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2018)》课程作业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级财务会计(2018)》课程作业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26 500 贷:坏账准备 26 500 (3)2×20年

借:应收账款——丁 5 000 贷:坏账准备 5 000 借:银行存款 5 000 贷:应收账款——丁 5 000 借:坏账准备 11 500

贷: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11 500 (4)2×21年 无分录。

3.【正确答案】 (1)贴现时

到期值=200000*(1+8%*3/12)=204000 贴现息=204000*10%*1/12=1700 贴现值=204000-1700=202300

应收票据贴现时账面价值=202667 [ 200000*(1+8%*2/12)] 借:银行存款 202300 财务费用 1700

贷:短期借款 204000 (2)汇票到期,承兑人未付款 借:短期借款 204000

贷:银行存款 204000 借:应收账款 204000 贷:应收票据 202667 财务费用 1333 (3)汇票到期,承兑人付款 借:短期借款 204000 贷:应收票据 202667 财务费用 1333

第四章 存货

一、单项选择题 1.C

【答案解析】属于自然灾害等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11

2.C

【答案解析】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3.2+2)/(27+23)= -2.4%,则本月应计入“制造费用”的A材料成本=10+10×(-2.4%)=9.76(万元)。 3.B

【答案解析】盘盈的存货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 4.B

【答案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方法。企业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5.C

【答案解析】该原材料的入账成本是1000+845.37/(1+10%)+(1160-160)=11 837(万元)。 6.D

【答案解析】入库材料成本=100×(1-25%)=75(元) 7.B

【答案解析】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10000+(420000-415000)]/(185000+415000)=-1/120 本月发出材料承担的差异额=300000×(-1/120)=-2500元 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297500元 8.B

【答案解析】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在生产经营领用、销售或其他原因转出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会计处理。其中,对于已售存货,计提有存货跌价准备的,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也应当予以结转。 9.B

【答案解析】由于产成品成本56(=40+16)万元大于产成品可变现净值52(=60-8)万元,所以该自制半成品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该自制半成品成本=40(万元)

该自制半成品可变现净值=60-16-8=36(万元) 则该自制半成品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40-36=4(万元) 10.A

【答案解析】该公司按照单项比较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30-28)=2,当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存货净额=(30+21+36)-(30-28)=85(万元) 11.D

【答案解析】Y产品成本=100+95=195(万元),Y产品可变现净值=20×(10-1)=180(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所以Y产品发生跌价,生产Y产品的原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原材料成本=100(万元)

原材料可变现净值=20×(10-1)-95=85(万元) 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85=15(万元) 12.B

【答案解析】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100+70-10+150=310(万元)。

12

13.B

【答案解析】商品进销差价率=[(30 000-20 000)+(120 000-10 000)]/(30 000+120 000)=20%,所以本月销售成本=100 000×(1-20%)=80 000(元) 14.C

【答案解析】A、B、D选项均属于存货范围,而C选项的存货由于与其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发生转移,因而不再属于本企业的存货。 15.B

【答案解析】“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作为“存货”的减项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 16.D

【答案解析】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其账面成本扣除已计提跌价准备等后的余额。 17.B

【答案解析】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在包装物发出时,将其成本作为包装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 18.A

【答案解析】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应填列的金额=80000-10000-5000=65000(元)。 19.B

【答案解析】接受捐赠的利得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20.B

【答案解析】先进先出法下,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因而在存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期末存货价值升高,已销存货成本较低,当期利润增加。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答案解析】委托代销商品由于其所有权并未转移至受托方,因而委托代销的商品仍应当确认为委托企业存货的一部分。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形态上属于原材料,但其目的是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因此不能作为企业的存货进行核算,因而C选项不对。未来约定购入的商品,由于并未实际发生,不能可靠确定其成本,因而就不能确认为本企业的存货,D选项不对。发出商品由于其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并未发生转移,因而仍旧属于本企业存货。 2.ABD

【答案解析】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计入存货成本;企业提供劳务的,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3.ABCE

【答案解析】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环节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计入存货成本。 4.ACD

【答案解析】A选项,商品所有权已由销售方转移至购货方;B选项,由于存货购买行为并未实际发生,不能可靠确定其成本,因而就不能确认为购买方的存货;C和D选项,与存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均已经发生转移,因而属于购买方的存货;E选项不符合存货定义。

13

5.BDE

【答案解析】选项A,尚未确认收入的已发出商品,在“发出商品”科目核算,期末,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下列示;选项B,存货盘亏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记“原材料等”,会引起存货账面价值减少;选项C,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在“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期末,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下列示;选项D,冲回多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时,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会使存货账面价值增加;选项E,已确认收入的发出商品,在确认收入的同时,要结转存货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

6.ACDE

【答案解析】发出包装物结转其成本或摊销时,可根据不同情况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会计科目。 7.ABDE

【答案解析】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期末存货成本高估,可能会引起已销产品成本低估,本期利润高估,所得税增加,净利润增加,并进一步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 8.ACD

【答案解析】可变现净值是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9.ACDE

【答案解析】参照教材相关内容。 10.ABC

【答案解析】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库存中每一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逐项进行比较,每项存货均取较低数确定存货的期末成本,即“单项比较法”。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即“分类比较法”。当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和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即“总额比较法”。 三、判断题 1.×

【答案解析】根据销售合同已经出售的存货,即使存货暂时仍存放在本企业,但其所有权已经发生转移,与其相关的经济利益已不再流入本企业,所以不能再确认为本企业的存货。 2.√

【答案解析】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形态上属于原材料,但其目的是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因此不能作为企业的存货进行核算。 3. ×

【答案解析】对于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物资毁损、短缺等,只有合理损耗的部分方可计入采购成本。 4.×

【答案解析】属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待报经批准处理后,将扣除保险公司和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