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重庆市巴南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4)触电是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火线造成的,发现有人触电后,采取的措施不能让自己直接或间接再接触火线,以防止自己再触电。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答案】B

【解析】

C、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干电池在使用时,不能用导线直接连接正、负极连接起来,否则会造成短路,故D错误。 故选:A。

(1)摩擦起电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得到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电子带正电;

(2)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制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如果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会形成短路,可能烧坏电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7.【答案】D

【解析】

解:闭合开关S1和S2,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只断开开关S2后,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ACD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只断开开关S2后,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B正确。

解:

AB、由题知,两灯的额定功率相同但额定电压不同,由P=阻不同;

2

两灯泡串联后接在电路中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两灯的电阻不同,由P=IR可

的变形式R=可知,两灯的电

知,两灯的实际功率不同,则两灯的亮度不同,故A错误;

故选:B。

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与额定功率无关,且两灯的规格不同,所以两灯的亮度

闭合开关S1和S2,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只断开开关S2后,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电阻的串联可知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的额定电压大,故C错误;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6.【答案】A

【解析】

不同,故B错误; C、由P=

的变形式U=

可知,额定功率相同时,灯泡的电阻越大,其额定电压越大;

2

若灯L1较亮,则L1的实际功率较大,且串联时电流相等,根据P=IR知,L1的电阻较大,则L1

D、若灯L2较亮,则L2的实际功率较大,且串联时电流相等,根据P=I2R可知L2的电阻比L1大,故D正确。 故选:D。

两灯泡的额定电压不相等,额定功率相同,根据P=

比较两灯泡的电阻;两灯泡串联时通过

解: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带负电荷,电子是从毛皮传给橡胶棒,故A正确; B、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而排斥,故B错误;

2

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P=IR比较两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大小,实际功率大的灯泡较亮。

第5页,共11页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要注意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与额定功率无关。 8.【答案】C

【解析】

由电路图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电压表V1的示数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R1的功率最大,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2两端的最小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根据P=UI求出电阻R1的最大电功率; (2)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再根

解: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电压表V1的示数U1max=3V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R1的功率最大,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max=

=

=0.3A,

据欧姆定律求出R2两端的电压,进一步确定电压表V2示数范围、电流表A的示数范围、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取值范围,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1两端的最小电压,利用P=UI求出电阻R1的最小电功率。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电路中各量的最大和最小值的确定,有一定的难度。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最小电压: U2min=U-U1max=4.5V-3V=1.5V, 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2min=电阻R1的最大电功率:

P1max=U1maxImax=3V×0.3A=0.9W;

=

=5Ω,

9.【答案】欧姆 电阻

【解析】

解:

欧姆通过大量的实验探究,最先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为了纪念他做出的贡献,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电阻的单位。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故答案为:欧姆;电阻。

即:I=

=

=0.15A,

电阻的符号为R,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

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U2=IR2=0.15A×20Ω=3V, 所以,电压表V2示数范围为1.5V~3V,故A错误; 电流表A的示数范围为0.15A~0.3A,故D错误; 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取值范围为5Ω~20Ω,故B错误; 此时,电阻R1两端的最小电压:U1min=U-U2=4.5V-3V=1.5V, 电阻R1的最小电功率:P1min=U1minI=1.5V×0.15A=0.225W, 所以,电阻R1的电功率取值范围为0.225W~0.9W,故C正确。 故选:C。

第6页,共11页

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符号和国际单位,不要将各符号和各单位相互混淆。 10.【答案】扩散 热传递

【解析】

解:将中药倒入脚盆里的热水中,一会儿整盆水变成“药水”,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双脚放入药水中,内能由热水传递给双脚,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脚的内能,使脚变暖和。 故答案为:扩散;热传递。

(1)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进行解答,即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在宏观上的表现和改变内能的方法,平时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11.【答案】40 480

【解析】

则通过R的电流: IR=I-IL=0.6A-0.5A=0.1A;

(2)在(1)中,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由I=R=

=

可得R的阻值:

=60Ω;

解:(1)由P=t=

=

可得,1度电能够使25W灯泡正常工作的时间: =40h;

由图乙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干路电流I′=0.55A, 则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U′I′=3V×0.55A=1.65W,

即:当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1.65W 时,电源电压为3V,干路电流I′=0.55A,

