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软件使用方法大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海地软件使用方法大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海地软件使用方法大全

海地软件地面线文件

采集的地面点文件是*.TXT的(若是*.csv则不用导入excel),先打开excel,采用“数据--导入外部数据--导入数据”打开“选取数据源”对话框,按照楼主地面点文件保存路径找到地面点文件双击打开,在“文本导入向导”中选择“分隔符号”,点“下一步”,选择“空格”,将采集的xyz坐标导入excel。在excel中,若导入后A列为X值,B列为Y值,C列为Z值,则在D列第1行输入公式

“=A1&\回车,D1中显示第一个点“X坐标,Y坐标,高程”,选中D1右下角向下拖动公式,直到采集的数据全部在D列中显示。选中D列中的所有数据,右键“复制”,在CAD中新建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选中输入点 命令,在cad下方对话框中“指定点:”后,右键“粘贴”,则所有采集的地面点输入CAD内。用海地“DTM-电子地形图数字化”打开“地形图数字化”对话框,在“选择高程数据层”中选择所输入点所在的图层,点“确定”,生成*.xyz文件,“DTM—构造DTM”,“DTM—生成DTM”,生成*.tin文件,“纵断面—由DTM切纵横断面”,打开“由DTM切纵横断面”对话框,根据现场采集宽度采用“直接输入”方式,输入左右边距(若输入宽度超过DTM的范围则无法提取),设置切值方式、切值范围、地面线文件格式,设置输出文件的名称及保存路径(注意不要覆盖了实测的dmg文件),点确定则生成了*.dmg、*.dmx文件,若采集的数据中无路线中桩位置坐标、高程,为了提取的地面线的准确,应按上述方法将中桩点(XYZ)输入CAD中再生成DTM,提取*.dmx文件。

2.1.2总体流程

1、您只需按照以下程序操作即可很快浏览到Hard的主要功能,轻松了解它的使用过程。 2、流程考虑到初学者还没有熟练掌握Hard系统,故在流程中不考虑“数模”,即不考虑系统在三维环境中的操作方法。关于数模的操作详见本手册的第四章内容。

流程如下: 第一步:项目管理

→新建或打开项目设置本项目的基本信息,比如打开\\..\\r2002\\sample\\二级公路.prj

1

海地软件使用方法大全

第二步:平面:分为外业资料录入、交互式设计、成果输出三大部分。

1、外业资料录入:→交点线设计将平面的外业资料即交点线资料输入系统,形成交点线文件(*.JDX)。

2、交互设计:→平面设计即利用交点法进行平面设计调入交点线文件(*.JDX),针对每个弯道输入R、LS等参数,按“生成”钮,可得到参数对应的图形,当逐个交点设计完成后,按“输出文件”按钮,将您的设计过程输出到平曲线文件(*.PQX)和交点线文件(*.JDX)(此时的交点线文件为含有曲线要素后的文件)及逐桩坐标文件(*.ZBB),其中平曲线文件*.PQX保存了整个交点设计的过程。→平曲线检查就象总工们一样依据《规范》检验线形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并提交报告,用户可以对违规处进行修改(当然也可以不进行修改)→路线超高加宽计算系统依据公路等级及规范自动完成超高加宽计算,自动生成相应的横断面文件(*.HDM)和超高文件(*.CG)。

3、成果输出:当完成以上的设计过程后就可以进行成果的输出,生成平面设计图、 生成曲线要素表、生成直曲表、生成逐桩坐标表、生成用地图表等。 第三步:纵断面:

分为外业资料录入、交互式拉坡及竖曲线设计、成果输出三大部分。

1、外业资料录入:→输入地面高文件将外业中桩地面高程资料输入系统,形成地面高文件*.DMG,为拉坡作准备。系统提供交互输入的方式,直接将逐桩文件读入,可减少用户输入桩号项,用户可任意加桩,当输入高程后按“回车”可自动到下一个桩号,全部输完后按“确定”按钮,存盘退出。→地面高文件检查对输入的地面高文件*.DMG进行检查,生成出错报告(如发现有错提示,一定要严格按照系统规定的数据文件格式纠正错误)。

2、交互设计:→拉坡控制资料调入参与拉坡的资料。→交互拉坡通过鼠标的拖动或参数的输入进行交互式拉坡(参数输入时请随时注意CAD命令行提示中所出现的快捷键),屏幕左下角动态显示拉坡过程中的各种参数随鼠标移动而发生的变化。→竖曲线设计对上一操作得到的每个变坡点进行修改或竖曲线设计,您可以通过R、T、E中的任何一个参数进行控制设计(在此常用T即切线长来控制生成竖曲线)。退出时提示存盘为*.ZDM文件。→竖曲线检查就象单位总工一样依据《规范》检验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并提交报告,用户可以对违规处进行修改(当然也可以不进行修改)。

