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讲座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6S管理讲座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要(允许放置) 1.电话号码本1个 2.台历1个 3.三层文件架1个 4.电话机 5.笔筒1个 不要(不允许放置) 1.照片(如玻璃板下) 2.图片(如玻璃板下) 3.文件夹(工作时间除外) 4.工作服 5.工作帽

2.“场所”的基准

所谓场所的基准,指的是到底在什么地方要与不要的判断。可以根据物品的使用次数、使用频率来判定物品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才合适,如表3-2所示。明确场所的标准,不应当按照个人的经验来判断,否则无法体现出6S管理的科学性。

表3-2 明确场所的基准

使 用 次 数 一年不用一次的物品 平均2个月到1年使用1次的物品 平均1—2个月使用1次的物品 1周使用1次的物品 1周内多次使用的物品 放 置 场 所 废弃或特别处理 集中场所(如工具室、仓库) 置于工作场所 置于使用地点附近 置于工作区随手可得的地方 3.“废弃处理”的原则

工作失误、市场变化等因素,是企业或个人无法控制的。因此,不要物是永远存在的。对于不要物的处理方法,通常要按照两个原则来执行:第一、区分申请部门与判定部门;第二,由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处理不要物。 例如,质检科负责不用物料的档案管理和判定;设备科负责不用设备、工具、仪表、计量器具的档案管理和判定;工厂办公室负责不用物品的审核、判定、申报;采运部、销售部负责不要物的处置;财务部负责不要物处置资金的管理。

“整理”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在6S管理活动的整理过程中,需要强调的重要意识之一就是:我们看重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物品的原购买价格再高,如果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没有使用该物品的需要,那么这件物品的使用价值就不高,应该处理的就要及时处理掉。

很多企业认为有些物品几年以后可能还会用到,舍不得处理掉,结果导致无用品过多的堆积,既不利于现场的规范、整洁和高效率,又需要付出不菲的存储费用,最为重要的是妨碍了管理人员科学管理意识的树立。因此,现场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规范的现场管理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物品的残值处理可能造成的损失。

【案例】

甘肃某水泥生产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工会主席以及车间主任一行五人专程到北京学习6S现场管理的课程。回到企业后,他们推行了8个月的6S管理,效果显著,一举成为甘肃省建材行业现场管理的标杆企业。当时,建材行业协会在这家企业举行了一次现场管理创新大会,这家企业给与会代表发了一份企业推行6S管理的成果报告。其中,很明确的一条就是:八个月来共处理了55万元积压物品。一般人的看法是,55万元物品报废了,应该是一笔巨大的损失。但这家企业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感到从中得到了很大好处:没处理这些物品前要找到及取出某个物品需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处理这批积压物品之后,整个车间、仓库都用区划线划分,通过标识、定点摆放等手段,找到及取出一个物品只需要十分钟左右。因此,这家企业注重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自检】

请您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海南某企业建设了好几个厂房,但没过多久,公司领导发现,空间仍然不够用。于是,公司开始在厂房之间搭建天棚作为临时仓库,希望等有空余地方的时候再拆掉这些临时仓库。但是,公司领导却发现,堆放的物品依然越来越多!

看完上面这个案例后,您有何感想?您认为这家企业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果您作为这家企业的领导,学习完6S管理的知识后,您打算如何做?请简要阐述您的观点。

整顿

整顿的含义

整顿是把需要的事、物加以定量和定位。通过上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最快速地取得所要之物,在最简捷、有效的规章、制度、流程下完成工作。

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使得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整齐的

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整顿的三要素

所谓整顿的三要素,指的是场所、方法和标识。判断整顿三要素是否合理的依据在于是否能够形成物品容易放回原地的状态,如图3-2。当寻找某一件物品时,能够通过定位、标识迅速找到,并且很方便将物品归位。

图3-2 整顿良好的表现

1.场所

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设定,物品的保管要做到“定点、定容、定量”。场所的区分,通常是通过不同颜色的油漆和胶带来加以明确:黄色往往代表通道,白色代表半成品,绿色代表合格品,红色代表不合格品。

6S管理强调尽量细化,对物品的放置场所要求有明确的区分方法。如图3-3,使用胶带和隔板将物料架划分为若干区域,这样使得每种零件的放置都有明确的区域,从而避免零件之间的混乱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