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学习读本全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学习读本全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教育的新阵地,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供 了新的载体和手段。

与之同时,网络文化也降低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教育目标的能见度。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这些 信息分散了人的注意力,降低了人们对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判断和领悟。

网络文化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较量更加尖锐。网 络文化具有多元竞争性,事实上,西方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和 信息优势在网络文化这个“江湖”上已占据着统治地位。西方 的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斥于网络,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被消解,被碎片化、边缘化。网络 文化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也有不利影响,另外, 网络文化降低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约束力。由于思 想道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网络技术的掌握和拥有的程度不 同所产生的“数字鸿沟”也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带 来了挑战。

? 三、培养社会责任,正确面对人生

? 网络以其自由、便捷、隐秘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

值观念。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为人类精神生活开拓了巨大空问网络世界中,精神自由是最大的自由.在网络与人的对话中,理性缺席了,人回到了非理性层面,摆脱了道德与法律。既然是在虚拟世界,对话的不是人,也就用不着有现实世界的禁忌,于是,网络色情文化泛滥成灾,性不再成为禁忌,感官享受成了网民追逐的目标。这种非理性的对话,以及由此带来的感官享受,可以让人上瘾。非理性在精神世界的扩张,蚕食着理性,导致价值观念崩溃。

? 培养社会责任,正确面对人生

? 网络文化就是抹去了社会责任这一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虚拟世界割裂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消弭了道德存在。 虚拟世界可以给你一切,要什么有什么,尽管一切都是 虚拟,却丝毫不影响感觉。在虚拟世界似乎不存在道德, 网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价值判断、道德底线统统消 失了,人们似乎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和义务。在虚拟世 界,随意的谩骂、攻击屡见不鲜,假话、欺骗无人计较。 社会化的目的,就是要遏制非理性的滋长,但是,虚拟世 界使得非理性生长得非常丰满,甚至使人性中所有劣根性 的东西,有了活动的空间,从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结果 是造成人格分裂。

? 四、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 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正确处理个人 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是加强网络道 德教育的重要部分。

? 一方面,网络对人们确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有着积极 影响。

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完善,它不仅传播技术理性的知

识,在技术选择中也包含了历史人文的选择因素;技术 发展越快,人文的选择性也就越强。

? 另一方面,网络对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着消极影响,例如,网络信息崇拜强化了人们的唯科技

主义价值观。

? 加强价值观培养的途径:

1、要让人们认识到网络世界固然可以与现实社会共生共存,并行发展。 2、引导人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 3、构建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健全法规制度,加强阵地 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对技术人员 开设“网络伦理”课程或讲座,对他们系统的进行网络道 德教育。

? 第二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 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 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各自以其特有的含义和实 践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 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 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需要

?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程,新媒体中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相互激荡,西

方意识形态对我国主流意识的渗透和冲击不容忽视.而新媒体中个体自由、无监督状态下的选择,更使得个体易于接受多元的价值观,也使得道德选择处于迷茫和混乱状态,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主导。

(二)在网络环境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是其自身发展的要求

? 在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

的普及,信息爆炸性增长,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认知领域,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对生产力的解放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给人们的伦理观念和精神世界带来很大冲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把网络当做重要阵地,视作建设先进文化的主战场之一。 ? 在网络传播中,东西方文化思潮的交汇、碰撞更 为直接,互联网传播环境是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 多种思想碰撞的相对复杂的文化环境。我们要通过 网络文化的建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 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确立科学发展观;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 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文化自信心、自豪 感;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提 供文化场所、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文化活动与实践,激发人们 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如何做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

2、是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网络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加强建设网络道德教育的平台,积极探索网络道德教育方式。 3、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三)如何做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

2、是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网络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加强建设网络道德教育的平台,积极探索网络道德教育方式。 3、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 第三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网络道德教

育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

?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与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由胡锦涛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

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其具体内容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 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社会在关注经济社会

发展的同时,要高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是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人的荣辱意识在内的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网络道德教育建设的关系 ?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德性建构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环境下,

社会主义荣辱观应成为我国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德性,更应该是专业技术人员自觉追求的德性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成为社会德性的条件:

? 其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是某一个阶级或阶层的价值追求,而是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应遵守

的道德规范,具有普遍适用性;

? 其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包涵的道德规范,也蕴含着特定的道德德性,“八荣八耻”体现着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确立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的基本准则。

? 另一方面,网络教育是拓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 途径和方法。

? 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及

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风貌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大潮也对传统教育的观念、途径、

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网络对德育工作恰似一柄双刃剑: ? 1、网络可以扩大人们之间交流,开阔视野,提高教育效果;

? 2、国际互联网上腐朽思想的侵袭及其他黄色污染、网络游戏的危害,同样也不容忽视。 ? 三、如何推进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 (一)重视网络伦理建设,打造荣辱观教育新平台

? 以网站、论坛平台等扩展道德教育的多种途径,以网络即时交流、网络征文、网络讨论、网

络心理咨询等增加道德教育途径。这种沟通和宣传教育平台的建立,有助于人们随时在网上获取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接受生动形象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接受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奠定网络宣传战线的物质基础。

(二)大力开发正确荣辱观的宣传教育软件 把严肃的“八荣八耻”宣传主题编成生动形象的计 算机程序,以一种符合上网群众兴趣的方式以吸引 人们愿意使用、主动使用,从而达到情景交融、寓 教于乐的目的。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以生动快 乐的形式内化为广大网民的道德观。

(三)实现信息网络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整合

? 2006年,为推动互联网界文明办网,把互联网站建设 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虚拟社区的和谐家园,千龙 网、搜狐网、新浪网、网易网等十四家网站,联合向全 国互联网界发出了文明办网倡议书。其内容如下:

1. 在互联网工作者中大力宣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 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 传播弘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 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内容为荣,坚 持文明办网,把互联网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 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

2. 坚决抵制与社会公德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相背离的 不良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

? 不刊载不健康文字和图片,不链接不健康网站,不提供 不健康内容搜索,不发送不健康短(彩)信,不开设不健 康声讯服务,不运行带有凶杀、色情内容的游戏,不登载 不健康广告;不在网站社区、论坛、新闻跟贴、聊天室、 博客等中发表、转载违法、庸俗、格调低下的言论、图 片、音视频信息,积极营造网络文明新风。 3. 坚持自我约束,实施行业自律。

建立、健全网站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制作、发布 流程,强化监管、惩处机制;加强对网站从业人员的职 业道德、网上公德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推动互联网 行业健康发展。

4. 自觉接受管理,欢迎社会监督,开设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建立全天候举报制度,对网民反映的问题认 真整改,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让社会信 任,让家长放心,让广大网民文明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