2

海地软件使用方法大全

3、成果输出:有了上述设计的结果文件就可以输出各种图表,比如:生成纵断面图、生成纵坡表、生成路基设计表、生成平纵缩图等(在生成纵断面图时先点击标注栏设定,设置好纵断面图的标注栏内容及顺序)。

第四步:横断面:分为外业资料录入、交互式设计、成果输出三大部分。

1、外业资料输入:→输入地面线文件通过交互输入的界面,输入横断面的外业测量资料,用户应首先选择地面线的型式,即平距及高差是相对还是绝对,然后对应纵断面地面高的桩号逐个桩输入:左侧平距高差,右侧平距高差…,输完后“确定”存盘退出。→地面线文件检查检查地面线是否有错,比如平距、高差是否成对,纵横是否配合等,并根据检查后系统提供的报告信息进行修改。

2、交互设计:→横断面基本资料输入调入戴帽子的基本信息。→帽子定制定义标准帽子,标准帽子中边坡和挖方边沟是必不可少的,建议用户在初学过程中帽子不要定得太复杂,可只定制边坡和挖方边沟即可。定制完后保存定制的标准帽子*.MDZ文件。→戴帽子依据规则给每个断面戴帽子,并自动输出相关的文件来存储结果信息。→帽子浏览浏览断面的信息,可以通过查询条件进行查询浏览→帽子交互修改对某个不符和要求的断面进行修改,完成后联动修改相关信息。以上为横断面的设计过程。

3、成果输出:当完成以上的设计后可以输出横断面成果。比如:横断面布图、土石方计算表等、边坡面积表、涵洞表、防护工程数量表、三维全景模型图、3D系统所需模型文件等。

第五步:挡墙设计

→基本资料用户输入挡墙的设计桩号范围及选择所在位置,系统将在路线中提取相关信息。→挡墙设计首先按“墙长”按钮得到墙长,然后选择挡墙的形式,接下来按“自动设计”按钮,系统将依据自然地形条件进行逐桩设计,设计完成后在图形区域会形象的给出示意图,信息窗口给出各段墙基础的最大~最小埋深,用于您的设计控制及修改,当设计完成后按“确定”按钮输出成果文件*.DQ,并即时更新与横断面相关的信息(在此特别注意:挡墙设计完成后系统刷新了帽子文件,如横断面中的帽子定制要作改动的话,重新执行戴帽子操作后,请务必再执行一次挡墙设计的以上步骤;建议用户在执行完戴帽子操作后备份一

3

海地软件使用方法大全

份帽子文件*.mz,以免造成所需设计数据的丢失)。→挡墙验算填写对应的信息按“确定”得到验算报告和验算图档。设计验算完成后就可以输出对应的成果了,比如:生成挡墙图、生成挡墙工程数量汇总表等。

第六步:测设放样

用户选择放样的型式:→切线支距法、偏角法、极坐标法以及全站仪法,选择要放的交点或桩号范围按“计算”按钮,即可生成成果报告,对于全站仪法的计算结果可以直接和全站仪连接。

通过上述的方法,用户很容易掌握Hard系统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方式,从而对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下面的过程将进一步帮助您学习Hard系统,并却会加深您对本系统的理解。

2.2.1引言

通过上述的内容用户可以初步了解Hard系统最基本的操作,下面的章节将略加详细的向您介绍Hard系统的操作,旨在进一步加深你对本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内容的每一步操作,都是必须进行的步骤,如果有一步没有运行,都可能对以后的操作带来影响,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定要按照箭头的提示一步一步地进行,而且每一步要反复认真的理解各参数的意义,这对于掌握本系统具有明显的作用。

2.2.2一步一步跟我学

第一步:项目管理 说明:

1、在项目管理中可以建立新项目或者打开以前已经存在的项目,项目管理文件的扩展名为*.prj。如果是新建项目,首先点击“浏览”,选择项目管理所在的文件路径,然后命名保存,文件路径随之默认为*.prj文件所在的路径,用户也可在文件路径一栏中通过“浏览”自行确定文件路径。在此特别强调:文件路径是指在设计过程中,所有的输入和输出的文件所存放的路径以及数据文件名称的前缀,在软件运行的过程中所有的输入和输出文件,均由系统自动搜索,用户不必再去点击浏览按钮,在此建议初学用户不要修改系统默认的*.prj文件所在的路径,即*.prj文件所在的路径最好与输入和输出文件的路径相一致,以免出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