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合集3套┃2020内蒙古包头市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试卷合集3套┃2020内蒙古包头市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国际能源期刊报道了一种正在开发中的绿色环保“全氢电池”,有望减少废旧电池产生的污染。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氢电池”工作时,将酸碱反应的中和能转化为电能 B.吸附层 b 发生的电极反应:H2 – 2 e??+ 2OH??= 2H2O C.NaClO4 的作用是传导离子和参与电极反应 D.“全氢电池”的总反应: 2H2 + O2 =2H2O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电子流向可知,左边吸附层为负极,发生了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右边吸附层为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是2e-+2H+═H2,结合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解答该题。 【详解】

A. “全氢电池”工作时,将酸碱反应的化学能(中和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 右边吸附层为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是2e-+2H+═H2,故B错误; C. NaClO4 的作用是传导离子,没有参与电极反应,故C错误;

D. 由电子流向可知,左边吸附层为负极,发生了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右边吸附层为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是2e-+2H+═H2,总反应为:H++OH-═H2O,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A。

2.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硝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

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表面的物质是氧化铝,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稀硝酸和稀盐酸是强酸,NaOH是强碱,所以能溶于稀硝酸、稀盐酸、NaOH溶液中,但不能和硝酸铜反应,故选B。

B.硝酸铜

C.稀盐酸

D.氢氧化钠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H2与11.2LD2所含的质子数均为NA B.硅晶体中,有NA个Si原子就有4NA个Si—Si键

C.6.4g Cu与3.2g硫粉混合隔绝空气加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书为0.2NA D.用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导线中通过2N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22.4L气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标准状况下,11.2LH2与11.2LD2均为0.5mol,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质子,则所含的质子数均为NA,故A正确;

B. 硅晶体中,每个Si周围形成4个Si—Si键,每个Si—Si键是2个Si原子共用,所以有NA个Si原子就有2NA个Si—Si键,故B错误; C. 硫和铜反应的方程式:2Cu+S

Δ Cu2S,6.4gCu与3.2gS粉的物质的量相等,均为0.1mol,物质的量相

等的铜和硫反应,硫过量,根据铜求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则6.4gCu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转移电子数为0.1NA,故C错误; D. 未说明是标准状态,则无法计算生成气体的体积,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此题易错点在于D项,在涉及气体体积的计算时,要注意是否为标准状态,是否为气体。 4.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防哂霜能够防止强紫外线引起皮肤中蛋白质的变性

B.煤的脱硫、汽车尾气实行国Ⅵ标准排放都是为了提高空气质量 C.纳米级的铁粉能通过吸附作用除去水体中的Cu2+、Hg2+ 等重金属离子 D.利用肥皂水处理蚊虫叮咬,主要是利用肥皂水的弱碱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应注意防晒,故A正确;

B. 采用燃料脱硫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NOx的催化转化生成无污染的氮气也从而防止出现酸雨,能减少酸雨,所以煤的脱硫、汽车尾气实行国VI标准排放都是为了提高空气质量,故B正确; C. Fe和Pb2+、Cu2+、Hg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单质而治理污染,与吸附性无关,故C错误; D. 肥皂水(弱碱性)可与酸性物质反应,可减轻蚊虫叮咬引起的痛痒症状,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5.如图是CO2生产甲醇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2_E1是该反应的热效应 B.E3_E1是该反应的热效应

C.该反应放热,在常温常压下就能进行 D.实现变废为宝,且有效控制温室效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之差,反应物的能量高于产物能量,所以反应放热,所以反应的热效应是E1-E2,A错误;

B、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之差,所以反应的热效应是E1-E2,B错误;

C、该反应反应物的能量高于产物能量,所以反应放热,但是放热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不一定就能进行,C错误;

D、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甲醇可以做燃料,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和水的反应可以可以实现变废为宝,且有效控制温室,D正确。 答案选D。

6.对于排布在2s轨道上的电子,不能确定的是 A.电子所在的电子层 C.电子云的形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排布在2s轨道上的电子,则可以判断其在第二电子层,S能级电子云的形状为球形,所以电子云无伸展方向,但不能确定电子的自旋方向,故选B。 【点睛】

明确S轨道的形状、以及无伸展方向是解题关键,排布在2s轨道上的电子,则可以判断其在第二电子层,S能级电子云的形状为球形,所以电子云无伸展方向,但不能确定电子的自旋方向,据此分析。

B.电子的自旋方向 D.电子云的伸展方向

7. “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先打开装置③中分液漏斗的旋塞,过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①的酒精灯 B.装置②的干燥管中可盛放碱石灰,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3

C.向步骤 I 所得滤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析出NH4Cl D.用装置④可实现步骤Ⅱ的转化,所得CO2可循环使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可得到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过滤得沉淀物为碳酸氢钠,经洗涤、干燥得碳酸氢钠固体,滤液中主要溶质为氯化铵,再加入氯化钠和通入氨气,将溶液降温结晶可得氯化铵晶体。 【详解】

A、氯化钠、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氯化铵,反应方程式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由于氨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所以先通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故A错误;

B、氨气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碱石灰不能吸收氨气,装置②的干燥管中可盛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3,故B错误;

C、通入氨气的作用是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故C正确;

D、用装置④加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实现步骤Ⅱ的转化,但生成的二氧化碳未被收集循环使用,烧杯加热未垫石棉网,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侯氏制碱法”试验中,需先通入氨气,其原因是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侯氏制碱法”所得到的产品是碳酸氢钠,先通入氨气所形成的溶液中氨的浓度较大,方便后续的反应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