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作古诗词及诗词韵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如何写作古诗词及诗词韵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可平可仄的就可以随便填。 最基本的词谱: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于古诗词中的平仄韵律,

分清平、上、去、入四声的字 ,平就是平声字,上、去、入是仄声字平就相当于普通话的1,2声,上相当于3声,去相当于4声

但是你要注意,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普通话里的“入”声字已经被分到了平、上、去3声里面了。具体要做的是:找一部平水韵或 晚翠轩词韵(网上有,BAIDU搜1下即可)帮你搜了1个平水韵看里面的入声韵部的入声字,读这些字,如果您是南方人,您会觉得入声字的发音方法和平、上、去3声不同,那您就可以多读多熟悉,做到能分清楚普通话里归到平声里面的入声即可;

如果您是北方人,那么恭喜您,您不可能通过读分出入声字,您就需要把归到平声里面的入声背下来。写诗:

格律诗中,5绝、7绝,5律、7律分别都有4种不同的平仄,王力的《诗词格律》上有 ,把他全都记下来,然后按格律写诗。 填词:

填词就看词谱,词谱网上能找到,书店也有,新手推荐《百香词谱》这个谱相对要宽松1些。。 谱子里面要求仄声的字您就填个仄声字,谱子里面要求平声的字您就填个平声字,可平可仄的就可以随便填。

5

1、平起式(一、二、四、六、八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简称首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简称颔联)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简称颈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简称尾联)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内可仄可平。 2、仄起式(一、二、四、六、八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内可仄可平。 五、五言律诗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不压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七言绝句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6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实这写诗和文章一样,一定要注意抑和扬。就象人的钢和柔,钢柔并济。 (一)

1:平声,现代汉语的一声。字可平可仄,这里读平声现代汉语的一声。 2:阳平声,也就是现代汉语的二声。同一个韵脚里,平仄不能通押。 3:入声字,入声字读成四声但要尽可能读得短促一些。

开篇“一霎灯前醉不醒”,先来说说韵脚:这个“醒”字古音有平有仄,按现在的说法,它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阳平声,也就是现代汉语的二声。诗词押韵有一个死规定:同一个韵脚里,平仄不能通押。我看过不少诗词爱好者写诗填词不知道这个规矩,觉得只要韵母一样就算押韵,其实真要那么押韵,读起来就太别扭了。大家以后如果看到古典诗词里同一个韵脚里有平有仄,要知道那不是古人写错了,而是因为存在古今读音的差异,就像“醒”字的这个情况一样。

“只看愁损翠罗裙”,“看”字可平可仄,这里读平声,现代汉语的一声。

“麝篝衾冷惜余熏”,“惜”是入声字,读诗词遇到入声字有一个很不规范但很方便的替代方法,那就是把入声字读成四声,比如“惜”可以读成“戏”,但要尽可能读得短促一些。 “可耐暮寒长倚竹”,“竹”是入声,方法同上。

“便教春好不开门”,“教”字可平可仄,这里是平声,现代汉语的一声。

下面,把这些影响声音流畅的字换成括号里的字,大家再读一下,感觉就不一样了。常常这样练习一下就逐渐能体会到古典诗词的音律之美了: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刊)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戏)余熏。 可耐暮寒长倚竹(住),便教(交)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 古诗词的平仄与入门(一)( 一、押韵

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臵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臵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古人押

7

韵是按韵书的。古人所谓的“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韵书压韵也是很和谐的。宋代以后,由于语音的变化较大,诗人仍然按旧韵书压韵,就不那么和谐了!今天如果我们写旧体诗,并不一定要按古人的韵书,但是如果要学习旧体诗词,还是要了解古代的韵书的,这样,我们才不致误认为古人写诗不押韵! 二、四声

四声,指汉语的四种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四个声调,古代汉语的四声则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二者关系如下:

1、平声,后代演变成阴平和阳平。 2、上声,后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声。 3、去声,后代绝大部分仍然是去声。

4、入声,在普通话里完全消失,分别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讨论平仄的问题。 三、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四、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下文将详细讨论。 古诗词的平仄与入门(二) 一、平水韵(旧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韵书押韵的。韵书有诗韵和词韵之分,词韵比诗韵宽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