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的上帝 - 从犹太教到伊斯兰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一脉相承的上帝 - 从犹太教到伊斯兰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方都是不可想像的。当保卫信仰就是保卫政权,丢失信仰就是丢失政权时,打仗是正常的,不打仗反到奇怪了。不要说不同的宗教,即使一个宗教的内部也照样打得不可开交,同属基督教的罗马天主教与东正教,同属伊斯兰教的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也照打不误。

值得庆幸的是,当两大宗教打完仗后,基督教就后院起火了,一个新的教派——基督新教在反对罗马教廷的斗争中诞生了,从此基督教走上了一条政教分离的现代道路。古老的基督教终于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基督教国家之间大家已经不再因信仰问题而打仗了。

如果说马丁路德以“因信成义”(信徒只要凭着内心的信仰即可被救赎,而不必非要遵守教会的仪规)吹响了宗教改革的冲锋号,提出了唯圣经是权威,信徒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等新教原则,那么另一位伟大的教改家加尔文则身体力行实践了新教的种种理念。加尔文从巴黎大学神学院来到日内瓦,希望实现他的教改主张,结果不但教改没实现,还被日内瓦教会以“异端”名义驱逐出境。直到五年后支持宗教改革的一派掌握了政权,加尔文才被请回日内瓦,并治理当地教会二十三年,从而使日内瓦成了教改的中心。加尔文主张虔诚的德行与完美的道德并重,基督徒应在世上荣神益人,加尔文的教义受到了工商界的欢迎,成了新教的主流,也及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套伦理支持。凡以加尔文主义为指导

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平和,没有出现大的贫富两极分化,也没有爆发无产阶级革命。

另外,加尔文还实行了教会民主化,建立了长老会。长老会就是废除天主教的教阶制,变教会由神父领导为长老集体领导。长老不是神制人员,而是教会中有威信的平信徒,他们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委员会领导教会。

关于加尔文主义及其意义,本次分享后将附上两篇文章供各位参考。

在宗教改革中有一件不得不提的重要事件就是英国清教徒与英国国叫爆发的冲突。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欲与王后离婚却未获教皇许可,一气之下宣布脱离教廷,自立门户,国王代替教皇成了英国国教圣公会的首脑。但是这一换汤不换药的改革引起了国内加尔文教派的不满,他们称自己为清教徒,希望进行彻底的宗教改革。结果胳膊拧不过大腿,清教徒被迫害。于是有了五月花号,有了后来的关于美国的故事。 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天主教与新教,新教的各个教派间断断续续从十四世纪打到十六世纪,才通过一系列合约达致和平。尽管早在基督教从犹太教分离出来时,上帝的形象里就多了爱与宽容,但是人类真正能做到爱与宽容却困难重重!不同宗教间,同一宗教的不同派别间,无不是为了自己坚信的真理和对信众的主导权而大打出手,直到今天。人的无知和罪性在此暴露无遗。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当一种宗教成为唯一,成为强制的时候,即使它是一个和平的宗教也一样会引起战争。解决之道只有一个——政教分离。

饱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到达北美大陆后痛定思痛。于是在他们为国家设计制度时,确立了一个政教分离的原则。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以设立任何宗教,也不得立法禁止任何宗教的自由运作。”其核心就是不得强制信教和不得干涉宗教。

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教义本身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信仰的方法。

伊斯兰教的困境在于要做到政教分离比别的宗教都难。首先,伊斯兰教的复兴本身就是为了统一阿拉伯民族,扩张地盘,所以从一开始设计时就是政教合一的。其次,因为伊斯兰教在基本教义上和犹太教及基督教太接近了,如果政教分离了,政府不能干涉信仰了,那么伊斯兰教将很快被西方文明侵蚀,阿拉伯民族将很快失去自己的传统,最后内部的激进派将起来借机推翻世俗政权,于是,一个更激进的神权又出现了。

这种伊斯兰教的困局至今无法突破,越战乱越贫穷,越贫穷越极端,越极端越好战。

综上所述,我们梳理一下一神教的大致脉络:

1、犹太民族在三千年前找到了上帝耶和华,耶和华又通过

亚伯拉罕把神的应许给到了犹太人,于是有了犹太教。 2、由于犹太人不断违逆上帝的旨意,上帝只好把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派来赎人的罪。此后,上帝便走出了犹太民族成了所有人的上帝,于是有了基督教。

3、阿拉伯民族做为犹太民族的亲戚通过穆罕默德也找到了上帝,但给上帝起了个不同的名字叫“安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不分种族的宗教,都希望自己的队伍扩大,于是有了两大教的宗教战争。

4、随着罗马教廷对信仰的垄断,腐败产生了。于是为了反垄断与反腐败,有了宗教改革,有了基督新教,最后有了政教分离。

宗教在给人类精神寄托的同时也带来过灾难,带来过战争。但总体来讲上帝所带来的福音还是要远远大于宗教所带来的问题。如果没有对犹太教的坚信,犹太民族就不可能重建自己的祖国;如果没有对基督教的共同的信仰基础,欧洲就不可能连为体;如果没有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就不可能快速统一;如果没有新教伦理,有道德的资本主义和有道德的民主制度就很难建立。

总之,一神教(亚伯拉罕诸教)做为人类史上最大的信仰系统至今仍然是全球将近一半人的信仰依托。虽然今日世界科学已如此发达,文化已如此昌明,但是一神教始终没有衰落,未来也看不出衰落的趋势。我认为主要在于没有好的信仰替

代品。

信仰不是科学,不是理性,不是财富。是人的精神需求,情感依托。上帝创造人,给了人奇妙的自由意志,人发现了上帝,发现了上帝所创造的世界的如此美妙的规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如果不顺从于一个全能的上帝,那么它将狂傲而不自知,贪婪而不自省。

对于无神论者来说,当我们自信地宣布上帝已死时,请思考一下,接下来我们该信什么? 我的分享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