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自考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社会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封建社会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三大差别”的是() a 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 政治与经济的差别 c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 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a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b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0.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属于() 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21.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 消灭资产阶级b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d 取得国家政权 22.无产阶级专政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a 人民当家做主b 民主集中制c 共产主义d 社会主义民主 23.商品经济的消失的社会是()

a 社会主义社会b 共产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信息社会 2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a 超阶级的全民代表b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c 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d 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军政集团 2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

9

a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 空想社会主义c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6.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

a 社会主义革命中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 共产主义社会 2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

a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b 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 c 建立和谐社会

d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8.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

a 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b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c 实现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d 不断发展社会的民主与法制

29.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萧条、复苏和高涨。 a 危机b 生产c 销售d 购买 30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

a 腐朽的资本主义b 寄生的资本主义c 过渡的资本主义d 发展的资本主义 31.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 价值如何增值b 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 剩余价值的实现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32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除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还有() a 增殖剩余价值的生产b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c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d 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 3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采取的组织形式是()

a 分权制衡形式b 股份制形式c “参与制”形式d 垂直形式 34.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

10

a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 b 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 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 d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35.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a 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 b 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 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 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36.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0多家企业提供,这是()

a 商品国际化的表现b 生产全球化的表现c 贸易全球化的表现d 资本全球化的表现 37.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各个部分()。 a 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 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 c 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 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体形成于()

a 资产阶级革命以后b 工业革命以后c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39.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是()

a 用垄断代替自由竞争;b 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 用国际垄断代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 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40.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除了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外,还包括()

a 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b 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c 劳动力是商品d 劳动力具有价值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2

1.单选题

1.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a 感觉、知觉、表象b 感觉、分析、综合c 概念、判断、推理d 识记、联想、判断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a 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 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c 某些不可知论也承认的观点d 某些唯心主义也承认的观点

3.真理是指()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b 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c 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d 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相决定d 经济基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

5.下列选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a 原始社会b 封建社会c 工业社会d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6.认识的本质是()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7.理性认识的形式是()

a 感觉、知觉、表象b 感觉、分析、综合c 概念、判断、推理d 识记、联想、判断

8.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含义是()。

a 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b 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 c 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d 从个人的愿望和要求出发

9.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10.下列各项不能正确说明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