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会学考研真题集锦(10北大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最新社会学考研真题集锦(10北大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简述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简述分析单位有几种类型

简述文献法的优点与缺点

二、设计题

分别就“中学生价值观”、“中学生财富观”各设计四个指标。

就“中学生价值观”建立一个语义差异量表。

(具体内容缺)一道关于系统抽样的题目,题干内容数据、文字说明较多,容易误导学生这是一道复杂的题目,事实上只用到系统抽样这一方法。

三、统计分析题

第一道依旧是回归方程

第二道涉及假设检验,是书上(袁方版《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的一道例题 b b s . k a oy an . c o m

2001年

一、名词解释 1,《江村经济》;2、求同法;3、价值定向;4、回归系数;5、完全参与者;6、充分解释;7、分析单位;8、效度;9、磨损测量法;10、头脑风暴法 二、问答

1、 为什么在实验研究中有时要设立两个控制组

2、 古德曼量表和里克特量表均需通过试填从许多备选项目中筛选,二者的筛选标准有哪

些不同?

3、 操作性定义的古典表达方式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4、 简述抽样平均误差的来源。

5、 杜尔凯姆的研究对社会学研究方法提供了哪些贡献? 三、计算题

1、 在美国总统选举时,许多咨询机构在允许误差2%、置信水平95.45%(F(2)=0.9545)条件下,确定抽样2500人作为调查样本。这合理吗?请通过计算回答。

2、 一项调查希望验证“受教育水平影响收入”假设。请将此假设操作化并设计一套效度检测方案。

2002年

一、名词解释

1, 概念实证法;2、交往非参与者;3、定序测量级;4、反向头脑风暴测量法;5、痕迹法;

6、社会基图;7、四分位差;8、复合分组表;9、公理理论;10、情景外推法

二、简答题

1、 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2、 简述概念操作化的含义及其在社会调查中的意义。 3、 设计问卷时,应根据什么样的原则来安排问题的顺序? 4、 简述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设计题

为了调查某大学本科生的择业倾向,需要从全校学生中抽取300名同学进行调查,请设计一种抽样方案,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四、计算题

1、 对某数学单位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调查整理发现,该单位成绩的中位数为75分,算术平均成绩77分,试计算出成绩的众数近似值,并说明相对于对称分布,该单位成绩分布成何种状态/

2、 为了解某地区中学生的视力健康状况,从调查样本200个学生发现近视16人,如果要求置信水平为95.45%,试求出该地区视力近似人数与总体中学生百分比置信区间,并说明置信水平与置信区间的关系。(查表可知F(2)=95.45%)

五、论述题

在社会统计学中,何谓“变异指标”?试论述它在社会统计中的意义与作用,并以举例说明的方式,指出在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2003年(理论与方法一起的) 一、名称解释

1、 参照群体;2、失范;3、隐性功能;4、索引性表达;5、合法化危机;6、效度

二、简答题

1、 简述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关系

2、 在米尔斯看来,哪些方式可以激发社会学想象力? 3、 建构中层理论的策略,具有哪些意义? 4、 简述参与观察法的优缺点? 5、 简述实地研究的过程。 三、计算题

1、 调查100名工人,得到下列结果,求收入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收入 400 500 600 700 人数 20 40 30 10

2、 从一所大学随机调查400名学生,得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2岁,求在95%的置信度下,全校学生平均年龄的置信区间。 (I(1-0.05)=1.96) 四、设计题

请将概念“生育意愿”操作化为一组指标,并将他们设计成问卷中的问题。 五、论述题

1、 试用至少两种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解释当代中国社会的结构变迁。 2、 试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单位”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3、 论述定性实地研究中资料分析的概括性问题。

2004年(理论与方法一起的)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理想类型 2. 社会流动 3. 情境定义 4. 再社会化 5. 偶遇抽样 6. 自填问卷法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默顿功能分析范式中的主要范畴 2. 简述社会控制的基本形式

3. 简述柯林斯有关互动仪式链的观点

4. 什么是调查课题的可行性?它与调查课题的重要性、创新性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5. 请对下表中的结果进行说明:

表一:师生对教改态度的交互统计 % 教师 学生 同意 32.2 38.1 不同意 67.8 61.9 (n) (40) (40) X2=2.36 p>0.05

三. 设计题(共10分)

在一个大城市中要抽取300户居民家庭进行调查;请你设计一种抽样方案

四. 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根据调查和推算,中国每年有二十八点七万人死于自杀,两百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三点六,是第五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在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百分之十九。同时中国也是世界唯一一个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的国家,每年女性自杀率大约比男性高百分之二十五,而这一差异在农村年轻女性中更为突出。据了解,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三至四倍,也就是说全国有九成的自杀发生在农村。

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进行解释

2. 试以日常观察到的事例,来解说戈夫曼分析的印象管理策略 3. 问卷设计时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

2005年(理论与方法一起的)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总加量表 2、续谱排列 3、有机团结 4、社会吸引

5、强制性协作团体

二、简单题(每题12分,共48分)

1、抽样一般都要经历哪几个步骤?

2、在问卷设计中,对问题的语言表达和提问方式有哪些常用的规则? 3、简述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的区别。

4、简述科塞关于社会冲突的正功能的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霍曼斯关于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 2、试述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原则与观点。

四、计算与设计题(每题16分,共32分)

1、调查200名青年工人,得到下列结果,求其平均收入。 收入(元) 人数 600 30 800 70 1000 60 1200 40 合计 200

2、一项研究中需要测量大学生的“同学关系”状况,请设计三个在问卷中用来测量这一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