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第九章《机械与人》测试题(1).docx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第九章《机械与人》测试题(1).docx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1、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由图1可知它的支点是 点(填“A”、B”或“C”),在匀速拉起时,它属于一个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并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1。

图2 图1

2、图2所示的钢丝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侧面的刀口接触面积很小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剪断铁丝时,钢丝钳是____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3、如图3所示,动滑轮右边绳子固定,左边悬挂物体A,动滑轮受拉力F作用将物体A匀速提高2米,则动滑轮升高________米,动滑轮这种使用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填“省力”或“省距离”)。

4、在力学中,功也是一个常见的物理量,它用符号__表示,它的单位是用物理学家___的名字来命名;用200N的水平推力把箱子沿水平地

面匀速移动2m,则箱子受到的阻力为 N,推力对箱子所做的功是 J;重为100牛的铁球沿着高为3m,长8m的光滑斜面从顶端自由滑下,在此过程中,重力对铁球做功__ _J。 图3

5、在水平表面A、B、C中,AB段光滑,BC段粗糙,且AB=BC=10m,用恒定拉力F=100N,将物体分别从A、B点均拉到C点,在BC段上物体受到摩擦力f=50N,则在AB、BC段上,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 1 =________,W 2 =____________。

6、两台机械的功率之比是3:2,它们做同样多的功所需时间之比是________,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之比是________。

7、洒水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将水洒向地面,在此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将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

8、如图4所示,用 F=20N的力拉物体 A以2m/s速度 匀速运动3s,不计滑轮重及绳间摩擦,则A所受的摩擦力是 ,若要使A匀速运动实际所需拉力F′=25N,则此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图4 二、选择题

1、有人表述使用滑轮组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B、能改变力的方向,也能省力

C、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能省力也能省距离

2、跳伞运动员离开飞机后,下落一段后若张开伞在空中下落,则会受到空气阻力

唐玲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而减速下落,在张开伞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动、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B.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C.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D.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3.如图5:杠杆挂上钩码后恰好平衡,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在下列情况中,杠杆能保持平衡的是 ( )

A、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一格 B、左、右钩码各减少一个钩码 C、左、右各减少一半钩码 D左、右各增加两个钩码 图5

4.如图6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在重物G和力F1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关系并且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F1F2>G

5.甲起重机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G1,乙起重

机以4m/s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G2,若G1=G2,被提升的高度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起重机比甲起重机做的功多; B.甲、乙起重机做的功一样多; C.甲、乙起重机的功率一样大; D.甲起重机的功率大。 6、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尺长的三分之一,当B端挂5N的重物P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7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 A.2.5N B.5N

C.10N D.无法确定 图7

三.作图、问答题

1、如图8有一动滑轮提升重物,要求在图中标明支点O,画出F1 F2的力臂L1 L2。2、有两个滑轮提升一重物G,在图9中画出最省力的连线方法。

唐玲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F1

F2 图9

图8

3、俗话说:“树大招风”。甲乙两棵树,它们的发达程度及根系深度基本相同,但甲树高于乙树,甲树容易被风吹倒或折断,从物理知识角度来讲,可以把树看成什么?为什么甲树容易被风吹倒或吹折?

四、实验探究题

1、某同学用如图10所示的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悬挂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1=2.61N,钩码对杠杆的拉力F2=1.96N;测得支点O到这两个力作用点的距离OA=25cm,OB=20cm.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F1·OA和F2·OB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F1·l1=F2·l2.这个同学的失误在什么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图10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4 5 5 4

3、芳芳和兰兰运用如图1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老师提出:如果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呢?大家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猜想,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猜想1 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

唐玲

图11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猜想2 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

猜想3 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和被提升的钩码重都有关; 猜想4 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芳芳和兰兰分别根据各自的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表。 (1)请帮助兰兰完成表中的一项计算;

(2)请根据她俩的实验记录,分别在表中写出探究结果。 芳芳的实验记录 兰兰的实验记录

物理量 控制因素 较小提升速度 较大提升速度 探究结果

钩码重 (N) 10 10

绳端拉 力(N) 4.2 4.2

机械 效率 79.4% 79.4%

物理量

控制因素 大致相同的 提升速度 探究结果

钩码重 (N) 10 15

绳端拉 力(N) 4.2 6.0

机械 效率 79.4%

五、计算题

4

桑塔拉2000轿车的重力是1.6×10N,它以108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20min,轿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轿车在这段时间内:(1)发动机的牵引力F;(2)发动机所做的功W;(3)发动机的功率P。

第九章综合能力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C,省力。2.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省力。3.1,省力。4.W,焦耳,200,400,300。5.1000J,1000J。6.2:3,3:2。7.变小,速度不变,质量变小。8.10N,80%。

二.选择题:1.B2.B3.C4.A5.B6.C

三.作图、问答题:1.略2.略3.提示:从杠杆角度分析。 四.实验探究题:

1.误把OA当成是F1的力臂。2.实验数据太少,容易归纳错误结论,应多测几组数据。 3.83%,机械效率与匀速提升物体的速度无关,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物体重有关。

334

五.计算题:(1)1.6×10N(2)5.76×10J(3)4.8×10W。

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