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第 六 单 元集体备课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语文s版第 六 单 元集体备课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

2.提问: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后回答)

3.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数一数这段有几句话?有没有不常见的标点符号?

指导学生认识“?”——问号,用在句子末尾,表示疑问的,一句完整话的结尾有时用问号。

2.问:为了让石榴笑,力力想了哪些办法?(力力唱歌、跳舞、讲笑话。)

3.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结合插图和生活常识理解)石榴为什么不笑?(因为它还没有到成熟的时候)

4.指导朗读,读问句时,语气要上扬。 5.教师领读,学生练习读。 (四)学习第三段。

1.齐读:大家想一想这段有几句话?

2.提问:谁来了,石榴才笑呢?石榴是怎样笑的?(指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课文回答问题)

3.出示词语卡片“慢慢地、一颗颗”,观察它们的特点。(都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词前两个字相同,第二个词后两个字相同。)

让学生举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悄悄地、快快地、一条条??) 4.展开想象,拓展思维。

组织课堂讨论:石榴一笑,力力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满树的石榴都张开嘴笑,一定很好看;我可以吃到酸酸、甜甜的石榴籽了??)

5.朗读第三段。

9

五、实践活动。

让学生说说还知道什么水果(或蔬菜、庄稼)在什么季节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儿的,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六、总结全文。

小朋友们,石榴从不笑到笑,相信你们一定从中发现了小秘密,增长了知识。生活是美好、多姿多彩的,老师希望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快乐中丰富知识。

第 二 课 时

一、说一说。(渗透在第一课时中) 二、描描写写。 王、力、石、牙。

三、词语花蓝(已渗透在课文教学中) 板书设计: 石榴

唱 歌

力力 跳 舞 17.石榴笑了 讲笑话

秋风 “呼呼”地吹 笑了

教学反思:

16 浪 花

10

不笑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通过“我”感到的、看到的,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浪花怎么来的,来做什么和它给“我”带来的欢乐。课文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插图颜色鲜明。反映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体现了儿童热爱美好生活的快乐心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字,会认10个字。

2.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句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在大海边玩耍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预习:轻声读课文,想想浪花是怎样和小朋友玩的?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见过大海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到海边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二、观察图画,理解图意。

(一)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大海边)大海上有什么?(浪花)

(二)图上画的谁?(小男孩)他在干什么?(他在和浪花玩耍)

(三)小男孩的表情怎样?(很高兴)他为什么高兴?(因为玩得很开心,捡了许多贝壳和小虾。)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1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利用本课挂图帮助学生理解“沙滩”、“浪花”两个词的意思。

2.出示句子:我坐在沙滩上玩耍,告诉学生这个句型是“谁”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1)练习说句子:爸爸坐在沙发上 妈妈坐在

(2)方法:三个条件少哪个就补哪个。 (3)小组内说,全班交流。

3.提问:我和浪花玩得怎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插图中小男孩和浪花都在开心地笑,课文中写小男孩笑得流眼泪,浪花笑着跑回家。)

4.指导朗读,要读出“我”和浪花高兴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

2.浪花给“我”捧来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捧”的意思。 3.看到雪白的贝壳和青青的小虾,“我”的心情怎么样?(很高兴、很开心)启发学生想象:浪花还可能给我“捧”来什么?

4.指导朗读。 (三)学习最后一段。 1.读课文。

2.作者把浪花比做什么?(一群淘气的娃娃)这说明什么?(“我”非常喜欢浪花)

3.朗读课文,读出喜爱之情。 五、配乐朗读课文。 六、总结课文。

小朋友们,想去大海边玩吗?祖国的浪花和沙滩那么可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