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2018)》课程作业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级财务会计(2018)》课程作业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答案解析】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4.×

【答案解析】固定资产存在弃置义务的,应在取得固定资产时,按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5. ×

【答案解析】清理费用与弃置费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清理费用应在处置固定资产时,计入“固定资产清理”,并结转处置净损益。 6. ×

【答案解析】企业自行(或出包)建造的固定资产应当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有关规定计提折旧。 7. ×

【答案解析】企业工程项目领用自产产品应按实际成本结转入在建工程。 8. ×

【答案解析】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应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开始计提折旧。 9. ×

【答案解析】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10.√

【答案解析】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但某些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需要与相关固定资产组合发挥效用,比如民用航空运输企业的高价周转件,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四、业务题 1.【答案及解析】

(1)首先计算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

①该设备的入账成本=400÷(1+10%)+300÷(1+10%)+300÷(1+10%)=836.96(万元)

②未确认融资费用=1000-836.96=163.04(万元) (2)2013年末购入该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 836.9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0 未确认融资费用 163.04 贷:长期应付款 1 000 银行存款 160 (3)每年利息费用的摊销表:

日期 2014年 2015年

2

3

年初本金 当年利息费用 当年还款额 836.96 520.66 83.70 52.07 35

当年还本额 316.30 247.93 400.00 300.00 2016年 272.73 27.27

300.00 272.73 (4)2014年末

①支付设备款并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 83.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83.7 借:长期应付款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②计提折旧

应计折旧额=836.96×2/5=334.78(万元) 借:制造费用 334.78 贷:累计折旧 334.78 (5)2015年末

①支付设备款并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 52.0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2.07 借:长期应付款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②计提折旧

应计折旧额=(836.96-334.78)×2/5=200.87(万元) 借:制造费用 200.87 贷:累计折旧 200.87 (6)2016年末

①支付设备款并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 27.2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27.27 借:长期应付款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②计提折旧

应计折旧额=(836.96-334.78-200.87)×2/5=120.52(万元) 借:制造费用 120.52 贷:累计折旧 120.52 (7)2017~2018年末计提折旧

应计折旧额=(836.96-334.78-200.87-120.52)÷2=90.395(万元) 借:制造费用 90.395 贷:累计折旧 90.395 2.【答案及解析】

(1)固定资产安装完毕入账价值=(2000-400-183)+300+100+150+33=2000(万元)

36

(1)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1417 累计折旧 4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83 贷:固定资产 2000 借:在建工程 400 贷:工程物资 300 原材料 100 借:在建工程 15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0 借:在建工程 33 贷:银行存款 33 借:固定资产 2000 贷:在建工程 2000

(2)2018年度应提折旧额=2000×2/10×1/2=200(万元) 借:制造费用 200

贷:累计折旧 200

3. 【答案及解析】

(1)借:固定资产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 贷:实收资本 9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6 (2)2017年的折旧=100×2/4=50(万元) 借:制造费用 50

贷:累计折旧 50 (3)2017年年末,减值判断:

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50-3=47万,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48万,所以可收回金额为48万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0-50=50(万元)

固定资产的减值金额=50-48=2(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4)2018年12月时:

①2018年的折旧=48×2/4=24(万元) 借:制造费用 24 贷:累计折旧 24 ②处置:

借:固定资产清理 24

37

累计折旧 74(=50+24)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贷:固定资产 100 借:银行存款 3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 借:固定资产清理 6

贷:资产处置损益 6

第八章 无形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C

【答案解析】A选项,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计入管理费用;B选项,商誉具有不可辨认性,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D选项,开发新技术过程中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如果符合资本化条件应予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则应当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2.B

【答案解析】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所购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作为成本。 3.A

【答案解析】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应按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4.A

【答案解析】由投资者投资转入无形资产,应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借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 5.C

【答案解析】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100+20+30+1+2.5=153.5(万元)。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全部费用化,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内部开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由开发阶段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组成。在开发阶段发生的除去上述可直接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活动的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等不构成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 6.C

【答案解析】为加强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核算,企业应设置“研发支出”科目,下设“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明细,核算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7.C

【答案解析】通常,企业购入以支付土地出让金的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和建造自用项目前按支付或补交的土地出让金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已经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