧、地方曲艺

民间工艺:风筝、版画、剪纸、根雕

8.家乡的民俗探秘

教学目标:1、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