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小组教学设计(白顺波)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第八小组教学设计(白顺波)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以 (住) 严

苦 (食) 谨

为 (行) 认

乐 (记) 真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化念小学 李海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1、 诗文对照, 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

2.、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5

一、激情引入

1、课前听一首与本课有关的歌曲,以此激趣。

2、这首歌里唱的是谁牵住谁的手,相别在黄鹤楼呢?这节课我们再继续去看一看他们的分别场面吧!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齐读课题,带着感情再读课题。

3、课文讲的到底是谁送谁?随学生说的板书:李白 孟浩然 二、读文感悟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情谊共同走进当时离别的时刻。 1、美读第一自然段。 引读,“暮春三月??”

过渡: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雨迷蒙,繁花似锦。多么美的景色啊!再看看课本上的插图,你还能想到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生谈)

过渡:多美的词,多美的景,让我们把这种美读出来。暮春三月,引读 2、悟读第二自然段。(CAI:第二自然段)

过渡:面对这样的美景,两个即将分别的朋友怎能有心欣赏,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指生读第二自然段)板书:依依惜别

过渡:这种依依惜别之情他们有没有表现出来呢?而是——藏在心底,这个“藏”字用的太好了,他们是怎么藏的?(生谈)两个一会儿正是告诉了我们,两位友人正在借欣赏景物来隐藏内心的离别之情呢。

指导朗读: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流露出两位诗人深深的情谊。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吧。(指2-3名)

3、品读第三自然段。(CAI:第三自然段)

6

过渡: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指生读李白的话。) (1)自己再轻声读读李白的话?读完后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感受?(敬仰和依依惜别) (2)交流 A、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 a.李白的话中用了几个“您”?除此之外,李白对孟浩然还有哪些称呼? 从6个“您”、“夫子”——古时候对学者的尊称、“兄长”、“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b.如果我们对孟浩然的生平有更多的了解的话,一定能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这段话。课前请大家搜集了孟浩然的资料,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孟浩然,唐代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史称“王孟”。他有许多诗歌流传至今,其中《春晓》家喻户晓。他曾经做过官,后来因朝廷日益腐败,他不愿意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所以辞官,归隐田园。 引读——孟浩然一生洁身自好,不愿随波逐流、趋炎附势,所以说——您的人品令人敬仰。 孟浩然一共写了260多首诗,有很多还流传至今,比如说《春晓》,所以说——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孟浩然当时40岁左右,已经是名扬天下的大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给了初出茅庐的李白很多悉心的指导,所以李白称他为——兄长和老师。 B、李白的依依惜别。 同学们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还读出了什么? 志同道合的友人即将远行,今后再也不能月下吟诗、花间畅谈,怎不令人伤心难过,谁来读读这句话,要读出心中的不舍。 (3)李白举起的酒杯中难道仅仅是酒吗?杯中还有他对孟浩然的(祝福、友谊、敬仰、依恋),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白的这段话。 7

4、过渡: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他收下了友谊、收下了祝福,请大家读读孟浩然的话(出示句子)。

(1)孟浩然的话语中引用了王勃的一句诗,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孟浩然引用这句诗是想说明什么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天底下只要有一个知心朋友,即使他远在天边,也像是靠在一起的邻居。 A.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话,世界上有你这样的知己,就算不在一起,远在天涯海角,也像邻居一样的近。友谊不会因为远隔千山万水而受到丝毫的影响。

B.他要李白知道,真正的朋友,人虽然不在一起,但因为友谊,心能靠的很近。

C.孟浩然把他与李白的情谊比作长江水,时间会流逝,但情谊永不变,分别只是暂时的。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D.他要李白乐观起来,因为没有今天的分别就没有明天的重逢,今天的分别是为了明天的再见。

E.他因为年长,在这时候劝慰李白。

(2)孟浩然真不愧是兄长和老师,带着你的理解,用兄长一样的口吻安慰安慰李白,读。

(3)、一个满怀敬仰,敬上临别之酒,一个宽慰友人,道声情谊深长,从话别中,我们读出了一份浓浓的友情,一份深深的离情。下面,我们同座位分角色来朗读这段对话。

(4)、指名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4、情读第四自然段。

1、送君千里,终需一别,孟浩然他得走了。人有情,景也通情,你看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引读这段),

2、读了这一段想说点什么?从那个词你体会到的?

8