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份试卷合集)福建省漳州市名校高中2019年语文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10份试卷合集)福建省漳州市名校高中2019年语文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赖远明能“破冻土难题,创天路奇迹”的原因。(4分)

9.请结合文章分析赖远明在平坦的人生中成就辉煌的三个关键步骤,并联系现实举出实例谈谈你认为哪一点最重要?(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刚质性方直,常慕史?、汲黯之为人。仕郡功曹。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及举贤良方正,因对策曰:“臣闻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陛下宜昭然觉悟,内和亲戚,外绝邪谋。”书奏,莽令元后下诏曰:“刚所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其罢归田里。”

后莽篡位,刚遂避地河西,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及隗嚣据陇右,欲背汉而附公孙述。刚说之曰:“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伏念本朝躬圣德,举义兵,龚行天罚,所当必摧,诚天之所福,非人力也。将军宜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以永年。嫌疑之事,圣人所绝。以将军之威重,远在千里,动作举措,可不慎与?今玺书数到,委国归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今何畏何利,久疑如是?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下愧当世。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是以忠言至谏,希得为用。诚愿反复愚老之言。”嚣不纳,遂畔从述。

建武七年,诏书微刚。刚将归,与嚣书曰:“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将军以布衣为乡里所推,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德乐义。今苟欲决意徼幸,此何如哉?”嚣不纳。刚到,拜侍御史,迁尚书令。

光武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至廼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以数切谏失旨,数年,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卒于家。

(摘编自《后汉书·卷二十九第十九 申屠刚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B.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C.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D.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功曹: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协助处理选用人员等事。 B. 外家:泛指皇族的外戚,一般是指皇帝母亲家族。文中指平帝母亲家的冯、卫两族人。 C. 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和孝廉一样,它也为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 D. 尚书令:秦汉时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唐以后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申屠刚性格刚直,直言敢谏。王莽专政之时,对皇亲国戚也施行暴政,而申屠刚不顾个人安危,向朝廷上书,建议皇上不要受王莽胁迫,要遵守五常之教,接纳至亲。最终被王莽罢官归田。

B. 申屠刚执著韧性,不屈不挠。在王莽篡位后,申屠刚为了免遭其祸害,就躲避到河西、巴蜀之地,长

达二十多年。终于到建武七年,他被朝廷征召为侍御史,后升为尚书令。

C. 申屠刚深谋远虑,锲而不舍。申屠刚分别两次当面游说隗嚣,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其已经投降公孙述之后,还反复劝说其要顺应天命,顺应民心,归顺汉帝,不要一意孤行。

D. 申屠刚宁折不弯、一生无悔。申屠刚每每极力劝谏,宁死不屈。他多次提出让皇太子进入东宫,但光武帝都不同意,最终因为他的直谏而被外放。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

(2)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春日怀秦髯 李 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先以“山雨萧萧作快晴”写出春天气候的倏忽多变,再以“郊同物物近清明”点 明时序,曲折有致。

B.“化如解语迎人笑”使用了借喻的手法,写出了一派明媚景象、蓬勃生机,表现了人们的欢愉之情。 C.“草不知名随意生”,虽是无名小草,但处处映人眼帘,烂漫无边、新翠欲滴,春天的气息非常浓郁。 D.'颈联笔锋一转,尽管春天如此妩媚,人们都为春天的到来而心境欢忭,但诗人因年事渐高,游兴阑珊。

E.本诗风格沉郁顿挫,与杜甫的诗风类似,且善于以叫白晓畅之语创造出新的意境,寓警奇于平淡。 15.全诗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感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根据题意填写句子。(6分)

①《藤王阁序》中,____ 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被称为千古绝唱。

②《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_ _ , _ __。

③《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 。 第Ⅱ卷 语言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季羡林先生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然而更让人敬佩的是老人身上那光风霁月的襟怀。

②春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公园里、田野上、街道边,百花含苞待放,杨柳椿萱并茂,游人流连忘返。

③随着各级教育的普及,读过书的人是越来越多,但是读过书和真正会读书的人是不同的,他们简直是判若云泥。

④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二者尽管归属不同,但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⑤李白和杜甫缘悭一面,745年(天宝四年)李白在任城,杜甫来访,后二人同游任城,次年秋又会于曲阜。

⑥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有些看似聪明、真诚的沟通,很大程度上等于在给自己埋地雷,要小心陷入交浅言深的误区。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除了导弹,未来中国的航母编队要面对电子对抗和反潜等任务都会很重,这些设备显然也是需要相当的空间和电力支持。

B.在质量时代,不管一个品牌之前享有怎样的声誉,在消费者心目中拥有多高的认可度,只要没有把好质量关,就会满盘皆输。

C.据介绍,新建立的中国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系统,将依托云技术,为广大民提供一个便捷、权威的谣言查询及科普平台。

D.我国铁路部门将通过研究应用信息新技术,不断提高铁路的智能化服务水平,使旅客的心情和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某中学校团委下发的一则通知:“请各班班长在十二月一日下午四点半准时来参加艺术节歌唱比赛抽签,不得缺席。”

B.某大型企业的广播稿:“工会提议用看望一线劳动者的方式过‘五一’,送上慰问品,群众积极响应,没有一点异议。”

C.某同学的寻物启事:“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荷塘边遗失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

D.某大学的一份邀请函:“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观赏到极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6分)

今年冬季流感比往年持续时间长,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多数患者患有病毒性感冒,伴随着咳嗽、头痛、发热、咽痛和浑身酸疼等症状。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专家建议,平时要注意保暖,同时要有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房间里空气流通,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饮白开水。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细菌引起的发热才需要吃消炎药,必要时可做血常规判定。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研究表明,大学生平均每天上时间是3.27小时,而每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 却只有1.58小时,这表明大学生普遍上时间长,读书时间少。阅读危机应该让我们清楚

地认识到,如今令人忧虑的不仅仅是“阅读危机”本身,更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危机、 精神危机。要真正触及危机的根源只有通过对大学生问责才能实现。阅读精神的回归要靠大 学生的力量,也需要整个社会的正视与疗救。要知道,在浮躁的社会情绪中,对金钱的媚俗、 对速成的向往已远远超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崇拜。被欲望的洪流裹挟,作为理应引 导社会价值的大学精英一定都无法全身而退,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缺乏阅读文化,患有阅读缺 乏症。

①要真正触及危机的根源并不是只有通过对大学生问责才能实现。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一位富太太到寺院进香,看到一个叫戒痴的小和尚穿得很破烂。 她问师父:“那个可怜的小和尚是谁?”

师父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富太太觉得戒痴可怜。 太太说:“你看,小和尚的衣服都破了。”

其实,并不是寺里穷得没有钱给戒痴做衣服,而是戒痴太调皮,在寺里上上下下地跑,有时候还跑到山里爬树摘果子,给他做的每件新衣服都会很快被穿破。

这次有施主指出了,师父便给戒痴换一套新的僧袍。并嘱咐他以后不要再穿破衣服乱走,这样影响不好,进香的施主会以为欺负小和尚。 戒痴忽然问:“那个可怜的太太是谁?”

富太太衣着讲究,身上看起来总是金灿灿的,实在看不出富太太有什么可怜的地方。 戒痴说:“你看她虽然衣着华丽,但她的眉头一直紧锁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