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9细胞呼吸训练检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9细胞呼吸训练检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考点9 细胞呼吸

一、基础小题

1.(2018·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模拟)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C6H12O6→丙酮酸+[H];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③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 B.第②阶段无ATP生成,第③阶段生成较多的ATP C.第①②阶段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D.第③阶段所用的[H]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答案 C

解析 第③阶段是[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需要酶的催化,A错误;第①②阶段产生少量的ATP,第③阶段有大量ATP生成,B错误;第①②阶段产生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等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C正确;有氧呼吸第①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第②阶段丙酮酸和水生成二氧化碳和[H],因此第③阶段所用的[H]最终一部分来自葡萄糖,一部分来自水,D错误。

2.(2018·贵州贵阳5月适应考试)从小鼠的肝细胞中提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别保存于试管中,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相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持活性需将线粒体置于等渗缓冲溶液中

B.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有CO2产生 C.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氧的消耗量加大

D.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降低温度不改变线粒体的耗氧速率 答案 A

解析 线粒体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有一定的渗透压,因此为保持活性需将提取的线粒体置于等渗缓冲溶液中,A正确;小鼠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发生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不产生CO2,B错误;线粒体中只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降低温度会使有氧呼吸过程所需酶的活性下降,从而降低线粒体的耗氧速率,D错误。

3.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C.动物停止呼吸作用就不能合成ATP,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新陈代谢就此终结 D.呼吸作用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答案 C

解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生物如蓝藻等原核生物,由于存在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仍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叶绿体合成的ATP供暗反应利用,其他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B错误;呼吸作用中有机物的分解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需要有水和氧气参与,无氧呼吸不需要水和氧气参与,D错误。

4.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所涉及的细胞呼吸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

B.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C.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有氧呼吸 答案 C

解析 慢跑时进行有氧呼吸运动,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使人体肌肉酸胀,A正确;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既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又不会冻伤果蔬,B正确;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C错误;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在晒干的过程中,失去的是自由水,自由水减少,呼吸作用减弱,D正确。

5.如图表示O2浓度和温度对洋葱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O2浓度为0时,细胞中能够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O2浓度低于20%时,30 ℃、35 ℃两温度对有氧呼吸速率影响不大 C.由图可知,细胞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位于30 ℃和35 ℃ 之间 D.与b点相比,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O2浓度和温度 答案 C

解析 O2浓度为0时,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此时产生[H]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A正确;O2浓度低于20%时,30 ℃和35 ℃两曲线重合在一起,说明此O2浓度下两温度对有氧呼吸速率影响不大,B正确;由题图可知,细胞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在20 ℃和35 ℃之间,C错误;与b点相比,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O2浓度和温度,D正确。

6.某豆科植物种子吸水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12~24 h期间,植物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在12~24 h期间,细胞的结合水含量不断增加 C.在12~48 h期间,萌发种子的有机物总量不变 D.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细胞线粒体功能加强 答案 D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在12~24 h期间,植物细胞吸收氧气,所以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A错误;在12~24 h期间,细胞的呼吸速率上升,说明自由水含量应不断增加,B错误;在12~48 h期间,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萌发种子的有机物总量减少,C错误;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细胞因为有氧呼吸速率增加,而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所以线粒体功能加强,D正确。

7.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得到沉淀的酵母菌细胞,将沉淀的酵母菌细胞进行如下处理,并向甲、乙、丙3个试管中同时滴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条件下,最终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答案 A

解析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需要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共同作用完成;细胞质基质只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水;在线粒体中反应的物质是丙酮酸,不能是葡萄糖。

8.把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的密封装置置于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经检测装置中葡萄糖减少了a摩尔,气体的体积总量增加了b摩尔。以下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0.5b摩尔

B.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a-b摩尔 C.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a-2b摩尔 D.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6a-3b摩尔 答案 B

解析 该装置测量的气体变化量是呼吸作用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差值,有氧呼吸分解1摩尔葡萄糖需消耗6摩尔O2,生成6摩尔CO2,生成量和消耗量相等;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1摩尔葡萄糖不消耗O2,生成2摩尔CO2。气体总量增加b摩尔,全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说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为0.5b摩尔,A正确;装置中的葡萄糖减少了a摩尔,则有氧呼吸消耗O2量=(a-0.5b)×6=6a-3b,有氧呼吸产生CO2量=6a-3b,B错误,D正确;呼吸作用产生CO2量=6a-3b+b=6a-2b,C正确。

9.(2018·宁夏银川一中三模)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葡萄糖的消耗增加 答案 A

解析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若a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A正确;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减少,B错误;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减少,C错误;若d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葡萄糖的消耗减少,D错误。

10.人体内的[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来自—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④过程不会发生 答案 D

解析 ①过程为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来自氨基和羧基,A错误;③过程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这一过程相同,因此缺氧情况下,也会发生该过程,B错误;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为无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发生有氧呼吸,④过程不会发生,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