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板书设计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轴是假象轴 (2)、南极S,北极N (3)、纬线和经线 定义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半圆 一样长 南北方向 0度经线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特殊线 分布规律 圆 赤道最长,南北极最短 东西方向 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 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数值越来越大,赤道纬度是0度,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0度经线以西为西经,数值越来越大并纬,数值逐渐增大,到南北极点为90度 在180度东西经重合。 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半球划分

第三课时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方位,或根据方位确定未知点。通过动手制作小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基本构造的认识。

能力目标: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经纬网定位,读图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连续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仪表面的点、线已经很熟悉,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性知识,必须牢固掌握。经纬网定位是难点,应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12

教学内容 复习导入 师生互动1 用经纬网定位 完成21页活动题 用小乒乓球制作地球仪 教师活动 在黑板上绘制经纬网图,复习经纬线知识 举例说明,经纬网可以确定位置,它对军事、航海、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给出经纬度,让学生找位置;给出位置,说出经纬度。 学生活动 回忆、思考 学生思考、举例 讨论、思考、回答 交流、讨论、合作 分组合作完成制作,展示制作成果。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设计意图 巩固上节已学知识 认识经纬网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说清南北纬、东西经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出大错。 引导、启发 明确制作步骤,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会知识,关键在于会用。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方法归纳 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多动脑、多动手,在过程中学习地理。在地球仪的经纬网上确定方向和任何一点的位置,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利用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确定位置 小地球仪的制作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13

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 我们前面几节课讲的是“地球”,为什么叫“球”,讲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从今天起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地球”的“地”。为什么叫地球呢? 我们叫地球叫的很习惯,顺理成章,但是有人却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为什么呢?引导学生看图,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通过看图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的,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广袤的海洋。 组织游戏,任意抛出一个有海陆轮廓的气球状地球仪,接住时记录右手大拇指接触到的是陆地还是海洋,抛接10次以上,统计接触到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 任意划分地球仪为两个半球,海陆分布情况如何?引导学生总结:无论怎样平分半球,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介绍: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洋:海洋的主体部分,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海:海洋的边缘部分,靠近大陆,面积小,深度浅。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学生活动 回忆、思考,讨论,交流、探索被称为地球的原因 读图,分析卫星图片或各种地图上的颜色 思考、看地图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 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过渡,对新旧知识承上启下 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印象,将孤立的知识点穿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海洋与陆地的分布 做游戏、统计,得出结论: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陆面积比为7:3。学看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 观察、讨论、总结 通过阅读书上的课文及教师的讲解理解各概念的含义,并落实到图上。 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指导学生读图总结地球上水多于陆。 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文字与图结合。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设疑 陆地与陆地的差别,海洋与海洋的差别: 14

学习七大洲 指图了解世界七大洲,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形状、位置。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启发学生勾画大洲轮廓略图。 观察各大洲的面积、轮廓,交流讨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各有那些大洲,达成一致意见。试勾画大洲的轮廓简图 对大洲有个完整的认识。 学习四大洋 板书设计 指图了解世界四大洋,把四大洋读图观察、讨论,给初步了解四大洋 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太平四大洋排序。了解四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大洋的分布 海洋与陆地:1、地球、水球。2、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大陆、岛屿、海峡、大洲、大洋、海 七大洲:名称、面积大小、轮廓、分布 四大洋:名称、面积大小、分布 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读图掌握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进一步熟悉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逐步养成阅读地图的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3、阅读地图习惯的培养。

教学难点: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有所熟悉,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亚洲与非洲、南

教师活动 总结上节课所学内容情况 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从亚欧大陆包含亚洲和欧洲两个大洲入手讲解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学生活动 总结、回答 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巩固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首先引导学生分清亚洲和欧洲的分界 通过读图,分析大引导学生读图找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读图分析亚欧大高加索山脉,观察里海和黑海,区分他分界及土耳其们的本质差别;(湖、海);观察图2-22 海峡的相对位置、组成。 引导学生得出亚洲与非洲之间的分界线是15

看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