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丧葬习俗的调查与研究(曹永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灵台县丧葬习俗的调查与研究(曹永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远可追溯到汉朝儒家之观点,而且,本地人认为葬礼的隆重与否,可以反映出其子孙的孝顺程度。客死他乡,无论如何也要引柩归乡,葬于乡土;夫妻合葬也是本地风俗之一,主张生同室,死同穴,蕴含团圆合美之意。祭奠先人,并非只是葬礼之祭,以后的程序还有很多繁琐的礼仪,从死者归天之日算起,每七日一祭,其中三七、七七要大祭;“百日”一祭;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举行家祭,其中三周年要大办一次,富裕之家的三周年祭奠规模不亚于葬礼。以后每年清明节,农历十月一日还要为先人焚化纸钱,扫墓以祭。

7、丧葬习俗中的艺术

完整的参观一次丧葬过程,我们会因为其中富丽堂皇的扮饰和铺张宏大的场面而感到惊讶。那些道具、器皿、鼓乐和文字类的东西,无不凸现着充满乡土味的艺术气息。尤其是其民间美术、音乐和文学更是值得大书一番。

美术方面,包括了民间绘画、剪纸、手工和雕刻等名个方面。以一个纸扎的“靠山亭子”为例,它以一座楼阁作为主体建筑,背景是苍翠的青山,“靠山亭子”因此而得名。细观此楼,但见琉璃塑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柱绕飞龙,尽显华贵色彩,一派富丽堂皇。细微处的设色与雕琢,无不精致玲珑,尽显匠人手艺。门前更有纸扎的童男、童女待立,极致肃穆之色。其楼背靠的青山,树木苍翠,芳草凄凄,山中更有亭台,洞窟无数,“八仙”等仙、贤们隐居于山上,或抚琴、或品箫、或博奕、或访友、或潜心修炼、或与孩童戏嬉,各得其乐,一派悠然仙景。一座靠山亭子,将美术中许多手法集于一身,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术的无穷魅力。其它的纸制陪葬品还有各种人物、车马、房屋、树木、动物以及一些日常生活

用品,如文房四室、烟袋、拐杖等等。这些东西一般以芦苇和竹子作为骨架,外敷彩纸,精心雕画修饰,无一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丧事中的鼓乐更是渲染悲伤情调的主角之一。凄婉高亢的唢呐无疑是乐队的最强音,配以笛子、二胡、伴着鼓声、镲声、声闻数里,哀伤之情可歌可泣,将民族乐器的传情达意功效发挥到了极致。近年来,一些人别出新裁,将西洋乐器也引进到丧事鼓乐之中,小号、长号、萨克斯、爵士鼓已屡见不鲜,加上大功率的扩音设备,使丧乐更加气势恢弘,但那种凄婉哀伤,庄严肃穆的气氛却有些削弱。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丧葬过程中,时时处处渗透着浓郁的文学气息。除每个门框上凝炼的对联和满院致哀的挽词外,还有以下几种形式值得一提。

其一,门告。顾名思义,这是立于门外的通知,其作用是向来宾和路人介绍死者及丧事概况,门告具有规定的书写格式,沿袭了古文的写法。第一部分为孝子的痛悼之辞:“不孝男XXX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第二部分为死者概况,介绍其生辰年月,卒殁日期,享寿几何等;第三部分为丧事介绍,有向来宾致哀答谢之辞,成敛、灵柩出家门和下葬时辰,安葬地,丧事规模等;最后是所有孝子孝孙们的名字。门告一般约一百五十字左右,语言凝炼,言辞恳切,字里行间透露着后辈儿孙们对死者深深的悼念和对自己未能充分尽孝的万般痛悔之情。另外,还有一类门告叫“除服掩服通告”,其大致内容如下:“自古有服,重文谕之,服满必除,未满必掩??特提出通告事宜:一、五服以内一律掩服三日,三日后复服;二、所属外戚一律除服??”。

其二、铭锦。铭锦是挽帐的一种,级别较高,一般是有一定功名或名

望者为死者所题写,属于对死者一生下定义一类的挽帐。铭锦上的文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书写人对死者的称呼,不外乎如“大德望XXX”、“大德范XXX”之类;第二部分是挽词,一般为歌功颂德之类,描述死者生前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做出了不朽功德,堪为楷模等。第三部分的署名必须写清楚书写铭锦者取何功名,有何身份。铭锦犹如墓志铭,其书写格式必然严格予以规范,挽词必然是适度夸大的歌颂,以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其三、祭文。祭文分类很多,有朝祖父、陈设文、荣墓文、预告文、迁柩文、正祭文和各类孝子孝孙们的祭文。这些祭文因人而异,针对祭奠者的不同身份将死者生前各个方面的思想、行为进行了不同视觉的文学性刻画。试想,同族内由近及远的兄弟、子侄、孙辈人等何止数十类,各种姻亲、姨亲、表亲、甥、婿等亲属又何止数十类,如此一来,这各人的祭文一一呈现,又不可雷同,怎能不将一个人一生的思想、行动、待人、处世乃至其生存的环境,与周围人际、社会的关系等一切刻画得细致入微,面面俱到呢?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些“礼宾”们高超的写作水平与描写技巧,由他们生成的祭文或四言文或六言文,意义连贯,前后押韵,读之琅琅上口,思之为之动容,堪称民间文学的佳作。在此摘录几例:

朝祖文

“??祖宗墓道之前曰:木则有本,水则有源,斯人与祖,一脉相传。??今宵家奠,未致祭于柩前,先迎祖于郊原,灵为不昧,来恪来餐??”

祭父文

“先考X府君之柩前曰:呜呼!父兮,竟长逝焉,生我恩深兮,训诲渊源。我期父寿兮,亿万斯年,胡为一疾兮,馆舍遽捐。使我儿辈兮,肠断流连。呼天踊跃兮,风雨凄然。音容何适兮,杳隔黄泉。四顾彷徨兮,

如狂如癫。抚肩呼号兮,欲见天缘。??天长地久兮,抱恨绵绵,父其有灵,鉴此清筵,哀哉尚飨”

祭岳母文

“??吊以文曰:惟我岳母,品德贤良。奉侍翁姑,晨错周祥。操持家务,一生奔忙。克勤克俭,处事有方。任劳任怨,有功不扬。教育幼辈,行动影响。上下和睦,四邻谦仰。对待亲友,温良恭让。爱护外孙,如珠在掌。期望子婿,山高水长。如斯美德,人间榜样,如斯人品,应寿无疆。无奈黄天不祜,好人先亡,愚婿闻讯,无限悲伤,痛心疾首,心事茫茫。泣泪凭吊,聊表衷肠??。”

祭祖母文

“??祖母恩深兮,抚我孙支。时而绕膝兮,喜气盈眉。时而成杖兮,先后追随。朝夕相依,寸步难离??讵料一旦,舍我如遗。望之不见,无复含贻。听之不闻,徒抱凄悲??”

其四:诵诗。前文说过,行礼尾声,礼宾们要到死者灵前唱诗以歌颂死者生前功德以安慰亡灵,他们所唱的“诗”,笔者过去也曾欣赏过,但却听不清词,更不明其义。后来请教了一位资历较老的“礼宾”,抄录下来,发觉竟是“骚体”诗歌:

蓼蓼者我,匪我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我,匪我伊蒿, 哀我父母,生我劳罪,

饼子馨矣,惟垒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