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甘肃省天水市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答案】C 【解析】 解:

A、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若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则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不是100℃,故A错误;

B、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B错误; C、冬天搓手时,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故C正确;

D、汽油机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2)(3)(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可以改变内能,且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解决问题的诀窍是: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的。 5.【答案】D 【解析】

解:A、图甲是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故A正确; B、图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B正确;

C、图丙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能够反映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C正确;

D、图丁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此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涉及的实验内容较多,解题时首先要弄清四个选项所研究的是哪些实验或现象,再进行判断。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它在工作时要消耗电能;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得到了电能;安培定则是判断电流方向和螺线管的极性;注意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6.【答案】A 【解析】 解:

A、C、由乙图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最大时,两端电压最大,为14V;此时电路电流最小,为0.2A, 因为I=

=

=70Ω。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根据题意得:

解得.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

B、当电路电流为I′=0.4A时, 电路总电阻为R′=

=

=45Ω,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2′=R′-R1=45Ω-20Ω=25Ω.此选项错误; D、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P最大=UI最大=18V×0.9A=16.2W.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由甲图知,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①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由乙图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最大时,两端电压最大,为14V;此时电路电流最小,为0.2A;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最小时,两端电压为0;电路电流最大,为0.9A.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特点列方程组得到电电压和定值电阻的阻值;

②已知电电压和电路电流,可以得到电路总电阻;已知电路总电阻好定值电阻阻值,可以得到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③已知电电压和电路最大电流,利用公式P=UI得到电路最大功率。

本题考查电阻、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是欧姆定律、电功率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根据图象得出数据解决问题,要记住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7.【答案】2 1.8 直线传播 【解析】

解:(1)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物距为2m,则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也为2m;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所以1.8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也为1.8m;

(2)树叶间有空隙,形成一个个小孔,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2;1.8;直线传播。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2)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平面镜成像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常见,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8.【答案】热值 吸 【解析】 解:

(1)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2)为保证火箭安全,箭体上涂有一层特殊固体物质,在高温下先熔化,再汽化,因为熔化、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这样箭体的温度就不会太高。 故答案为:热值;吸。

(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越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

(2)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物质从汽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熔化、汽化时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有降温作用。 本题考查了利用热值、物态变化的概念及吸放热情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9.【答案】扩散 弹性势 动 【解析】

解:夏日荷花盛开,飘阵阵花香,这是扩散现象; 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箭射出去后具有动能,这一过程中是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故答案为:扩散;弹性势;动。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越剧烈;

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在判断是哪种能量转化成了另一种能量的标准是:减小的转化为增多的。

此题考查了扩散现象和能量的转化,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

8

10.【答案】电磁波 3.0×10【解析】 解: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时,导航仪与通讯卫星之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8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相等,都是3.0×10m/s。

8

故答案为:电磁波;3.0×10

要解答本题需知道电磁波的作用和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本题考查电磁波应用以及电磁波的速度,是一道基础题。 11.【答案】N N 减弱 【解析】

解:(1)伸出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曲指示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螺线管的左端为电磁铁的N极,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道理可知,小磁针的A端是N极;

(2)在此实验装置中,保持电流不变,将开关S由a换到b,则减少了线圈的匝数,因此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 故答案为:N;N;减弱。

(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判断C端的极性;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电流不变时,匝数越少,磁性越弱;匝数一定时,电流减小,磁场减弱。

本题考查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和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有一定的综合性。

12.【答案】2:3 2:5 【解析】 解:

(1)已知电阻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2:3, 开关S断开时,电阻R1、R2串联, 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则R1与R2的电功率之比:

=

=

=;

(2)开关S断开时,电阻R1、R2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此时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由I=U1=IR1=

可得,电压表的示数:

×R1;

开关S闭合后,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为U; 所以,开关S闭合前后,电压表两次的示数之比为

=

=

=

=。

故答案为:2:3;2:5。

(1)开关S断开时,电阻R1、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根据P=I2R可求得R1与R2的电功率之比;

(2)开关S闭合时,电阻R2被短路,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的电压,根据

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然后可知电压表两次的示数之比。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13.【答案】140 3000 1000 【解析】 解:

(1)由图知,小英家7月份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W=6768.2W?h-6628.2W?h=140W?h; (2)由电能表的参数可知,工作电压为U=220V,允许工作的最大电流为I=30A, 电能表允许用电器工作的最大总功率:P大=UI=220V×30A=6600W, 已知她家现在已经接入用电器的总功率为3600W,

则最多还可以同时连接用电器的功率为6600W-3600W=3000W;

(3)3200imp/W?h表示每消耗1W?h的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3200次, 则电能表指示灯闪烁160次时,饮水机消耗的电能:W=饮水机的实际功率:P=

=

=1W=1000W。

W?h=0.05W?h,

因为饮水机正常工作,所以饮水机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则饮水机的额定功率是1000W。

故答案为:140;3000;1000。

(1)电能表显示的数字中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为W?h,两次示数只差即为本月用的电。 (2)由电能表的参数可知工作电压和允许工作的最大电流,根据P=UI求出电能表允许用电器工作的最大总功率;

(3)3200imp/W?h表示每消耗1W?h的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3200次,据此可求出当电能表指示灯闪烁160次消耗的电能,又知道工作时间,根据公式P=

求出该用

电器消耗的功率。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和电功的计算以及电能表的读数,明白电能表参数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解:图中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故入射角为90°-30°=6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为60°。

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完成光路,如下图所示:

【解析】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