(2)教室内灯泡消耗的总电能: W′=nPt′=8×25×10-3kW×

h=

kW?h,

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通过R的电流为: IR′=

=

=0.05A,

因“36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动3600转, 所以,电能表的表盘转过的圈数: n=3600R/kW?h×

kW?h=480R。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 IL′=I′-IR′=0.55A-0.05A=0.5A,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求出灯泡正常工作的时间;

PL′=U′IL′=3V×0.5A=1.5W。 故答案为:0.1;1.5W。

分析电路的连接及电压表测量的电压和电流表测量的电流:

(1)根据小灯泡 L 标有“6V,3W”字样的含义,根据P=UI求出灯的额定电流,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图象读出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R的电流; (2)由(1)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R的阻值;由图乙,根据P=UI,可知当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1.65W电压表的示数和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利用P=UI求出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象中找出小灯泡与定值电阻消耗的总功率为1.65W时的电压和电流值,同时要注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

第7页,共11页

故答案为:40;480。

(1)知道灯泡的功率和消耗的电能,根据P=

(2)“36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动3600转,根据W=Pt求出教室内灯泡消耗的总电能,然后求出电能表的表盘转过的圈数。 本题考查了电功公式的灵活应用,明白电能表参数的含义是关键。 12.【答案】0.1 1.5W

【解析】

解:由电路图可知,R与L并联,电压表测并联部分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1)小灯泡 L 标有“6V,3W”字样表示灯的额定电压为6V,灯的额定功率为3W, 由P=UI可得,通过灯泡的额定电流: IL=

=

=0.5A,

因电压表的示数为6V,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此时灯正常发光,由图象可知,干路电流表的示数I=0.6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3.【答案】挂烫机通电对内部的水进行加热 电能转化内能

【解析】 所以,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其功率P1=PL=2W, 由P=UI可得,通过灯泡的电流: IL= =

解:①挂烫机通电对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②挂烫机底部安装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当把挂烫机放在平整的地面上时,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将吸盘紧紧的压在地面上,防止挂烫机在工作时位置发生移动;

③挂烫机通电对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后产生的灼热水蒸气,是从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然后又变成液态的小水滴的,故发生的物态变化为先汽化后液化。 故答案为:

物理现象:挂烫机通电对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物理知识:电能转化内能。

结合挂烫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过程,选择相关的现象,可用物理知识做出解释。

结合题干中的内容,能找出相关的现象,并用合理的物理知识做出解释,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解: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电热丝R2串联;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则由I= 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

U1=IR1=0.3A×10Ω=3V;

(2)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R2两端的电压: U2=U-U1=9V-3V=6V;

则通电1min钟,电热丝R2产生的热量: Q2=W2=U2It=6V×0.3A×60s=108J。 答:(1)电阻R1两端电压为3V;

(2)通电1min钟,电热丝R2产生的热量为108J。 【解析】

=0.5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 I2=I-IL=0.9A-0.5A=0.4A,

由I= 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2= = =10Ω,

则R2=20Ω;

(3)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R1与L串联,

由灯泡的功率之比P2:P1=1:4可得,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 P2=P1=×2W=0.5W,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2

所以,由P=IR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 = =0.25A,

电路的总功率: P总=UI′=4V×0.25A=1W,

因串联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 所以,定值电阻R1的电功率: P1=P总-PL′=1W-0.5W=0.5W。 答:(1)灯泡的灯丝电阻为8Ω;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

(3)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定值电阻R1的电功率为0.5W。 【解析】

(1)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

求出灯泡的灯丝电阻;

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电热丝R2串联;

(1)已知电阻R1的阻值和电流表的示数,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R2两端的电压,由Q=W=UIt即可求出R2产生的热量。 本题考查电压、电阻以及电功的计算,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电功公式即可正确解答。

可得,灯泡的灯丝电阻: 15.【答案】解:(1)由P=UI= RL= =

=8Ω;

(2)当开关S1、S2都闭合,且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在中点时,R2与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可知此时灯泡的电功率,根据P=UI求出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R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进一步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R1与L串联,根据P2:P1=1:4求出灯泡的实际功率,利用串联电路

2

的电流特点和P=IR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UI求出电路的总功率,电路的总功率减去灯

泡的电功率即为定值电阻R1的电功率。

(2)当开关S1、S2都闭合,且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在中点时,R2与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U=UL=4V,

第8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