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丧葬习俗的调查与研究(曹永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灵台县丧葬习俗的调查与研究(曹永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鲜明之生,不齿知矣, 吾父何恬,吾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糜之,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腹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腹我,出入府我, 欲报之德,昊天阙报。

这些诗歌的意义,笔者只懂个一知半解,对其体例也知之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传承于古代的文学样式,对延续古文学、古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关于灵台县丧葬习俗的几点看法

丧葬在古今都被列为“大事”,古时曾有专门由国家制订丧事礼仪的记录,一次丧葬过程,无疑是当地社会的礼仪、人际关系、民俗民风、经济与社会状况的小百科展示。然而,作为古制流传下来的灵台县丧葬习俗,它在传承了许多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沿袭了许多过去的陈旧流俗,既有移风易俗的一面,又有吸收糟粕的地方。所以,对此,我们应予以一分为二地发扬和取舍。

1、作为“古代文明礼仪之邦”,我们应将一切正确、健康的礼仪予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包括丧葬礼仪中淳朴高尚的东西。如对长辈的孝道、对先人的尊敬与怀念、对死者的悼念等。但有些礼仪则应有选择地发扬。如三叩九拜大礼,我们提倡选择其中的鞠躬、作揖,对自己的长辈也可以瞌

头,但这些繁琐的三叩九拜大礼还是应予以“改革”为宜;再如严格的长幼为序,长要爱幼,幼要尊长,但长幼间的等级观念大可不必那么严格。还有些礼仪则必须摒弃:如献牲、焚烧纸钱和纸制物品等。所以针对丧葬中的礼仪我们应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至今仍有进步意义的东西加以传承,而那些铺张的繁文缛节,过时的虚浮套路则应舍去。

2、应提倡移风易俗过丧事,反对封建迷信的介入。在丧葬过程中,因阴阳先生的介入,致使其成本大大增加。如墓穴风水、超度亡灵、设置铺张的灵堂等,都是不必要的程序。而且,多年流传的迷信说法,致使对亡人的祭奠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3、近年来,丧葬之风越来越向铺张的“厚葬”发展,并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三献礼祭祀、规模较大且中西结合的乐队奏乐已屡见不鲜,诵经超度者也时有出现,富甲一方或为官一任者对其亲人的丧事更是大肆铺排,来宾成百近千,耗时三五日,耗资数万者比比皆是,这些都助长了人们的攀比心理,更成为腐败、变相行贿等滋生的土壤。而早在东汉未年时曹操就首推“薄葬”,自选墓地,并作终制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①魏文帝曹丕也下令:“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无施苇碳,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②并规定以后不得违背这一诏令。此后虽儒家提倡“厚葬”,但仍有许多仁人志士倡导薄葬之风至今。我们应提倡简单、朴素、有意义的丧葬,而对那些劳民伤财、腐化社会风气、占地建陵的厚葬之风予以坚决取缔。正如毛泽东所说:“今后如果有人死了,开个追悼会,以这种方式怀念他,寄托我们的哀思。”

总之,丧葬习俗是一个社会、一个地方民俗活动的重要方面,也是家族、家庭和个人的大事之一,丧葬习俗的现象并不因一时、一事而有所变化,它是多年流传下来的,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并接受的事物,因为它承载了大量丰富的民俗类文化而深得人心,因为它寄托了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悼而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因为它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而一直得以流行,因为它助长了人们的虚荣与攀比而得到不断发展。但我们深信,随着科技的进步 ,社会的以展,人们思想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丧葬习俗终究会保留那结科学的、健康的、规范的、先进的、有地方与民俗特色的东西,摒弃那些铺张的、迷信的、毫无意义的糟粕,成为承载文化、追忆怀旧、悼念亡灵、寄托哀思的活动。

注 释:

①《三国志》卷二,《武帝纪》 ②《三国志》卷二,《文帝纪》

注:文中引文如对联、挽辞、门告、祭文等内容皆出自民间文人和礼宾之笔记或口授,在此向他们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李清凌.《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2、王 宁.《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11

3、赵松茂 赵锡爵 赵忠立.《民间礼仪应酬指南》.华夏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